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國際貿易 > 網頁電商設計中的排版套路和技巧有哪些「電商和主播的套路」

網頁電商設計中的排版套路和技巧有哪些「電商和主播的套路」

來源:互聯網 2024-07-24 11:04:01

四、電商:一切為了轉化率

當我在做公司合伙人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電商行業了,當時天貓還是叫“淘寶商城”,所以我的電商設計經驗相對來說較為豐富。電商最注重的往往是轉化率、交易量,這些都是所見即所得的。跟UI設計相同的是,兩者都是數據驅動,但不同點在于電商更注重推銷產品本身,需要的是即時的變現。而隨著市場對于電商品牌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品牌創始人、投資人的品牌意識逐漸增強,而電商已經慢慢從純碎的賣貨轉型到賣品牌了。

案例:潤本

《潤本》品牌已經有超過十年以上的歷史,在天貓母嬰產品中排名前三位。我們首先從品牌角度分析一下,色彩構成部分:綠色是主色調,與近鄰色黃色相搭配,黃色選擇使用偏棕色的金色,從而提升其品質感。為了體現品牌自然、安全的特點,配以大量的白色作為輔助色。

另外,由于《潤本》旗下有幾十個產品,因此在不同的產品上,綠色的使用會有色相、飽和度、明度上的不同,這就是品牌的核心——色彩構成。而這關于品牌色彩構成的核心將會延續到電商設計里。

電商銷售玩法多,而作為設計師我們最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幾個關鍵的設計。

1、品牌首頁:PC端口是品牌門面工程一般會玩一下視覺與特效,手機端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一般出名的品牌,首頁都有較高的固定流量。設計時主要注意品牌與銷售的相互結合;

2、產品詳情頁:產品落地頁,是最受數據影響的頁面設計之一,一般前三版與后三版流量較大,信息最為重要;

3、產品詳情頁首圖:兩種方向,一種是基于品牌調性,依靠其自身品牌的大流量突出品牌視覺創意或品牌精神,第二種類似于直通車,促銷氛圍較濃;

4、活動頁(品牌團)與相關配套圖片:基于電商平臺的大流量入口,有時需配合平臺或其他合作品牌優化修改設計,注重點在于保持品牌基調的情況下加入大量的促銷效果,留白面積相對較少(移至下文可查看關于留白的詳細說明)。

5、直通車:計費的電商平臺大流量入口,與活動頁配圖類似,根據及時的數據做出視覺與文字上的優化處理。

6、鉆展圖:同樣計費的電商平臺大流量入口,在根據及時的數據做出視覺與文字上的優化處理的基礎上,更偏向于品牌基調的塑造。

電商設計主要注意兩點,第一點是品牌調性,第二點是促銷氛圍,兩點都與平面設計息息相關,大家要記住設計是共通的,所以要學會獨立思考。接下來我們結合“方塊理論”具體的分析一下。

首先是《潤本》的品牌首頁,我們以天貓平臺為例結合”方塊理論”進行分析。主要講述的是天貓平臺的PC端與手機端,而其他端口如ipad等,都是大同小異,這里就不再張開分析了。而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先設計PC端,然后在PC端的基礎下設計手機端。這個主要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先設計手機端然后再改成PC端相對來說就麻煩一點,因為大尺寸改小尺寸相對來說簡單一點。

以往PC端是電商設計中的重要一環,但是隨著近幾年移動端購物的興起,移動端已經成為了主力,而PC端更多的是扮演著品牌門面工程的角色。從”方塊理論”分析,頂部導航欄次主體方塊B與之前的《彼得的蜜蜂》類似都是以輕為其主要設計思路。

在主體方塊A中主要是左右排版,左邊是產品,右邊是產品文案,這跟之前多個案例類似,主要考驗的是設計師的平面設計基礎。次主體方塊C在視覺上是主體方塊A與次主體方塊D的過渡,而從銷售角度它是能刺激用戶消費的方塊。其他的次主體方塊使用的排版方式在之前的案例都有提及,這里就不再重復講述了,大家具體看一下規劃圖,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加以分析。

