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海外營銷 > 廈門自媒體行業「這篇文章能讓你戒掉游戲」

廈門自媒體行業「這篇文章能讓你戒掉游戲」

來源:互聯網 2024-07-24 15:04:05

16年畢業,如今即將迎來在廈門的第6個年頭,在自媒體電商行業,也實打實有了5年經驗。身邊的朋友都給我打了標簽,一旦想做直播帶貨,想做主播,或者有貨想要賣出去,有品牌想要推廣,或者想寫文案,都會立刻想到我,有時候,重頭開始一一說明,已經開始沒有那么充沛的時間了。所以在這里也寫下一篇文章,每一段都是實打實的干貨分享,對電商行業、自媒體板塊、直播板塊、供應鏈板塊,運營相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認真看一下,尤其對于小白,要怎么實操入門,本篇文章會花很大的篇幅來聊一聊,自媒體一些圖文平臺,怎么起流量,已經短視頻怎么起流量漲粉絲。

寫這篇文章其實也是為了我一位在江蘇的小伙伴,她說自己挺羨慕那些能夠寫出好文章的人,但是覺得自己的文筆不行。而我相信,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其實不大,只要想做一件事,開頭或許難一些,但是如果有個好的師傅,是可以每一步都踏在對的點上的。

本篇文章按時間發展順序來記實,分了幾個節點,和知識點,介紹了93年的我是怎么一步步從小白到半桶水,到可以做電商公司顧問,和有自己團隊的真實歷程。

先從專業說起,大學很普通,是個民辦學校,二本,學的是新聞專業。但其實大學逃課為主,那時候很迷茫,感覺老師教的專業知識其實自己真沒學到啥,唯一的就是在上海開拓了眼界,認識了一些家境不錯的同學。后來我們這群同學,有的去新聞單位工作,有的去當大學輔導員,有的創業做金融比特幣,有的當主持人。這個專業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就是身邊的同學從業崗位五花八門,信息比較多。

大學的畢業設計是公眾號,那時候是15年,公眾號已經開始火起來了,不過那時候根本不太懂弄后來,也不會寫東西,排版更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期間還學了剪輯,pr,只會一點粗淺的。就這么潦草的畢業了,留下了對上海繁華的印象,最終我選擇了回來廈門,因為覺得廈門離家近,更親切,而且大家都是講閩南話。

剛畢業的時候,找了一家裝修設計公司做網絡推廣,那時候很閑,就在小魚上寫帖子,當成自己是業主,那時候和老板在同一個辦公室,這份工作經歷對我唯一的用處是,我在這認識了一位做設計師的朋友,她比我大三歲,早早的就在廈門買了屬于自己的房子。我們都傻傻的,比較單純那種,氣場想和,很快就經常會一起約吃飯,聊聊天。

也是在這家公司,我閑來看電腦的時候,開始看了網文,是黃易的小說《大唐雙龍傳》,看得有時候很入迷,那時候就想著,誒,可以去寫寫小說。差不多也是那時候,就開始在起點上寫文章,沒想到運氣還可以,簽約了2本,不過后來都斷更了,因為很多時候文章構思有,但是下筆卻會卡住。也是在這段時間,變得愛看書,因為在寫東西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不足,要補足才能前進。

剛畢業的頭一年過得很普通,直到后面換了個工作,去了一家專門做ip賬號的公司,在那邊,每天寫1篇文章,一個月能拿個好幾千,也是在那第一次出現了十萬+的文章。隨后也是靠著這個敲門磚,去了一家做足球自媒體的公司。

那會快要到18年世界杯,也是那時候剛接觸的運營,老板是個思維非常敏捷的90后,就比我大3歲,但是看起來是賺了不少錢了,為人很大方,過生活也有儀式感,喜歡一些手辦和收藏一些物件,還很懂得吃美食。這對于一個沒看過世面的我來說,有一段時間很崇拜她。也因此,雖然一開始都不懂球,但是每天還是努力的去看足球資訊和寫足球文章。那會我很不懂得去理解流量,不明白,為什么球迷寫出來的賽事時間表,就能被收藏轉發,我寫的人物傳記不行。。如今倒推回來看,其實就是兩個關鍵字:熱點。

