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中秋節賣水果「中秋節菜市場」
今年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往年在臨近中秋節的時候,不少水果的價格都會產生“節日效應”,水果的產地收購價格會蹭蹭往上漲。
這種“節日效應”也讓不少果農摸到了規律,不少果農都盡量提早水果的采收時間,把水果趕在中秋節前采摘,以此來賣更高的價格。
而同時,水果收購商也是在中秋節前比較活躍,去水果產地大量的收購各類果品。
但今年的中秋節對于水果來說,不再是過節了,而是“過劫”。
中秋節也變成了中秋檔水果的“中秋劫”。
發生了什么呢?
中秋水果遭遇“中秋劫”趕在中秋節前上市的水果,在北方主要有早熟紅富士蘋果、秋月梨、花牛蘋果等水果。
北方過中秋節,一些家庭還保留著送水果、吃水果的習慣,精品包裝的高檔水果在中秋節是比較受歡迎的。
中秋節水果中,紅富士蘋果往往是“頭牌”中秋檔水果。
但紅富士蘋果要在今年中秋節后才能成熟上市。
目前趕在中秋節前上市的紅富士蘋果,要不是冷庫里的紅富士蘋果,要不就是早熟紅富士蘋果(紅富士蘋果的一個芽變品種,又叫紅將軍蘋果)。
早熟紅富士蘋果(紅將軍蘋果)在今年剛剛上市的時候,收購價格曾一度沖高,最高沖到了4.5-5元/斤,這讓不少果農都欣喜若狂。
這么多年了,紅將軍蘋果終于能牛氣一回了,當了一次“將軍”。
要知道,在2019年、2020年的時候,紅將軍蘋果才賣1.2-1.8元/斤,很少有能賣到2元/斤的。
2021年的時候價格稍微好一些,大約也就2.5-3元/斤。
今年這個紅將軍蘋果一上市來直接沖到四、五塊一斤的收購價格,實在是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
只是好景不長。
剛剛快到中秋節了,紅將軍蘋果的價格反而開始沖高回落了,核心優質產區很快降到了3元/斤左右,非核心優質產區的紅將軍蘋果又回到了2元/斤左右,有些地方的紅將軍蘋果已經跌到了1.5元/斤。
本來臨近中秋節,不少果農都盼著價格上漲呢,但誰料今年市場不按套路出牌,越是臨近中秋節,價格反而大跌了。
沒有趕在前幾天賣掉手中的紅將軍蘋果,讓不少果農“懊惱不已”。
除了紅將軍蘋果外,另一個中秋節水果“秋月梨”價格跌得更是讓人看不懂了。
剛剛開始上市的時候,秋月梨的價格大約6元/斤左右,這個價格不算太高,但與往年比也可以說是正常價格了。
可惜越臨近中秋節,秋月梨的價格與紅將軍蘋果的價格差不多,也越來越走低,甚至眼瞅著就要“崩盤”了。
原本6元/斤收購價格的秋月梨,居然掉價到了3元/斤,收購價格直接來了一個“腰斬”。
一些秋月梨種植戶手里囤著秋月梨想等著臨近中秋的時候,價格再高點再出手,誰知道中秋馬上就到了,秋月梨價格非但沒有變高,居然直接被攔腰截斷了。
打了不少秋月梨種植戶一個措手不及。
再如其它中秋水果,像花牛蘋果,目前價格也從剛剛開始的4元/斤跌到了2元/斤。
南方水果市場上的早熟柑臨近中秋價格也非常混亂,有的跌到了0.8-1元/斤的收購價格,有的還在2元/斤左右,但整體價格都不算高。
今年,對于秋月梨、紅將軍蘋果等幾個主打中秋檔上市的水果來說,臨近中秋節時的產地收購價格反而并不理想,不少果農算是遭遇了一次“中秋劫”。
收購商舉起價格屠刀別看產地中秋節水果收購價格跌得如此之狠,但在零售端上,中秋節水果的價格依然“紋絲不動”。
以秋月梨為例,秋月梨目前在零售端上,主打禮品果的精品包裝“秋月梨”價格還在按個往外賣,大約15-20元/個;中高等檔次的秋月梨按斤賣,也要在8-12元/斤左右。
零售價格依然是所有梨果中目前最高的那一個了。
產地價格的“腰斬”,對秋月梨零售端的價格幾乎沒有影響。
再如紅將軍蘋果,目前在不少超市中賣10元/斤的零售價格,花牛蘋果也都賣到了8元/斤的零售價格。
產地價格已經開始往下滑,但零售端價格好像與原產地脫節了。
產地的中秋節水果變成了“中秋劫”,而零售端的中秋節水果中秋節效應不減,還在高高在上,過著“中秋節”。
問題到底在哪呢?