而手機端的首頁就是在PC端的基礎下作減法,簡明扼要地做出一塊一塊的內容,排版方式跟PC段類似。由于手機端的顯示面積小,所以無論是畫面與字體都要進行多次的測試,調整其大小以達致最好的視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PC端與手機端都使用了”方塊理論”中的“技巧與細節”,畫面中多重復、疊加品牌元素,通過葉子前后關系形成景深效果,增加空間感。

產品詳情頁:首先把整體畫面中多個方塊,逐個看成是獨立的方塊,而各個方塊既是獨立的,同時各個方塊也形成了上下互動關系,從色彩構成上分析,整體色調是基于品牌結合銷售為目的而做的,一般情況下,色調需與品牌主色調保持一致。就《潤本》這個例子中,破局在于大量的留白,達致畫面的平衡,另外要注意,頁面長度不要過長,做手機端設計的時候,要進行多手機的測試,要確定其左右邊際的安全范圍,以達致最佳的視覺效果。同時在實際的工作中,建議頁面上線一段時間后,結合實際的運營數據進行優化設計,以達致更佳的銷售效果。

產品詳情頁首圖:兩種方向,一種是基于品牌調性,以自身大流量去出發,第二種做成直通車,促銷效果結合具體數據,優化設計及文案。

活動頁(品牌團與配套圖片):在基于品牌調性的情況下,作出強烈的銷售效果,配套圖片一般數量較多,所以盡量在前期把其模版化,為后期提高工作效率。具體創意跟平面設計的創意廣告相類似。

直通車:結合數據做出及時的調整,以上有兩個案例,左邊是設計師的第一稿,右邊是結合運營數據優化后的設計,通過運營的數據做出及時的反映,以達致更佳的銷售效果。要時刻記住作品是為品牌服務的,一切都以數據說話,視覺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觀察銷售數據上的變化,切忌為設計而設計。

鉆展圖:與直通車相類似,一般情況下同樣是結合數據做出及時的調整,不同的是,有時為了維護品牌調性,并不完全基于數據去優化,但而無論如何多測試也是好事。

總結:電商最重要的是轉化率,吸引用戶點擊,通過視覺刺激消費,基于手機端的頁面不需要太長,必須基于品牌定位而設計。因為”方塊理論”是跟品牌相關聯的,因此在設計的時候需要從品牌角度來分析設計,切忌麻木抄襲他人作品。

五、插畫:色彩美學的極致與平衡

插畫是動漫類別里面的一個類別。它主要有商業插畫、概念設定、兒童插畫、游戲原畫、涂鴉/潮流、像素畫、插畫習作、其他插畫等。

商業插畫是插畫類別中的重要一環,所謂商業插畫顧名思義就是具有商業價值的插畫設計,我早年創作的森林教室系列插畫,最近剛與《潤本》品牌合作推出了一套產品-潤本植物精油防蚊扣,產品一推出市場反應就相當不錯。其實很多時候適當的加入一些插畫元素,能讓品牌變得有趣變得具有生命力,同時它在傳統平面廣告、網頁、UI、電商、品牌等不同的領域都有涉及。

接下來我們主要分析一下“方塊理論”在卡通角色創作這塊的實用性,一般來說我們會把卡通角色看成是一個主體方塊,把背景看成是輔助方塊。主體方塊一般采用絕對對稱與相對對稱方式組成,主體方塊一般由多個小方塊通過對稱、疊加(減)、重復,破局,使其達致平衡。