18年的我還是很內向的,公司有個外號,叫做巨嬰。因為常常可能腦海里的想法很多,但是不知道怎么用符合邏輯的話語去表述出來。不過那會兒我有個優勢,就是善于傾聽,而且長得呆呆的,所以很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在這家公司的最后兩個月,我遇到了現在的一位好朋友,也是位自媒體大神。剛進公司的時候,他給我們開會,我們就覺得,嗯,這個人的所有能力都很落地,一下子就給我們打開了流量密碼。

當時我學會了兩個字,叫洗稿。那時候就是去各大平臺找關于足球的熱點文章,然后取材,改寫,標題和熱點標題類似,觀點可以整合一些別的。或者是把熱門問答的問題和答案,改寫成文章。這樣的內容,發表后,第二天,通常都會有不錯的流量。那時候,我出爆文的的概率飛速提升,兩周基本上會有一篇爆文,文章有點擊量的同時,還能帶來不錯的流量收益。

不過時間也到了我離開公司的時間了,因為這家足球公司長期沒有什么盈利,所以老板裁員,我的合同到期,就沒有續約下去。在臨走的那天,那位帶過我寫爆文的師傅,跟我說,互聯網他幾乎都玩過,到時候有什么不懂的隨時聯系。而且他給了我一個建議,也正是那個建議,日后讓我拓展了一個新的板塊,商務板塊。。當時他讓我去面試的時候,不用就是奔著求職去的,完全可以多聊一些公司,多認識一些老板,這樣就能知道一些有意思的模塊和知道一些公司情況。

我實在是屬于那種乖學生的范疇,很認真的去執行了,一開始也碰了不少壁,因為老能遇到一些質疑,說你能力怎么配得上這份薪水之類的。那時候我的自信心和臉皮和現在這會完全不能比,稍微別人的否定,我就會開始自我懷疑。

不過那時候我做了件有意義的事,就是開始也自己在玩賬號了,做了足球的自媒體矩陣,當時還挺順利的,很多號都順利的有了流量,接了廣告。最好玩的是,還遇上了糾紛,原來那個我崇拜的90后老板,后來又約我回去,說要重新錄用,被我拒絕后,就發生了一幕插曲,她說我拿了公司的資源,加了球迷。后面我問了朋友,朋友說,競業協議是需要對方付你錢的,你沒收錢,競業不生效。而且你當時只是個編輯而已,又沒觸達什么,認識球迷是互相興趣愛好,難道離職了朋友還都不做了?

那時候的我還理解不來因利而來,利盡而散的真實性,其實和那個崇拜過的老板,當時她不要你,是覺得你沒價值,甩手就不要,后來想著還能有流量,又要,要不回了,就想阻止,其實這不過都是正常商人的操作路徑而已。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懂不來這份粗淺的道理,那時候身邊的師傅,多是教我賬號怎么運營,文章怎么選材,我還沒有遇到能教我“人性”的師傅,而且很多路,真的要自己去走,到一定程度,自己去悟的。

手頭上有了自己的足球賬號,相對熟悉了點各大自媒體平臺怎么玩了以后,我在找工作上,和一些負責人能談的事情就變多了。也是差不多19年那會,認識了一些廈門的美食探店博主,時不時一起去探店,拍視頻,也幫忙介紹商務的單子。

這期間遇到的最大的質疑就是,好像什么都懂一點,但是什么都不專精,確實也是,在自媒體玩各大平臺上,我似乎很懂得一開始怎么起號,無非是查看一下對標賬號,找出熱門文章,進行選題和洗稿,然后列出新賬號的發布內容規劃,按著計劃去發布。

不過有的時候,你只能裝作自己是懂的,接下公司的單子,然后硬著頭皮就去帶人來做。期間也是經歷了很多的自我懷疑。因為看到別人的賬號看著數據都很好,看到別人的 后臺收益都很多,而自己這邊,只能靠著公司發的錢,如果只靠平臺還真不能養活自己。

索性19年后,隨著對足球賬號的了解,對接到了一些廣告商家。能夠有除了平臺后臺流量費之外的廣告收入,還有帶貨收入,第一次,可以靠著文章帶貨賣出球衣球鞋。

也是差不多在20年初,那位到處帶著我入門玩自媒體的大神突然組局,說大家可以弄個工作室,來玩短視頻帶貨。那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像是在創業。我們租下了場地,買來了好物,開通了流量分析的軟件的會員,也找來了合伙的攝影師,開始了拍攝好物視頻,買書單號,賣各種日常家居好物。那時候視頻也是不是有爆單的,一有出單,我們就互相鼓勵。不過那時候有一個點錯過了,就是付費流量。其實基礎數據不錯的視頻,是可以投付費讓數據沖破流量池的。但是那時候的我們4個,傻傻的以為是因為視頻拍的還不夠好。不過那份經驗也足以。在我們四個發現一起干的收入還不如單干的時候,我們解散了工作室。

