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外貿學堂 > 樂視到底靠什么活著賺錢「樂視現在誰在經營」

樂視到底靠什么活著賺錢「樂視現在誰在經營」

來源:互聯網 2024-07-10 10:04:04

文|曉 含

編|李樂蜀

樂視搬離了樂融大廈。

正如樂視內部信所寫,樂融大廈記錄了樂視的九年成長,誕生了樂視超級電視、樂視超級手機,見證了樂視生態世界的構建。在大廈十六層的西南角辦公室,賈躍亭曾站在落地窗前一覽CBD的繁華。

樂視關于搬家的內部信

現在,CBD繁華依舊,樂視早已換了容貌。

樂融大廈在2021年11月被拍賣成功,接手者是衡盈物業,2022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所以,7月份開始,樂視網不再收租金,并向新業主繳納租金。此次搬家也是新業主正式接手大廈,樂視秉著“不磨蹭,全力配合騰退”的態度搬離。

樂視也借此機會回應“靠房租養活公司”的傳聞,表示“一年1000多萬元租金”是不屬實的,樂視仍然堅持產品至上、用戶至上的理念。

舉辦媒體會透露推出中高端手機、進入直播間售賣自有產品等一系列的操作,都釋放著“樂視還在做產品”的信號。

不過,即使在樂迷節的“樂視大促”直播中,樂視的單場直播銷售額也僅是突破了7萬元,意欲成為第二個東方甄選的樂視,能否憑借自有產品站在直播間獲得一席之地?直播間之外,樂視的生態版圖還有哪些業務?在轉型上,直播帶貨還萬能嗎?

“樂視家族”的直播逆襲

搬家之后,樂視設置了專屬直播場地,標志著高層再次提高對直播的重視程度。

9月26號,是樂視搬進新大廈后的第一場直播,其官方微博寫到:“在新家的第一場直播目標10W”。此場直播時長5個小時,據新抖數據顯示,GMV在2.5萬-5萬,與樂視的目標有一定差距。

此前,樂視抖音賬號“30天直播14場的銷售額僅有2萬元”成為熱度話題,樂視選擇用自嘲的心態面對,發微博記錄GMV突破成績。GMV是直播場衡量帶貨能力的重要指標,低迷的成績與可喜可賀的成績同樣引發人們關注,樂視證實了這一點。

正如不理想的直播業績一樣,樂視的直播充滿了“慘”。先是主播不熟悉直播流程,因話術觸碰違禁詞,直播間一晚上被封了四次。隨后,樂視官方表示,“直播一周,全員病倒,當主播太不容易了。”

然而,這些并沒有打消樂視對直播的積極性。在2022年秋季發布會上,樂視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努力變成下一個東方甄選”。當樂視把直播目標設為東方甄選時,引發了一系列關于二者的比較。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認為,從企業發展背景、直播發酵過程、直播間特點等方面來看,樂視的直播起跑缺少助推器,仍需要能夠在彎道實現超車的加速器。

“背景”是企業轉向直播間時無法逾越的話題。自2021年的鴻星爾克野性消費事件之后,老牌國貨將抖音直播視為流量密碼,網友在購買產品時也關心著背后企業的生存現狀。事實證明,在直播場企業與產品是無法割舍的,可以是一榮俱榮,也可以是一損俱損。

樂視抖音賬號的企業認證是樂視新生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股權路徑上由霍爾果斯樂視新生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100%控股,而該股東由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

天眼查顯示,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有多項歷史行政處罰、歷史限制消費令等信息。因此,網友也同樣關心著樂視的生存狀況,才有了“樂視目前還擁有400多名員工”“樂視靠甄嬛傳養活”等熱搜,但這種關心更多是出于好奇心,情感傾注不多,這也是熱度下銷售額平淡的原因之一。

而東方甄選正是借助了與企業新東方的強關聯性走紅。回顧東方甄選的直播歷程,首先破圈的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個人直播,強烈的教師風格延續至東方甄選。在教培行業轉變的大背景下,機構的生存、教師的轉型等問題一直為大眾所關心,新東方很好地平衡了教學與帶貨的關系。

從創始人的個人IP到直播間品牌,新東方打動大眾的是教培人對教育的熱愛與堅守。因此,東方甄選的出圈更多是基于“人”,董宇輝等主播身上教師素養底色,使他們引爆了知識型帶貨的熱潮。

樂視直播也是采用“員工代言”的形式,主播偏向“放飛自我”及才藝展示類,例如,直播時演唱“生日快樂”增添互動氛圍。直播整體定位為“快樂”,講解商品時穿插著“來給大家笑一個”的環節。這種樂觀風格的確是樂視的標志。此次搬家的內部信也展現了樂觀向前等積極態度,與其所處困境形成對比。