案例一:no.系列作品

no.1 你可以看到它是由上中下結構的一個個圓形組成的,即花朵、頭部、身體三個部分,圓形中有疊加交錯的部分,圓形之前會有左右對稱,這些都是基礎的技巧性內容。還有其他一些元素,如花朵、手、腳等,都是做成對稱形式的。對稱的好處在于,畫面讓人看上去比較整齊舒服的,缺點是會讓人覺得沉悶,因此需要在畫面中做一些破局。因此在作品中,我會在左右兩邊設計一些不對稱的元素。例如左邊的小旗幟就是為了打破畫面的絕對對稱。插畫作品中的背景是之前所提到的肌理或背景元素,與畫面相結合。這個作品中,no.1的角色設定是害怕閃電的,因此在背景中用對角線的顏色變化制造出閃電的意向。

no.2 是非常平衡的一個作品,破局的地方是人物頭頂上的花朵,頭發也沒有完全對齊。其他的平面構成也是跟no.1是一致的,在這里就不再重復了。背景所用的黃色和藍色,也是使用對角線劃分的,顯得更加生動有趣。

no.3同樣也是左右對稱,但有一些小細節不同。像左上角的圓圈,顏色是藍紅藍,而右邊的圓圈是紅藍紅,這些細微的區別會讓畫面更有趣。故此,我建議你在做插畫的時候,盡量做左右對稱的畫面,然后在細節上做一點點的改變,打破原有的對稱布局,這樣會讓作品更加具有靈氣從而更加平衡。

no.4 跟no.1是有互動關系的,no.1的小旗幟是偏左的,no.4的小圍巾是偏右的,兩者形成了一個對角。另外,no.4衣服上有一個小舌頭也是稍微偏右的,這些都是為了打破絕對對稱的小細節,讓畫面達致平衡有又具有靈氣。

案例二:燈泡仔系列作品

燈泡1號是上下結構的,因為燈泡仔手部動作的原因,畫面中上部是相對對稱的,因此即使底座是絕對對稱,也不會有很沉悶的感覺。

燈泡2號是左右結構的,為了做出那個手部動作,左邊給人感覺是特別重的,而為了打破沉悶達致平衡,在嘴部笑容的細節處理上采用不同顏色區分,線條也是有點不一樣的,因此看上去會覺得這個燈泡比較有趣。

總結:雖然畫畫理論上是很隨意的事情,創作卡通人物時一般使用左右對稱的方式進行造型的創作,而為了打破造型上的呆板,一般情況下我會使用絕對對稱與相對對稱混合使用,加上破局等細節,而無論你使用哪種技巧,最終都是為了達致畫面的平衡。(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微信訂閱號:種夢)

六、品牌VI視覺重塑:制定與顛覆

我一直強調,所有作品都是為品牌服務的,在這一部分,我會著重強調思考品牌層面的內容,而不詳細解釋設計執行的細節。當然,在設計執行上,你必須有比較好是設計基礎,才能將品牌的觀點表現出來,否則,就算你有再多的品牌觀點和理論,也是沒有用的。

1、 顛覆

案例一:NESKY

我的原創品牌《NESKY》的顛覆在于色彩與元素的組合。首先從品牌起源來說,有一次我在旅行時,突然就有一個想法:相同的風景和事物,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結果,有的人看到新奇的風景,有的人看到兒時的回憶,有的人看到相愛的痕跡……也許我們可以通過一只大眼睛看到不一樣的世界。《NESKY》品牌就這樣誕生了。

品牌LOGO:跟很多品牌類似的是,《NESKY》的品牌LOGO也是相對對稱的,用不同的圖形疊加而形成。而在品牌主視覺畫面中用了跟《彼特的蜜蜂》相類似的手法,在畫面中把LOGO居中處理,而不同的是它的輔助方塊使用了與品牌相關的原創幾何圖形花朵。

幾何圖形花朵是品牌的一個重要的元素,它與英文字母有機地結合著一起,讓字母充滿了靈氣。26個英文字母加10個數字可以通過組合表達出各種各樣的情感訴求,加上顏色與花朵的有機結合,品牌在色彩與元素的組合是一次顛覆,而這些看似復雜的花朵都是通過“方塊理論”中的重復、疊加等技巧而來,它在品牌所有的視覺表達中都有涉及,例如品牌VI、品牌官網、品牌創意廣告等等。

