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南極電商股東人數暴漲「南極電商股價會上去嗎」
鳳凰網財經《市值觀察》欄目出品 NO.10
作者:醉漓
今日,深陷財務造假質疑的南極電商再度放量跌停,資金出貨跡象明顯。曾經的5倍大牛股距離歷史最高價已經跌去60%,讓人唏噓不已。
《市值觀察》仔細翻閱了一下南極電商的發家史,不禁被他們大股東的煉金術折服。
大股東投資250萬豪賺7億
南極電商目前主要從事兩大業務,一個是移動互聯網營銷,一個是品牌服務。移動互聯網營銷是南極電商于2016年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北京時間互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時間互聯”)的主營業務,時間互聯作為移動端流量媒體供應方的代理,為客戶在該等供應方平臺推廣APP、投放廣告,通俗講就是中間商賺差價的買賣。
資料顯示,時間互聯成立于 2006 年 4 月 26 日,注冊資本 50 萬元,成立前8年經營狀況慘淡。據wind數據顯示,2014年時間互聯營業收入僅54.98萬元,虧損41.29萬元,另外還有6.15萬元的應付賬款,16.29萬元的應付職工薪酬和83.08萬元的其他應付款。
不過,一個名叫劉睿的男人出現徹底改變了時間互聯。2015 年 6 月 5 日,時任大股東董薇、張明分別將其持有的30 萬元、66 萬元出資轉讓給劉睿。另外,時間互聯增加注冊資本 400 萬元,其中劉睿、葛楠、虞晗青、陳軍、張明、靜衡投資分別新增出資141.5萬元、175萬元、25萬元、22.5萬元、16萬元和20萬元。至此,劉睿成功上位時間互聯并持有47.50%股份。
同一天,劉睿操刀時間互聯收購北京亨利嘉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亨利嘉業”)。時間互聯、陳恬恬、劉睿三方簽署《關于北京亨利嘉業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協議書》,各方同意向劉睿支付合計25.9萬元購買陳恬恬受劉睿委托持有的亨利嘉業 100%的股權。
根據公告,亨利嘉業成立于2014年,實際控制人也是劉睿,而且還與時間互聯存在同業競爭關系。
據財報顯示,亨利嘉業在成立之后業績發展迅猛,2014年營業收入1049萬元,凈利潤49萬元;2015年1-8月營業收入7842萬元,凈利潤99.3萬元。
合并亨利嘉業后,時間互聯的業績也出現大幅度提升。據公告顯示,2015 年 1-8 月,亨利嘉業納入合并報表的期間為 6 月-8 月三個月,其營業收入占合并報表營業收入比重為 85.66%,凈利潤占合并報表凈利潤的比重為 77.12%。此外,時間互聯掛牌新三板時的財務報告顯示,在2015年最后四個月時間互聯凈利潤高達921.78萬元。
劉睿為何要收購平平無奇的時間互聯,又為何將快速“催熟”的亨利嘉業以25.9萬元的低價賣給時間互聯?主要目標或是謀求上市。劉睿旗下的亨利嘉業成立僅1年,并不符合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的標準。
2015年10月28日,劉睿將時間互聯變更為股份制公司, 2016年4月完成新三板掛牌上市。
不過,新三板可能并不能滿足劉睿的野心。在2016年8月,剛剛完成借殼上市的南極電商作價9.56億元收購時間互聯,現金支付占比40%,發行股份支付占比60%。根據公告,時間互聯當時的賬面凈資產為728.82萬元,交易價格較此的預估增值率為13026.1%;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921.3萬元,交易價格較此的預估增值率為3172.52%。
這筆交易令劉睿大賺一筆,據《市值觀察》粗略估算,劉睿在時間互聯的投資約250萬元,2016年南極電商收購時間互聯劉睿分得現金約1.81億元和3425萬股南極電商股份。近年劉睿已經合計減持約2.5億元,目前仍然持有南極電商股份市值約3億元,合計收益約7.31億元,5年豪賺約300倍!
對于南極電商而言,收購時間互聯也是一筆不錯的買賣,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短期營業收暴漲10倍,成為支柱業務!
