外貿領航
首頁展會信息 > 社交電商盈利模式「拼多多商機」

社交電商盈利模式「拼多多商機」

來源:互聯網 2024-07-18 16:04:01

老張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老總,他們主要就是銷售女性用的產品(修復皮膚之類的),但做了5、6年效益一直不好,到了2019年3月份他突然跟我說,公司業績3個月下來翻了10倍。

后來聊天才知道!他原來用的是社交 電商模式。然后通過3種經營策略才獲得這么好的業績!

第一:改變了經營思路,把推廣招商模式,改成社交電商模式,因為中間商現在都泥菩薩過河很難生存,在怎么招商推廣都是無用的。

那么如何轉型做社交 電商模式呢?

就是依托社交媒體工具鏈接用戶,和用戶建立關系,比如通過微信個人號、公眾號、社群打造私域流量池,有了用戶以后就通過微信小程序作為交易平臺和商品載體,因為每個客戶基本媒體都在使用微信等社交媒體工具。

那么用戶的時間在哪!交易機會就在哪!所以通過微信獲客成本相對較低,在通過小程序做為平臺交易,一是成本低、二是好裂變!

第二:運用分享經濟思路把每一個參與者都變成銷售者,通過用戶為中心的流量入口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

依托分享經濟通過微信生態打造社交電商模式,也意味著每個人都是流量入口都可以參與銷售,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微信做分享,不論是原來的銷售人員還是我們私域流量池的用戶,都可以通過社交 電商模式,運用用戶分享做推廣,用戶傳播做銷售,依托社交媒體工具鏈接用戶,通過小程序做交易變現,巧妙運用分享經濟思路,讓流量裂變倍增。

把原來做招商和推廣的費用,全部讓利給用戶,讓用戶他們宣傳產品。比如:A用戶在他們的小程序商城(自營式社交電商)購買了商品,就可以分享給B用戶,這個過程中,推廣者A從原來的消費者,變成了雙重身份“消費 銷售”。

本身用戶是產品的需求者,自己買的時候覺得好用品質可以,那么就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分享給好友,只要有人購買就可以獲得分潤。100元的產品可以獲得15%左右的分潤。

即便有一部分用戶不愿意分銷模式的分享,也可以通過拼團等方式傳播裂變。

第三:把原來公司 團隊的組織構架,改成平臺 個人

因為模式變了組織構建也要改變,把原來公司 團隊模式,打造成平臺 個人。

公司作為平臺更多考慮的是平臺的資源整合和運維,物流發貨,售后服務,也就是說在用戶分享推廣前,平臺需要先做好運營、活動推廣,同時根據社交分享產生的銷量訂單,做倉儲運輸工作。

因為有了社交分享,以及招募的分銷店主作為流量的來源,我們不在需要擔心流量問題,更多的是考慮平臺 個人的分配問題,也就是分潤比例。

這個傳統經營思路最大的區別是,傳統公司是一個團隊一個老板在奮斗,而社交 電商模式,是所有參與者都在銷售,是無中心化的流量場景。

如果我們找10000個分銷店主和參與分享分銷的人員,那么就有10000個人幫我們賣貨,同時在通過社交裂變帶動更多的參與者和流量,因此社交 電商模式,要比傳統模式多出10倍業績也就不足為奇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