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電商場景下的一種標準化的交易糾紛處理方式「如何解決跨境電商糾紛」
編輯導讀:電商購物中,經常會有對商品不滿意的情況,這種交易糾紛無法避免。這時候就需要建立交易糾紛系統,糾紛處理系統(OP)是一個for平臺集中處理投訴單的地方,本文作者對糾紛單在平臺客服處理階段的優化處理方式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交易糾紛處理系統是什么電商場景下,由于商品品控和商家服務的層次不齊,糾紛投訴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糾紛處理系統(OP)是一個for平臺集中處理投訴單的地方。
本文不討論糾紛的全流程,僅討論糾紛單在平臺客服處理階段的優化處理方式。
二、為什么要做階段劃分糾紛單流轉到客服處理階段,前置情況往往是雙方未和解或是超時未處理的狀態,這個時候,需要客服根據用戶和商家提供的憑證,來判斷這個case是誰的責任,以及需要誰做出補償動作。
因為這一階段涉及舉證、判責、核實憑證等操作,流程較復雜,故對客服操作階段做劃分,旨在通過標準化的方式,保證糾紛單的處理效果,提高糾紛單的處理效率,提升用戶&商家的糾紛體驗。
2.1 降低客服的學習成本電商場景下交易糾紛的細分場景紛繁復雜。即使不討論case的多樣性,僅僅在某一糾紛單的維度,客服操作流程也很長,需要客服理解和操作的部分很多,這花費了客服很多時間去熟悉流程。
如果客服需要處理其中的一環,那么準確性和效率都會提高很多。同時,隨著處理次數的增加,客服對這一環節也會越來越熟悉,準確性和效率進一步得到提升。
學習曲線
2.2 降低客服的操作成本由于客服對某一階段很熟悉,隨著糾紛單量的變大,帶來的規模效益可以明顯降低成本。
規模效應
2.3 降低客服的轉換成本由于客服處理階段涉及多個環節,單一客服處理造成客服在不同部分之間操作和轉化技能,造成不必要的轉換成本浪費。
如果客服只處理某一階段,那么就能省去大腦在不同階段間切換的成本,從而提高效率與效率。
三、怎么做階段劃分講了這么多鋪墊,標準化的落地是這個part。
糾紛處理系統的標準化總共分為4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客服處理人員不同,每個客服專注做一個階段。客服在這里的所有操作均為點擊已配置好的標準化選項,無需主動編輯字段。
3.1 客服接手節點 隱藏狀態糾紛單客服接手操作節點的前置狀態是待客服接入,后置狀態為待客服處理,即進入糾紛操作的第一階段,同時,客服接手的操作者與第一階段的操作者為同一人。
之所以設置客服接手這個環節,是因為在糾紛處理系統的前期,還沒有分流的策略,這一part將會在本文第4部分講到。
關于隱藏狀態,這個狀態是for待用戶/商家補充憑證等不需要客服操作的狀態下,糾紛單不出現在糾紛處理系統,節省客服瀏覽時間。同時每一個階段都是對上一階段的QC(質量檢查),具體這些狀態將會在下文提到。
3.2 真·第一階段:選擇糾紛現狀 首次判斷是否需要補充憑證判斷商品品類 糾紛現狀,包括用戶與商家是否和解/超時未處理,以及雙方已提交的憑證描述。判斷是否需要補充憑證,如需要,則向用戶/商家/雙方發起補充憑證;如不需要,則直接點擊進入判責階段。3.3 真·第二階段:判斷是否需要二次補充憑證第一階段選擇完糾紛現狀 發起舉證后,糾紛單進入第二階段,即被第二個客服撈起(本階段及下面的階段無客服接手節點)。
由于這個環節存在循環舉證的可能性,故整個糾紛處理的大多數人可能會集中在這個環節。
判斷是否需要二次補充憑證,如需要,則向用戶/商家/雙方發起補充憑證;如不需要,則直接點擊進入判責階段。