據wind數據顯示,2017-2019年,南極電商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2億元、22.01億元和24.31億元,同比增長898%和10.47%,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22.36%、65.64%和62.23%。
此外,南極電商收購時間互聯之后,前五大客戶、供應商和欠款方大多被小米、華為、騰訊、三六零和淘寶等大型互聯網公司占據,被人詬病的大客戶和供應商高度重合問題消于無形。
不過《市值觀察》非常好奇,劉睿既然有魔法令時間互聯業績短期實現暴漲,又為何給南極電商做“嫁衣”?
大客戶頻頻坐上被告席
據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公司前5大客戶分別為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新之江”)、北京麥***有限公司、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北京字***有限公司和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
2019年,新之江銷售額高達4.92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12.06%,但是尷尬的是隨后南極電商與新之江卻對簿公堂,應收賬款5638萬元面臨無法收回的困境,不得不計提2819萬元壞賬準備。或受此影響,南極電商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7.72億元,同比增長僅4.73%,創近5年新低。
天眼查數據顯示,新之江成立于2018年4月25日,注冊資本1500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朱健翀,畢業于清華大學英語專業,現任拼多多法定代表人、董事及經理、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值得關注的是,前海新之江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是陷入31起法律訴訟,其中多數都與合同糾紛有關。
《市值觀察》還發現,南極電商的2020年半年報與往年有細微變化,將應收賬款期末余額前5名隱去名字,以客戶為一、二、三、四、五等代替。
與之對應的是南極電商財報出現惡化應收賬款大幅攀升。據2020年3季報顯示,南極電商應收賬款高達12.84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長4.21億元。
南極電商長期受到應收賬款困擾,據2016-2020年3季度財報顯示,南極電商應收賬款分別為3.02億元、5.42億元、7.65億元、8.63億元和12.8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7.96%、55.01%、22.81%、22.09%和46.32%。
最惹爭議的是2016年,南極電商尚未收購時間互聯,主營業務為吊牌業務,應收賬款占銷售百分百高達57.96%,這與87%的銷售毛利率與58%的銷售凈利率形成強烈反差。
市場上高毛利率行業一般有兩類,一類是白酒行業,行業為賣方市場,產品供不用求,反應在財務報表上就是應收賬款少、預收賬款多。另一類是醫藥或是化妝品,具有技術壁壘或品牌溢價,反應在財務報表上就是較高的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顯然,南極電商高毛利率和高應收賬款在商業邏輯上很難自洽。
另據第一財經報道,南極電商還存在店鋪頻繁變更經營者、經營者頻繁更名,多家客戶、子公司在經營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突然被注銷,資金通過個人賬戶走賬等問題,南極電商要想擺脫財務舞弊嫌疑,恐怕還需要交代很多事情。
相關文章
- 亞馬遜關鍵詞搜索量查詢「亞馬遜的關鍵詞搜索量在哪看」
- 電商直播的營銷價值研究「直播電商的本質」
- 其動作態度「動態與狀態區別」
- 白酒行業被批評「規模巨大」
- 抖音電商內容運營「抖商科技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 袋鼠電商運營「海外倉庫存管理」
- 高考填報志愿生意火爆「高考志愿填報靠譜嗎」
- 深圳初創業注冊什么類型的公司好「創業開什么類型公司」
- 義烏小商品平臺網上平臺「義烏小商品國際博覽會」
- 你知道圖文,音頻,短視頻,直播的區別是什么嗎「小段音頻」
- 銷售量不好的原因「為什么銷售業績做不好」
- 社區商業升級「社區商業項目」
- 一件代發能不能做好淘寶「抓了只野雞能養活嗎」
- 現在在淘寶上搞一件代發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代發需要注意什么」
- 怎么做張好的商品主圖分享制作干貨的視頻「干貨分享教程」
- 一件代發是不是真的「一件代發有風險嗎」
- 2021年新手做淘寶一件代發一個月能賺多少錢「電商代發貨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 南極人跟南極電商「南極電商跟南極人是一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