樂視抖音直播間

東方甄選和樂視都將直播起點放在了抖音,但3C數碼類產品有自身的銷售特點。從抖音直播場域來看,2022年上半年抖音電商銷售額中,3C數碼類位于第10,同比增長率為78%,雖有增長但在電商大盤中仍不是主流類目。

在樂視直播間,電子類產品的講解只停留在展示樣品,沒有試用環節,沒有開機顯示效果。即使樂視產品主打高性價比,在同類產品中價格并不貴,但和其他類目相比,電子產品的客單價本身就偏高,購買需要更多的決策成本。一位網友在樂視直播間彈幕中表現出購買欲望后,主播積極回答其提出的問題,但最后網友表示需要自己的老公來決定,自己不太懂這類產品。

3C數碼類在內容平臺的營銷向來是注重“品”,突出設計亮點、技術迭代、使用感受等,粘性粉絲是重要購買力,例如“蘋果粉”“發燒友”等。在購買決策中,受眾先是橫向對比各個品牌,此時高性價比或獨特技術等信息是關鍵;隨后是縱向對比同一品牌的迭代,對新品的“新”尤為關注。

樂視直播間沒有遵循常規數碼類營銷思路,力圖展現“人”的因素。抖音賬號的視頻也是“鎖CP”“走出低谷”“主播大合唱”等內容,但就像上文所提到的,“情懷 人”的定位想要激發購買欲仍離不開企業發展和行業背景的加持。

直播剛起步的樂視,尚有一些成長空間。銷售額之外,樂視人的樂觀證明著樂視“活著,且努力地活著”。就像網友評論“看著這群年輕人,總覺得樂視還有戲”。

樂視現在靠什么活著?

對于收入來源,樂視曾回應過,“《甄嬛傳》的版權收入只占到樂視網和樂融致新收入的 2%,大樓租金去年占樂視網母公司收入的 6%。”

最近一段時間,版權和房租不斷將樂視推向輿論中心,樂視在垂直產業鏈上的發力反而被忽略。

2004年成立的樂視,基于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能終端,形成了“平臺 內容 終端 應用”的生態系統,被稱為“樂視模式”。如今,這種模式仍在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可看視頻的樂視網提供平臺,發行、出品高分影視劇的樂視影業提供內容,提供智能終端的樂視TV。

從公司的角度看,樂視背后有樂視網與樂融致新兩個主體公司,分別獨立結算。其中,樂視網的業務有樂視視頻、云計算等;樂融致新則包括智能終端硬件產品與內容運營。

縱向看來,樂視的業務已然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上游內容供應、中游視頻應用、下游硬件終端。現在,這些業務也仍在迸發著生命力,共同支撐起樂視“大廈”。

先看樂視的內容供應,有影視劇、體育、音樂等品類。為了構起利潤屏障,樂視推出自制影視內容、獨家視頻版權。樂視影業先后出品、發行了《敢死隊2》《小時代3》等影片,花兒影視先后投資了《幸福像花兒一樣》《金婚》《甄嬛傳》等電視劇。

樂視獨播劇目 圖源:公眾號《樂視Letv》

即使手握多部知名影視劇,樂視近兩年的內容步調慢了下來。在“愛優騰”向綜藝、短劇、網劇發力時,樂視仍以經典劇目吸引受眾,自制內容的新型爆款存在空缺。

應用上的表現則是樂視網。樂視成立初期的主要業務是樂視網,專注于正版影視劇的視頻網站。也正是長期的正版堅持,樂視多了一條分銷版權之路,在2010年成為“A股網絡視頻第一股”。

以2011年上半年為例,版權分銷帶來的收入占樂視網總收入的52.7%。十年后的2021年年報中,樂視網的營收達4.68億元,其中會員及發行業務實現營收3.96億元,電視劇發行收入9559萬元。

版權分銷可帶來收益,但也代表著樂視在市場的獨家地位減弱。以《甄嬛傳》為例,2018年樂視將版權分銷給優酷,獨家版權的大門轟然打開,這也意味著相當多的用戶隨之流出。然而,對于彼時的樂視來說,獨家變分銷可解燃眉之急。

版權分銷之外,作為在線視頻,樂視網的商業模式還有廣告收入和付費觀看,會員價格上,樂視直播間顯示是3個月54元,與其他視頻平臺相比具有價格優勢。

樂視直播間商品鏈接

再看平臺。樂視有云視頻開放平臺和電商平臺。云視頻開放平臺是B2B平臺,為企業提供視頻拍攝、上傳、播放等一站式視頻服務,這種服務在2014年確實彌補了一定市場空白,但隨著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布局云服務,樂視的競爭逐漸失去優勢。