3.4 真·第三階段:判責來到這一階段,糾紛單的來源可能是第一、第二階段,客服在這里,依據前置客服推動帶來的用戶/商家憑證,進行判責。如無法判責,則返回第二階段。
客服根據前置階段雙方的憑證,選擇判定商責、客責、雙方有責、雙方無責。
責任歸屬判定完成后,糾紛進入下一階段:核實賠付。
3.5 真·第四階段:核實賠付面對來自第第三階段的糾紛單,他們的責任可能是廣義商責(包括商責、雙方有責)和廣義客責(客責、雙方無責)。
對于廣義商責,需要商家退款或者用戶退貨后商家退款。這里的資金流可能是線上系統自動劃扣(商家賬上余額充足),亦可能為線下打款后上傳憑證(商家賬上余額不足)。不論是否通過上線還是線下退款,客服在這步都需要核實商家退款是否屬實。對于廣義客責,客服可判斷是否需要使用客訴費進行平臺賠付,用于安撫用戶的情緒。在核實完退款憑證/客訴費賠付后,客服將糾紛單流轉至隱藏狀態,使得完結的糾紛單離開糾紛系統。四、未來優化方向4.1 對于糾紛處理本身:優化糾紛整體流程分析糾紛單狀態,優化操作框選項。
這個系統是否work的一個重要因素為選項框內的業務選項是否適配糾紛場景。這里的選項設置,直接影響客服操作的效果和效率。大量case的積累有助于平臺對選項內容做調整,兼容多場景糾紛。
分析糾紛類目 客服操作,優化用戶&商家側糾紛流程。
通過分析不同類目糾紛單的舉證次數及舉證內容,可以在用戶&商家前端優化提示提交最能幫助處理case的材料,使得糾紛單無需進入第二階段,甚至無需客服操作,直接和解。
糾紛單自動分流,實現客服處理的千人千面。
糾紛處理的千人千面,即根據同一客服在不同階段、不同類目、不同糾紛發起場景下的用戶滿意度,對其有針對性地推送相關標簽的case,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4.2 對于平臺治理業務:拉通鄰近業務分析糾紛類型,支持商品品控建設。
任何平臺治理的業務,我相信其核心都是商品品控。糾紛的高效處理,能夠倒逼商家提升自己的品控,從而提升整個平臺的品控,使得平臺層面的整體的糾紛原因從「商品質量問題」等對用戶損傷較大的類型轉移至「商家未履行贈品承諾」等損傷較小的類型。
拉通平臺治理措施,支持其他業務。
大家都知道,糾紛是平臺治理中一項極其基礎的兜底業務,故所有業務的問題都有可能會流轉到糾紛環節。基于此,糾紛更是能夠看到其他業務在平臺、用戶、商家三方的表現,同時,糾紛結果也能為其他業務基礎的數據支持。
以上,產品新人的簡單思考,不當之處,還望各位大佬指正。
本文由 @咔喔Archer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相關文章
- 胡海泉身價「胡海泉資產」
- 雙十一買表「買手表在哪個網站買正品放心」
- 云賣菜光靠補貼走不遠「小區賣菜成功案例」
- 雙11電商銷售「博邦電商」
- 抖音818新潮好物節直播「淘寶活動火爆」
- 這就是街舞代言品牌「背后一個v的是什么潮牌」
- 818抖音好物節活動「618活動是什么意思」
- 叮咚買菜盈利模式單一「叮咚買菜的總倉」
- 重拳整治各類網絡違法亂象簡報「網絡違法犯罪專項整治方案」
- 藝術品電商的未來發展勢頭「藝術品線上平臺」
- 電商概論是什么樣的一門課「眾創內容電商研習課D1理論:內容電商概述」
- 藝術品電商的未來發展勢頭「中國藝術品市場前景」
- 抖音DP「抖音大佬兒」
- 溫州電商公司「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
- 江永香姜種植技術「湖南姜」
- 京東創客孵化空間「中心生態城核心區塘沽民營醫院」
- 小黃姜銷售渠道「紅球姜買賣」
- 海柔創新科技C輪融資「海柔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