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阿里雙十一數據展示「阿里巴巴生意參謀數據分析專員答案」
本文系深潛atom第369篇原創作品
2021年的雙11如期來臨,經歷了十三年的雙11早已成為全民消費的節日,但在今年卻有了更多特殊的意味。
反壟斷之后,中國互聯網行業面臨新變局。互聯互通新政的出臺,也讓外界對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合有新的期待。
阿里巴巴在此前一年里也經歷風波。今年的雙11有什么變化?這正是觀察阿里巴巴在新環境下新的戰略、策略的一扇窗口。
01
輕雙11硝煙漸淡
其實觀察今年雙11,很多人都有一個明顯感受,就是各家公司往年鋪天蓋地的戰報明顯少了很多,甚至10月20日天貓雙11預售開啟當天,完全沒有天貓官方銷量增長數據發布。
相比之下,反而是平臺上主播、品牌格外活躍,特別是10月20日預售當天第一天登上熱搜的“帶貨一哥”李佳琦、“帶貨一姐”薇婭,其淘寶直播間觀看人數各自都突破了2億,根據三方機構數據,兩人的直播間銷售額合計超過了200億元。
此外,各大品牌也在躍躍欲試,從小米、薇諾娜、科沃斯、李寧這樣的傳統大牌,再到添可、夸迪、蕉內這樣的新品牌,也都通過各種渠道,主動發布了預售期的銷售情況,數額依然可觀,展示了雙11的爆發力。
其實從各大品牌的表現,以及兩大淘寶主播的預售三方數據來看,今年雙11的預售增長還是非常可觀的。官方戰報變少了,其實也是一種信號,阿里在秀數據這件事上,比以往的姿態更低了,增長也不再是雙十一那個唯一最重要的目標。
△10月20日淘寶主播銷售數據
今年雙十一,阿里很突出的一個做法,是加大了對消費者和商家體驗的關注度。比如,很多人注意到了今年預售提前4個小時,消費者不必再熬夜。其實仔細研究,我們還會發現今年天貓雙11的全場優惠券改成了“滿200減30”,滿減的門檻明顯低于前幾年的300和400,方便消費者湊單。這些變化表面看并不算大,卻十分貼心。
這種貼心其實也體現在商家側,有人做過梳理,4月份反壟斷處罰靴子落地之后,淘寶天貓陸續推出20多項給商家減負增效措施,包括簡化開店門檻、調整保證金政策、生意參謀的標準版免費、商家的自動圖片設計工具鹿班免費、阿里巴巴普惠字體免費、AI虛擬模特塔璣免費、AI電商翻譯免費等等,其中很多都是真金白銀的對商家讓利。
根據阿里公開的今年雙11的商家報名數,總共有29萬戶,共計1400萬款商品集體打折,其中1000個品牌旗艦店的爆款商品將補貼到5折,這幾組數據其實遠超往屆。這不僅反映了商家對雙11的一貫期待,也表明阿里一系列幫助商家減負增效,提高服務水平的措施得到了商家的認同。
如今的電商行業大環境已不同往日。隨著各種大促節點的出現,平臺“百億補貼”策略的常態化,以及直播的興起,競爭已經越發激烈。但是天貓在流量轉化、影響力和品牌價值上依然處于領先地位。根據CBNData發布的《2021線上新品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每年有超過6成的新品在天貓首發。2020年有2億款新品在天貓首發,相比上一年直接翻倍。
其實懂得電商行業規律的人都知道,通過賠錢促銷、返券等手段,實現GMV增長并不難,真正難的如何幫助商家觸達新的客戶,優化新品研發,真正實現品牌價值的增長,這些才是雙11這樣的大促節點真正價值。今年雙11,顯然阿里希望把更多精力用在“質量”,而非“數量”上。
02
大促最大的商業意義
這兩年很多人討論,雙11的味道是不是淡了,其實這背后是一個核心問題,雙11這樣的大促真正意義是什么?