顯而易見,這把“價格屠刀”是夾在中間的水果收購商舉起來的。
收購商為什么要舉起價格屠刀,砍向中秋節水果呢?
一是零售端價格抬得太高了,空有價格但是流通量太少。
像花牛蘋果在零售端賣到8元/斤,早熟紅富士蘋果在零售端賣到10元/斤,這樣的價格昂貴嗎?
恐怕就是種水果的果農都會覺得價格有點太高了吧?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會導致消費者購買的水果數量變少。
以前按斤吃蘋果,現在只能按個吃。
零售端進貨也不會大批量地進貨了,只會少量地進貨。以前通過薄利多銷來獲取利潤,如今要通過賣較高的價格來獲取利潤。對零售端來說,不管是賣一個掙10塊錢,還是賣10個每一個掙1塊錢,總利潤是一樣的,怎么好賣怎么賣。
但對收購商來說,零售端價格高了,但進貨少了,收購商只能也少進貨,進得少了,收購價格自然就容易被壓下去。
二是前期的價格沖高,讓不少果農過于自信了。
前期價格沖高的時候,不少果農都攥著手里的貨不賣,像早熟紅富士蘋果,有的收購商出價到了5元/斤,一些果農也在猶豫,都想等等看看后邊的行情再賣,都希望在臨近中秋的前一周,賣上一個更好價格。
不料,大家都是這么想的。
結果,大量果品堆積到了中秋節前一周。眼看中秋節要來了,大家又著急拋售,從而造成了價格上的崩盤。
收購商原本就在減少收購量,貨源又突然充足起來,價格肯定會往下狠砍。
三是早采問題嚴重,消費者給差評
收購商收來的水果最終還是要通過零售商賣給消費者。
但趕在中秋節上市的水果歷來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容易發生“早采”現象——為了趕中秋節而過早采摘。
這個現象在今年的早熟紅富士蘋果、秋月梨、柚子、花牛蘋果、獼猴桃等水果上,都有發生。
早采果可能外觀非常好看,但口感非常差,一般能以較高的價格賣出去,但當消費者真正吃了以后,往往會忍不住“吐槽”,給個差評。
這種得不到好評的早采水果,只能是一錘子買賣。
長此以往,必然會被消費者拋棄。
而今年第一批中秋檔水果上市銷售后,不少都是由于早采問題嚴重,賣完了以后得到的消費者的差評。
以至于很多大的電商平臺、一些有品牌的大型商超,采購中秋節水果貨源時,都相對比較謹慎小心。
畢竟,人家賣水果直接面向消費者,是一個長久買賣,不能因為一個早采果而壞了口碑。
零售端因為早采問題采購更謹慎,必然導致中間收購商也只能“擇優錄取”,“少量精品”的收購一些成熟度較高的優質果。
這又讓產地中秋檔水果吃了虧,挨了價格屠刀。
“中秋劫”后,價格會大漲嗎?“中秋劫”后,價格大漲的幾率也不大。
中秋節消費完,會有一段水果“消費冷靜期”,市場對高檔水果的需求量也不會更大。
中秋水果遭遇的“中秋劫”對中秋水果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淺層次的“劫”。
當下水果行業真正的“大劫”是零售端與產地端價格的脫節,從而導致零售端水果價格居高不下,高昂的價格讓水果的消費量和產量難以達到平衡。
如何渡過這一個“大劫”?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相關文章
- 東南亞賺錢項目「引進東南亞賺錢」
- 拼多多商品顯示低價引流有影響嗎「拼多多調價對店鋪有影響嗎」
- 日本最新創業項目「新型創業項目」
- 有海外業務的快遞公司「沒的溝通」
- 亞馬遜如何選品爆款「亞馬遜如何打造爆款產品」
- 網紅經濟電商「網紅電商模式」
- 網紅品牌展「匯集各國網紅爆品第七屆“一帶一路名品展”亮相上海展覽中心」
- 全國銷量第一的防曬「安熱沙防曬霜哪款好用」
- 電商的競爭對手「電商平臺」
- 張沫凡抖音直播「抖音代運營」
- 2022年跨境電商「跨境電商平臺排行榜前十名」
-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教育培訓呈現「十大電商培訓公司」
- 電商主播培訓教案:讓每一個商家也能夠成為電商主播「電商直播運營培訓」
- 網絡創業培訓課程電商版「電商創業培訓」
- 電商直播培訓課件「《直播電商主播培訓教案2021最新版》完整版學習收藏」
- 生鮮電商難以盈利的原因「超市生鮮虧損原因」
- 上市即爆款!11月哪些新品在抖音電商火爆「新品上市」
- 直播帶貨賣房「斗魚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