案例二:豪倫詩

《豪倫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電商品牌,需求方需要一種高端、男士、商務的感覺。這個品牌是2012年建立的,當時電商平臺的品牌意識相對薄弱,不像現在處處都在說品牌。而就在這時我接手了這個項目,從零開始創立品牌,從品牌的定位開始,一步步地幫它構建起了品牌名稱、品牌VI、品牌主視覺、品牌官網等等。

我們先從品牌LOGO說起:它是絕對對稱的左右結構,雖然比較保守,但是這個是較為符合品牌高端、男士、商務的品牌訴求的。所以建議大家在進行商業化設計時更多的是從品牌角度出發,要清楚了解品牌的定位與訴求,切忌為設計而設計。

另外品牌的主視覺在當時也是下了比較大的功夫。從平面構成上它是,主體方塊與次主體方塊的結合。從色彩構成上它是基于品牌訴求的顏色而來的,使用了較為深色的棕色,與品牌的高端、男士、商務的關鍵字相呼應。在立體構成上分散的物體擁有統一的視平線與視中線,根據前后關系形成了景深效果,為畫面增強了空間感。

總結:無論是個人品牌還是電商品牌,無論是現在與將來想獲得成功,顛覆都需要基于品牌定位而來,清楚了解品牌的訴求后,首先使用“方塊理論”對品牌關鍵字,例如《豪倫詩》品牌中的關鍵字——“商務”進行關鍵字搜索,找出合適的參考,然后在結合自身的品牌屬性,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東西。“方塊理論”是跟品牌相關聯的,通過它快速的提高審美能力,找到合適的參考,但切忌不要抄襲,而是根據品牌訴求結合自己的思路把抽象的想法具像化,從而形成品牌獨特的視覺風格與價值觀。

2、 重塑

案例一:彼得的蜜蜂

這個品牌在重塑之前是完全沒有品牌概念的,它只有一個LOGO。在進行品牌重塑的時候,需求方主要的訴求是希望突出“養蜂人”這個概念,自然、安全、簡約、有趣是其品牌關鍵字,通過使用“方塊理論”快速審美,我找到了合適的字體,我使用了名為BREATHE REGULAR與Arial Narrow Regular的英文字體作為LOGO(使用可以免費商業的字體,會減少以后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LOGO在排版上使用了相對對稱的上下結構方式。而本次重塑中最大的亮點在于重新定義了品牌概念,在品牌的視覺表達上成功加入了采蜂人這個概念,并且結合其他相關的原創的品牌元素,應用到了品牌方方面面的視覺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品牌價值觀。并且得到了相當不錯的市場銷量與口碑。

1、元素的多樣性

在品牌數十個產品包裝與其他設計上,靈活地使用了多種變化的輔助原創元素進行產品的劃分,在細節技巧上采用了重復、疊加、元素、肌理、破局等達致畫面平衡。

2、顏色的多樣性

同樣是為了對產品進行劃分,使用了多種的輔助顏色,為其進一步更加趣味性,這與品牌的概念,自然、安全、簡約、有趣息息相關。

3、顏色的統一性

同樣的對于單個產品來看的話,它會根據系列的顏色而做設計,但也不會背離品牌的主色調。簡單來說,無論系列產品有多少種色調,對于品牌來說,都是輔助顏色,在設計系列作品時,主色調黃色是始終不會改變的。

案例二:潤本

因為這個品牌已經有十年的歷史,很多元素都不能隨意改動,因此我在品牌LOGO上,進行圖形的延伸設計,延伸后的圖形成功應用到了品牌方方面面的視覺中。例如:品牌VI、產品包裝、品牌電商官網、品牌創意廣告圖等等。接下來我會從三點關鍵點分析一下,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

1、關于品牌LOGO的圖形延伸

通過使用“方塊理論”對其進行分析,分析發現它的層級關系特別多,造型特別的復雜,并不適合廣泛使用。發現問題后,我將LOGO最外面的兩層元素去掉,只保留了圓形部分。然后在其基礎上,延伸出了上圖的圖形,延伸出來的圖形很好地補充了LOGO在使用上的不足之處。