那會另外的兩個朋友直接趕回探店達人和攝影師的老本行,而那位組局的大神依舊是一心撲到短視頻帶貨上,一個人在做著剪輯。那時候有被流量眷顧到,他帶貨的一個視頻爆了,賣的是豬肉粕,我有著一起的聯盟后臺,看到了這款產品一直在出單,也去網上找了對應的視頻素材,結果也爆了,靠著2個視頻,賺了一些錢。但是更重要的是爆單后數據給人的信心,和體驗感,這份經驗其實非常有價值。

在這段獨立做自媒體人時間內,我一直都沒有中段去各大公司面試這件事,也經常通過面試去接一些公司的單子,得到了一些資源。重要的,還有是信心度提起來了,看到了有一些的老板和負責人,其實水平也就還好。

在開始直播帶貨前,有一任的老板值得一提,是一家位于湖里萬達隔壁銀泰百貨3樓的一家叫巨象拳的健身房。那時候去的時候,一開始因為時間遲到,還額外晚了1個小時才見到老板。本來就是報著玩玩的心態,沒想到最后老板考慮了一下,決定可以以讓我自由的狀態,幫他們健身房做運營。所以我不用朝九晚五上下班打卡,卻依舊有工資。

選做健身房運營是有原因的,因為也想著要鍛煉鍛煉。進去了以后才發現原來自己以前對健身的理解有多么的膚淺。以前以為騎騎自行車就挺健康了,后來上了一節體驗課才叫什么是鍛煉,還理解了正確規范動作的重要性,也慢慢發現,原來自己的體態很不對,比如圓肩和脖前傾。后來那邊的教練老愛開玩笑,說還好是有在這個年紀接觸到健身,不然在這樣下去估計會廢了。也多虧了這次的接觸,后來我還報了舞蹈課和私教課,也算是讓生活更豐富和健康了些,后來索性按摩和做臉部包養什么的也都開始接觸了。越接觸,越發現自己的亞健康。

接了健身房的運營不只是給我了鍛煉的契機,其實也給我拓展了另外的思路,那就是金融板塊。因為服務的老板玩美股,當時在聊工作的時候還給了我建議,去做基金定投。

命運比較滑稽的是,后來我聽說這家健身房的老板跑路 ,聽說是暴雷了。不過一碼事歸一碼事,建議還是不錯的。因為他當時給我推薦了一些博主,講的一些內容還是很有用的。財經確實能幫人更好的去理解世界,理解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運作,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而且我確實去做了,基金定投。至少沒有虧。再往后的工作中,我也有意無意的把接觸的公司的范圍調整的根金融有相關。自媒體給我了我一把鑰匙,讓我有機會去踏入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不至于一切從頭再來。比如我對財經感興趣,我可以找財經公司,但是需要做自媒體賬號的,只要我在運營是專業的,哪怕財經是小白,依舊能拿到敲門磚。

后來啊,就這樣跟面試的各大老板認識后,開始時不時會去找一些老板泡茶,所謂的有的生意就是泡茶來得,就開始了直播了。說起來又是很長的故事了,會放在下一個篇章。

人的成長,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是很多過往的經歷經驗和思考累積起來的。行業也是,自媒體行業,直播行業,說實話,對于新手,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敬畏之心還是要有的。這些年老是能接觸到很多老板,有的真的也挺愛吹牛的,話說得很好聽,但是事情就是做不到。無論是承諾給的錢,還是承若做到的數據,都是跟放屁一樣。

在這里也給自媒體新手一些建議,如果準備踏入這行了,就是去選好領域,選好平臺,確定好定位就開始找對標賬號,找產品,找選題,就可以差不多開始做了。每個人一開始都是菜得很,摸爬滾打的,一天天的,才累積下來的經驗。大家的一開始都是菜,有時候自己怎么爆的,沒爆之前也是沒底氣。都是一次次的數據慢慢給了人底氣。所以如果你依舊對進入自媒體行業,進入直播行業感興趣,點個關注唄~內容還會繼續更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