打開樂視商城,可以看到多個類目,包括超級電視、生活電器、智能家居、手機數碼、個護健康等。和其他電商平臺不同,樂視商城內沒有采取品牌入駐店鋪的方式,而是聚焦于樂視自有產品,少數其他品牌產品以“優選”的方式歸在樂視店鋪內。

樂視商城內的產品也代表著樂視在智能家居上的發力,發力點則是超級電視和手機。

2015年,樂視正式確認進入手機領域,彼時的中國手機市場群雄割據,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前十品牌中,中國占據七個,包括華為、小米、聯想、TCL、OPPO、VIVO、中興。對于樂視手機來說,無異于是一場硬仗,但樂視憑借高性價比、內置的樂視系統很快打開市場。

回顧樂視的“復出”之路,2021年9月30日,樂視手機S1新品正式在樂視商城上架,被視為樂視手機業務正式回歸的標志。2022年,推出樂視Y1 Pro、樂視Y2 Pro兩款手機。9月,樂視在媒體溝通會表示,將發布中高端手機。

樂視持續的新品發布,不斷提醒著大眾“樂視手機仍在”,但從直播間的銷量看來,樂視手機要走的路仍是山高水遠。

登上熱搜,之后呢?

低GMV、沒有996和內卷,樂視的出圈總是在反套路。

2021年春節,在紅包潮流中樂視同樣使用了反套路,logo上標有“欠122億”,對于欠債事件毫不避諱,App下載量獲得增長。

在互聯網逐漸被遺忘的企業,突然的出現總是帶著一些神秘。不少網友感嘆“樂視居然還活著”,并冠以其“神仙公司”的稱號,但是從輿論場到直播場,這其中的轉化并不是易事。

9月26號,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將于2022年10月10日拍賣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名下的908件商標,起拍價格約為83.79萬元,截至發稿,報名人數為0。

樂視商標被拍賣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眾對樂視產品的信任,對商品能否購買持懷疑態度。9月27日,樂視官方回應:本次拍賣的是樂視控股旗下的“LE”商標,而非樂視網的“Le”。

“LE”商標是樂視發展生態時期所用商標,在2019年停止使用。目前樂視視頻、樂視超級電視及智能生態產品所用的商標為“Le”“Letv”,不會受到本次拍賣的影響。

企業新聞之外,產品自身也影響著轉化。

在社交平臺搜索樂視手機,會看到一些博主的測評,從數碼測評一貫的硬核技術角度來看,樂視手機尚存在爭議。以Y1 Pro為例,博主給到的定位是“老人機替代品”,并評價外觀與iphone高度相似。

也有一些樂迷(樂視粉絲)對樂視手機的回歸表示慶幸,表示自己幾年前購入的樂視手機一直用到現在。盡管樂視歷盡千帆,樂迷對樂視品牌仍保有信任,是新品的支持者。

視野放大至整體手機行業。樂視回歸后的市場標簽仍是“高性價比”,但2021年手機市場的潮頭不再以性價比稱王。對于現在的消費者來說,手機已成為物聯網的一環,需要與電視、電腦、智能家居構成完整生態,更是一種審美的象征,品牌的定位、手機外觀設計、甚至耳機口的形狀都在影響購買。

樂視手機 圖源:公眾號《樂視Letv》

樂視針對未來產品提出的“中高端”也是現在國產手機的難題之一。據IDC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在中國600美元以上(約合4200元)高端手機市場中,蘋果的市場份額約占70%,其余手機廠商共計30%份額。難題背后則是手機廠商不斷突破產品邊界,紛紛定位拍照手機、游戲手機、音樂手機,深化某一主打功能。

從直播間銷量來看,登上熱搜后的流量對樂視有積極作用,但對用戶心中的產品定位、品牌形象改變有限。

身居直播場內,樂視也深諳全品類對GMV的貢獻,上架薯片、泡面等產品,在近3場直播中,食品飲料品類均位于銷售量第一。

目前看來,樂視的直播屬于品牌官方直播間,在向直播品牌前進。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服務于自有品牌商品,將抖音作為售貨渠道;后者需要對接各類供應商,帶貨涉及傭金、坑位費,或是自建供應鏈把控產品輸入,東方甄選正是此類。

在轉型上,直播間還萬能嗎?樂視后續的表現則是答案,但東方甄選的成功路徑是難復制的,樂視需要更強大的內生動力來站在直播高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