2、關于品牌主色調的色彩構成

由于《潤本》旗下有幾十個產品,也因部分產品是中藥成分比較重、或者是針對年紀較大的兒童,因此在不同的產品上,綠色的使用會有色相、飽和度、明度上的不同,這就是品牌的核心——色彩構成。而這關于品牌色彩構成的核心將會延續到電商設計里

3、關于產品包裝的用色問題

《潤本》的包裝設計與《彼得的蜜蜂》有類似的地方,也是相對比較考究的。由于品牌的產品較多,所有在色彩構成上,主要是通過不同深淺的綠色進行產品劃分,深綠色主要是針對中藥草本屬性的產品,淺綠色主要是針對自然健康屬性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綠色在印刷時,成色特別不穩定,建議要找專門的設計人員前往印刷廠進行對色。還有,潤本產品包裝的背景色,并沒有使用純白色而是使用了淺黃色,這其實是品牌屬性決定的,它與與品牌的主色調綠色是相互呼應的近鄰色。

總結:在案例中雖然我說的兩個都是電商品牌,但是無論是什么性質的品牌,想獲得成功,在重塑的過程中就得注意,什么東西需要去掉,什么東西需要保留,什么東西需要優化,這是一個斷與舍的選擇問題,你可以通過“方塊理論”對其進行系統的快速的分析,找到問題所在。其實“方塊理論”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而且在多個領域上都可以靈活應用。

關于“方塊理論”的補充說明

1、留白與方塊

留白就是設計中最為常用的技巧也是最為重要的技巧之一。而方塊顧名思義就是”方塊理論”的方塊,通過之前的文章與上文,相信大家都已經對方塊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了,而什么是留白?為什么要留白?留白與方塊又有什么關系?

·所謂留白,就是為畫面留出靈氣留出空間感,讓畫面能呼吸能聚焦主視覺。而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主題留白的面積互不相同,例如我們熟悉的品牌蘋果,它就喜歡使用大量的留白增加靈氣,而在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中,大多數品牌都喜歡增加促銷感,而相對地把產品堆滿文字放大,因此留白的面積相對小一些,所以同樣是留白,也有明顯的分別。

·為什么留白?其實道理很簡單,我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有一套房子,你是希望它東西堆積如山,連工作休息的位置都沒有。還是希望它干凈整潔有空間感,工作休息都各有分區互不干擾,物品排列整理呢?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后者就是我們想要的,而房子正正就是你設計的畫面。

·留白與方塊又有什么關系?我們接著上文的例子說,留白是干凈整潔有空間感,而方塊就是分區的劃分,讓物品排列整齊。通過這個生活中的例子想必大家應該明白兩者的關系了。我再簡單的總結一下,在一個畫面中會出現多處的留白,它是為了畫面留出靈氣留出空間感,讓畫面能呼吸能聚焦主視覺而存在的。它是畫面中“虛”的部分。而在一個畫面中,方塊也許有一個或許有多個,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為畫面劃分主次從而達致畫面平衡,它是畫面中“實”的部分。而虛與實的結合并沒有固定的比例,它會根據品牌的調性,活動的主題而定。但無論留白面積多或少,畫面中有多少個方塊,它們最終都是為了達致畫面的平衡而存在的。

2、方塊的主次之分

在”方塊理論”中,主體方塊與它所在的畫面面積并沒有直接關系,大家不要誤以為面積大的就是主體方塊,在一個畫面中主體方塊所指的是畫面中視覺的中心位置。次主體方塊一般是與主體方塊相互作用的,是畫面中的次視覺中心。而輔助方塊一般以紋理(肌理)、小元素居多,大家可以把它看作是房子里面的軟裝部分去理解,它是為了增加畫面氛圍而存在的,大家在使用“方塊理論”對畫面進行分析或者在創作畫面時,務必要明確地找出畫面中的主次輔方塊,這樣才能有助于幫助你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