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直播帶貨出了問題「直播帶貨靠譜嗎」
來源:羊城晚報
一分鐘賣出幾萬件商品,一次直播銷售額上千萬元……今年,直播帶貨仿佛一下子成為眾多網商們發家致富的捷徑,把自家的商品往網紅們的直播間里一掛,就能坐擁不計其數的訂單,令人眼饞。金華的唐先生也看中了這種模式,與杭州的仕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一年不低于20場的直播帶貨協議。結果是,三場直播一場比一場慘淡,訂單更是一單都沒成交。(12月9日《錢江晚報》)
三場直播一單沒成交,甚至“就連最火爆的雙十一期間,直播也沒給我帶來一單生意”,商人唐先生不干了,要求與仕佳公司解約,但“上船易下船難”,截至記者采訪完,解約仍沒成功。而實際上,這也是交易風險的顯現,跟直播公司做生意,也是有風險的。
唐先生似乎是對直播業務的風險估計不足,否則,應該在協議中加上“帶貨不成功立馬解約退款”的條款。而從報道的情況看,唐先生之所以也來湊直播帶貨這個熱鬧,是因為,網上傳說的“一分鐘賣出幾萬件商品,一次直播銷售額上千萬”的場景令他心動不已。估計,這種場景也不是沒有,而唐先生恐怕錯就錯在,把某些極致的例子當成了一般情形。
實際上,被渲染為新型銷售模式的直播帶貨,不過是廣告宣傳的形式變了,代言人由其他媒介轉入網絡直播間,可以直接和粉絲消費者互動;而其他要素比如商品質量、價格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終究不會變得太多,或說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如果你的商品不行,主播再能忽悠,粉絲也不會買賬。
純粹出于支持主播而掏腰包的粉絲當然是有的,但一者,這種“純情”的粉絲數量不會太多,二者,絕不是所有的主播都有這樣的魅力。現在,想成為網絡主播,門檻低到了可以沒有門檻,這種情況下,還有人相信“直播帶貨一帶就靈”,最后“一單都沒成交”,其中的教訓也是一種收益。
回到此事,唐先生所以選中這家直播服務公司,是因為相信了其宣稱的“安排的帶貨主播在相應的直播平臺上都有至少10萬的粉絲,每場直播,觀看人數也能有個兩三萬”。粉絲多,意味著成交的幾率更大,可就怕,有些“巨額粉絲”是買來的“僵粉”,只有數字而沒有人氣。近來不斷有媒體和網友揭露直播帶貨市場上的造假現象,說直播帶貨坑太多,八成帶貨主播不靠譜,其中很大一個“假”,就是粉絲數量造假。
當然,并不能因為有些帶貨主播不靠譜、某些商品連著幾場直播一單都沒成交,就完全否認直播帶貨這種新型銷售模式,只是想提醒:商家借用直播帶貨銷售產品,應抱有理性預期,一不可相信“直播帶貨一帶就靈”,二不可輕信直播服務平臺的某些宣傳,不可輕信“粉絲就是生產力”。商品的魅力,說到底要靠商品本身的質地,靠滿足市場需求、符合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取勝,而直播不過是將商家與消費者的距離縮短了。(馬滌明)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文章
- 淄博特色產品「山東農產品品牌」
- 淄博貿易商「淄博聶勇公司」
- 這11批次食品不合格「南昌市市場質量監督管理局」
- 參觀服貿會須提前兩天在線預約嗎「預約服貿會參觀門票」
- 電商培訓問題「網絡上的電商培訓平臺真的嗎」
- 廈門自媒體行業「這篇文章能讓你戒掉游戲」
- 電商的營銷模式「電子商務的營銷模式有哪些」
- 印度高端手機銷量「中國印度對比」
- 電商爆款到零售門店「NEIWAI內外」如何保持四倍增長|新國貨品牌
- 抖音商家引流推廣「抖音引流怎么樣引得多」
- 讓用戶拿手機逛“第五大道”跨境電商「別樣」獲2000萬美金B輪融資
- 用社區團購線上賣菜操作辦法有哪些「社區團購怎么快速做起來」
- 越南電商發展情況「越南互聯網」
- 電商場景下的一種標準化的交易糾紛處理方式「如何解決跨境電商糾紛」
- 全球跨境電商節「連連跨境電商」
- 胡海泉身價「胡海泉資產」
- 雙十一買表「買手表在哪個網站買正品放心」
- 云賣菜光靠補貼走不遠「小區賣菜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