在我看來,雙11這樣的大促最大意義是三個字,“確定性”。
從消費者視角看,購物追求的是便宜、歡樂,是心愿的滿足。但是要實現這種歡樂,在商家端來看,卻是一系列從生產、研發、營銷、支付、物流等等復雜環節的集合。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出了問題,輕則假冒偽劣、郵件丟失,嚴重的可能引發糾紛。
這些年直播電商興起,很多人在討論直播是否能取代大促的問題,其實直播能夠發展起來,背后也是需要依靠的也是一整套商業邏輯和技術支撐,絕不僅僅是幾個前臺主播那么簡單。
以算法為核心的視頻平臺做直播帶貨最大的問題是,形成不了穩定的預期。商品的銷售爆發很多程度上取決于平臺公域流量的推送。商家每一天都盼著爆單,但卻不敢隨便備貨,可一旦爆單,又會出現備貨不足的情況,商家在這里提心吊膽、疲于奔命。
這其實是一對天生矛盾,一方面,商家對“爆單”是有期待的,下單的多了,他們能觸達的消費者就多了。但另一方面,商家也害怕不可控的爆單,這會造成消費者體驗的下降,最終會使品牌形象遭到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雙11這樣的全民大促,正是這種商業“確定性”的最好呈現方式。無論是薇婭、李佳琦的頭部直播,還是品牌店鋪本身促銷,都是為這個爆發做精準的準備。阿里以一家商業平臺之力,帶動電商、營銷、物流、云計算等等商業基礎的設施的更新升級,充分投入到了這場大規模的年度商業盛典中。
△天貓
這種區別,其實也體現了阿里這樣的商業平臺和微博、短視頻等內容平臺的區別。對于內容平臺,內容爆發就是簡單的瀏覽量數據,對于商業平臺,銷售的爆發還需要一整套倉儲、物流、客服體系的支撐。兩者之間可以充分合作,但是要相互取代卻幾乎是不可能的。
對于商家而言,雙11其實進一步告訴他們,天貓擁有經營確定性,必然是經營主陣地,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沉淀用戶和品牌的能力無可取代。
對此,在阿里巴巴副總裁、天貓行業負責人楊光也做過一段總結,“只要能解決消費者的訴求,雙11的生命力就不會下降,有了供應鏈、物流等多方面的社會協同,創新會一直都在,活力也會不斷加強。”
03
雙11的“社會責任元年”
阿里巴巴過去一直都在提,雙11不僅要創造商業價值,也要創造社會價值。
但在今年,雙11把ESG、社會責任、公益等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可以稱為雙11的“社會責任元年”。對于已經走過一個生肖輪回,來到第13年的雙11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在今年雙11的啟動會上,阿里CMO董本洪曾談了他對于今年雙11的期待,其中有一個重要變化,不再強調市場結果的表現,不強調競爭,反而大篇幅的將節能減碳、綠色消費、共同富裕等社會責任理念。
與此同時,阿里也發布了一系列社會公益的措施,比如,天貓和9個運動品牌一起發布“一只鞋計劃”。因為有很多殘障人士只需要買一只鞋,天貓希望有需要的人能夠以半價的方式只買一只鞋。此次天貓雙十一期間還會搭建特殊商品的會場,例如聾啞人用的唇語口罩、盲人用的電飯煲等等,雖然這些商品的銷售占比不是很大,但其實反映了平臺關注點的轉移。
△“一只鞋計劃”
此外,在26日一場題為 “雙11低碳時間”溝通會上,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程立以一瓶水舉例,首次在雙11提出了低碳的概念。他說,“即便一瓶水,在線上交易也有碳成本,交易背后是算力,算力背后是能源”。程立認為,“雙11已經不僅是一個巨大消費場,更是一個巨大的減碳的試驗場。對阿里巴巴而言,如何通過技術的優化提升,進一步降低這些碳成本,將是本屆雙11的著力重點之一。
其實綠色實踐的背后,也有底層技術能力的支撐。雙11前夕的云棲大會,阿里自研的首款ARMv9構架的服務器CPU倚天710的發布,也再一次讓外界看到了這家公司的技術實力,而這款CPU特點之一就是在實現高性能的同時,做到了低功耗。我們有理由期待,未來的雙11和商業,在技術的支撐下變得更加綠色。
作為行業內少有的兼顧2C和2B業務的公司,阿里已經形成了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雙輪驅動格局。阿里巴巴不僅在塑造技術面的護城河,更將自己的技術成果影響與幫助行業,在技術和行業側不斷展現自身價值。
這樣的探索,其實也是符合商業規律的。比起傳統的“所有者經濟”, 數字經濟是“參與者經濟”,而平臺的意義,就是通過商業創新生態,將各種能力串聯起來。
雙11是觀察阿里之變的最佳窗口,通過今年的雙11,我們其實已經看到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阿里,數字上的增長不再是最重要的目標,承擔社會責任被放在了更高的優先級。阿里的選擇,無疑代表著時代變化之下互聯網公司的轉型方向,只有在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間求得更大平衡,才能走得更長,走得更遠。
相關文章
- 快看|考拉并入阿里后首次公布新戰略,轉型會員電商「考拉是什么平臺」
- 考拉的老板「貨拉拉代言人」
- 河北清河電商「全國冰箱銷量排名前十名」
- 網易賣掉考拉「考拉海購網易阿里」
- 阿里88會員有什么用「88會員有什么好處」
- 共享經濟帶來的商機「共享經濟出現的原因」
- 新零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對電商的影響」
- 拼多多內部卷「拼多多賺錢路子」
- 電商企業備戰雙十一「電商公司雙十一啟動會」
- 創業公司的死法「采訪員工的十一個問題」
- 網格倉怎么經營「2019先活下來」
- 和AI聊天「聊天氣」
- 清河縣電商聯盟\\「河南江盟供應鏈公司」
- 跨境海淘背后的故事是什么「跨境電商小故事」
- 500g的ssd夠用嗎「100元固態硬盤」
- 微商一個月幾萬是真的嗎「微商堅持兩年做不起來怎么辦」
- 什么樣的快遞小哥可以評職稱「快遞小哥將可評職稱」
- 鄉村美食旅游開發「產城融合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