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展會信息 > 天問一號是誰送上去的「牽線“天問一號”他們準備好了」

天問一號是誰送上去的「牽線“天問一號”他們準備好了」

來源:互聯網 2024-07-31 08:04:05

◎ 呂炳宏 王曉學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為滿足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需求,該中心近日對地面測控通信系統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目前改造工作與各項針對性測試工作已全面完成,性能指標滿足“天問一號”任務需要。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完成火星探測任務測控系統適應性改造。呂炳宏 呂龍 黃金琦 攝

據介紹,當“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佳木斯深空站將為其提供全程測控支持。相比探月任務,對火星探測器最遠將近4億公里的探測距離,以及近7個月的地火轉移時間,對測控通信系統而言將是前所未有的考驗。為此該中心重點兩個深空站的對頻率綜合系統、多功能數字基帶、監視和控制系統設備軟硬件進行升級,為執行相關任務提供更加穩定、強大的測控保障。同時,此次改造還為兩大深空站的測控系統加裝自動化運行模塊,將進一步緩解科技人員的值班壓力。

佳木斯深空站。呂炳宏攝

喀什深空站深空天線組陣。呂龍攝

作為我國深空測控網的主干力量,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佳木斯深空站已攜手完成嫦娥二號再拓展、嫦娥三號、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嫦娥四號在內的多次測控任務。其中佳木斯深空站裝備有目前全亞洲口徑最大、接收靈敏度最高的深空測控天線,直徑達66米。2015年7月,在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科學觀測工作中,該型天線的最遠跟蹤距離達到47.6億公里,遠遠超越了地球與火星之間4億公里的最大距離。

佳木斯深空站組織“天問一號”任務誓師活動。王曉學 攝

喀什深空站組織“天問一號”任務誓師活動。余天媛 攝

據悉,為滿足后續各項行星探測任務,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該中心喀什深空站完成吊裝,并進行最后的調試工作。該系統由4個35米口徑天線組成,2020年年底前將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我國深空探測能力將再次躍升。

新聞多一點

長征五號火箭垂直轉運現場振奮人心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通訊員 黃國暢 孫鈺程 龍垚臻

7月17日上午,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后,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

當天上午,當活動發射平臺緩緩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將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區過程中,航天發射場工作人員以火箭為背景,激動地唱起了《歌唱祖國》之歌;發射場的姑娘們還自創舞蹈拍攝起留念小視頻。場面振奮人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