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行業資訊 > 同城電商撐不起美團擴張的野心嗎「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外賣市場占有率」

同城電商撐不起美團擴張的野心嗎「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外賣市場占有率」

來源:互聯網 2024-07-28 12:04:01

美團盯上同城賽道

說起美團,第一反應就是美團外賣,但早在兩年前,一直貼著“外賣平臺”標簽的美團,就朝著電商世界發起了進攻。

今年4月底,美團在北京地區上線了“同城電商”,整合北京本地的供應商,喊出“今天買,明天到”的口號;6月28日,美團電商在官方微博上宣布,美團同城電商北京站正式上線,同時將北京地區的“美團優選”關閉。

美團試水電商,已不是新鮮事。2020年8月,“團好貨”上線,這個由水果、零食、百貨、生鮮等品類組成的團購電商,被外界一致認定是對標拼多多的業務。

2021年11月,“團好貨”更名為“美團好貨”,今年又直接更名為“美團電商”,一再更名的背后,意味著美團的戰略重心有所調整,已經將電商作為下一步增長的重點了。

而讓外賣界的“老大哥”加速開啟副業,有兩個原因。

一是美團主業的增長已經見頂,美團亟待找到新的增長點。

2020年起,經濟增長放緩,人們紛紛捂緊錢包、理性消費。上季度,餐飲外賣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4%,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21.3%進一步下滑,與2021全年的45.3%更是差距明顯。

顯然,外賣的錢已沒那么好賺了。

今年3月份,美團CEO王興表示,第四季度公司配送成本為183億元,營收卻僅有143億元,這意味著每送出一單,就要虧損一塊錢。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不止外賣行業,部分電商行業也將保持低速平緩的增長。

二是即使未來多數行業將處于低速增長的狀態,但仍有一部分業務,上升空間明顯。

例如同城電商。近兩年,封城、封市已成常態,在許多電商平臺都苦于交通不便之時,同城電商不依賴跨城供應鏈和物流干線的靈活優勢,便被迅速放大。

加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的變化——據市場調研公司埃森哲此前發布的《聚焦中國95后消費群體》報告顯示,“超過50%的95后消費者希望購物當天就能收貨”。

明顯的優勢、愈發強烈的需求,是同城電商的快速發展的驅動力,嗅到新風向的玩家,也紛紛布局同城業務。而被稱為“擴張無邊界”的美團,更是不會錯過這樣的風口。

自美團在北京的同城電商業務上線以來,從平臺呈現的數據來看,效果似乎并沒有那么好。

上線3個月,鮮有人知曉

據相關媒體報道,問及北京消費者們“是否知道美團在北京開展了同城電商業務”時,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從沒聽說過”。

北京互聯網從業者小李表示,“我基本每天都要點外賣,但我壓根就不知道美團還有同城電商業務,或許是因為每次打開美團就直接去點外賣,點完就退出了,也沒有注意過美團里面還有什么別的功能。”

顯然,經過多年在外賣戰場上的拼殺,牢牢占據外賣市場第一的美團,讓人們潛意識里覺得,美團只是點外賣的,所以沒人把美團當做同城電商平臺來看。

而從美團北京同城電商的銷售情況來看,也并沒有那么樂觀。

目前來看,美團在北京上線的同城電商共有9個類別,其中銷量最高的“安慕希原味酸奶12盒”的銷量為2703件,銷量第二和第三的商品銷量分別是1698件和907件。而其他品類,比如寵物生活、數碼家電、母嬰玩具等類別,銷量則是少之又少。

圖源燃次元

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實也并非在意料之外。

同樣承諾“次日達”的京東自營和天貓超市,他們都是通過前置倉來實現次日達;而美團同城電商則是,只在區域內鏈接商家與消費者,這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品類。

而當前的同城電商只在北京上線,雖說商城內有部分山東、河北的店鋪,但要與京東自營和天貓超市相比,商家和品類依舊十分局限。

除此之外,現在的美團同城電商,能承諾的時效是“今天買,明天到”,需要在當天15時或17時前下單,才能在第二天將商品送至消費者手中。

而京東自營和天貓超市承諾的是“當日23時前下單,次日送達”,這樣一來,美團的“當日17時前下單,次日送達”的允諾也并無優勢。

上為京東自營,下為天貓超市

無論是在品類上,還是在速度上,方方面面都不突出的美團同城電商,讓自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

同城電商不是美團的最優解

客觀來說,美團做同城電商,其實是有優勢的——手握6.9億交易用戶、外賣業務滲透了大多同城用戶、擁有500萬騎手、對城市的熟悉度遠高于傳統電商......

即便多重buff傍身,但美團目前的成績也并不亮眼。究其根本,大概是美團這次的同城電商并沒有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確保自身的供應鏈優勢。作為一個電商平臺,你的產品多不多、質量好不好、價格美不美,是影響用戶消費決策的核心。

現在的美團同城電商,從產品上比不過京東自營和天貓超市,從價格上比不過已經開啟“24h同城配”的拼多多,美團要是想在電商領域殺出重圍,穩住供應鏈優勢是它要做的第一步。

其次,怎么把用戶從其他平臺搶過來。現在大眾對美團的定位是“外賣平臺”,核心的用戶群體多為關注同城的吃喝玩樂的群體,與傳統的電商平臺的核心用戶群體還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如何扭轉用戶思維,從其他平臺把人搶過來,是很重要的一環。

從之前對北京消費者的采訪來看,在美團的同城電商都已經上線三個多月了現在,大部分人依舊不知道這個業務,如果美團真的想要做好同城電商,推廣和引流必同樣不可少。

最后,做好售后,服務好消費者。美團在外賣業務中積累了強大的即時配送能力,履約能力自是無需質疑;但這次的同城電商用的是第三方物流,這樣一來,后續的履約能力仍是不穩定的。

在美團同城電商中消費過的孫先生透露,買過幾次商品,有一次商品送達的時間比承諾的“次日達”晚了一天,但美團無法給出申請“超時必賠”的路徑,需要找客服經過層層溝通才拿到5元的優惠券,沒有主動聯系的客戶自然就拿不到這個賠償。

同城電商所見即所得的模式,未來必然會成為主流電商平臺必爭之地,但美團的同城電商如果一直延續現在的運營模式,顯然占不到半點好處。

作者 | 顧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