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國際貿易 > 雙11電商銷量「淘寶雙11銷售額超4982億」

雙11電商銷量「淘寶雙11銷售額超4982億」

來源:互聯網 2024-07-12 21:04:05

唯品會2018年Q2財報發布,連續23個季度盈利,又一次打破電商連續盈利紀錄。這一紀錄與折戟沉沙的其他電商公司,交相輝映。2008年成立的唯品會,直到2012年IPO前,一直“默默無聞”,喧囂的電商大戰中,唯品會卻是個安靜的異類。

“狐貍多機巧,刺猬僅一招”,唯品會異類之處在于它把“特賣”做到了極致,從不盲目擴張,這也是唯品會之所以常青,連續盈利的原因所在。唯品會的經營策略,表面看是專注,包括品類、運營等專注,但說到底,專注背后其實是經營理念使然——許多電商的倒下,多元化,品類擴張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流量思維”,但流量是變化的,電商流量說到底是零和博弈;唯品會的崛起與持續,背后是“會員思維”。

不知不覺,唯品會即將迎來它的10周歲。

唯品會的專注,體現兩個層面,一是專注“特賣”,二是專注“會員”。

仔細分析唯品會2018年Q2財報數據,更能了解唯品會的運作邏輯:唯品會第二季度凈營收2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4%,歸屬股東凈利潤6.81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6.4%。凈利潤增幅遠高于營收增長,除了運營效率提升之外,最重要的是“會員運營”。

唯品會強悍之處在于它的復購率和用戶粘度,這兩點,唯品會在電商行業一直保持領先。唯品會第二季度人均消費同比增長12%,用戶復購率為85%,高于去年同期的79%,重購客戶訂單占比96%,高于去年同期的93%。截止2018年6月30日,唯品會已經擁有190萬超級VIP。

另一組數據是,唯品會2018年第二季度訂單總數1.113億,相比較去年同期的8480萬,增長了31%。

18.4%的營收增長、76.4%的凈利潤增長、31%的訂單數增長、12%的人均消費增長、85%復購率、96%的重購客戶訂單——概括起來就是,唯品會模式就是專注“特賣”形式,深耕客戶。

提及電商大家都會談到“護城河”,京東的“護城河”是自建物流,淘寶的護城河就是“萬能的淘寶”,它以平臺形式一站式滿足用戶購物需求——那么唯品會的“護城河”是什么?

“護城河”,可以是廣度,也可以是深度,如果說,淘寶的“護城河”是廣度,那么唯品會的“護城河”就是深度。

“專注”的直接效果是效率提升,熟能生巧,運營上更得心應手。我們不妨再看看唯品會Q2的數據:履約費用19億元,同比增加15.4%,費率從2017年Q2的9.4%下降至本季度的9.1%。截止今年上半年,唯品會在華南、華北、西南、華中、華東、東北的確設立六大物流倉儲中心,總面積超過290萬平方米,海外倉9個,合計59000平方米,唯品會旗下的品駿快遞全國直營標準化點3900個,快遞員總計31000人——得益于物流建設,唯品會自建物流交付了約99%的訂單,高于上年同期的95%。

此外,技術與內容費用5.1億,同比增長14%,費率占比2.5%,低于去年同期的2.6%,管理費用6.2億元,增幅6.3%,費率3.0%,低于去年同期的6.6%。

電商說到底是零售,零售講究的是運營效率,這方面,唯品會一直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唯品會在2018年第二季度的市場費用9億元,同比增長了19.6%,占營收比4.3%,與去年持平,市場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唯品會增加了廣告方面的投入。

今年二季度,唯品會來自京東旗艦店和微信錢包的新客數占它的新增客戶總數的24%,與此同時,唯品會為約400個品牌打造了微信小程序,京東與微信給唯品會帶來銷售的幫助,“尚未強勁”,新客轉化為老客,需要一個過程,而這也是唯品會所擅長的。

今年7月,唯品會的“唯品快搶”全新改版,提供大牌尖貨的限時低價搶購,上線一個多月,8月上旬用戶數、訂單數、銷量同比7月上旬即實現翻番。銷售額同比增長90%,獨立訪客數增長71%,轉化率增長22%——但這些數據要在第三季度財報才能有所展現。

唯品會沈亞在分析師會議上說,“我們將繼續保持正品特賣的品牌定位,把’貨’作為戰略聚焦,以貨找人,強化唯品會作為特賣電商的核心能力”。

這其實也就是10年來唯品會所堅持的“專注”理念的延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