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海外營銷 > 電商平臺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電商趨勢」

電商平臺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電商趨勢」

來源:互聯網 2024-07-19 18:04:04

1994年4月20日,我國第一條64K國際專線才接通。那一年三峽大壩破土動工,轟動全國。當時的人們怎么樣也想不到互聯網會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成長為與人民息息相關的巨大產業。

初創期:早期的嘗鮮

1994年為節點,一些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了網上沖浪這個名字。95年馬云決定創辦中國黃頁,失敗后進國企上班。這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創立元年。

1992年從體制內的人大批下海經商,92年成立的慧聰,從線下做商情雜志廣告業務。

1994年,風險投資人大量進中國,開始接觸一些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

1998年,新浪網成立,周鴻祎創立3721網。

1999年,互聯網公司大批量創立。8848電子商務網、當當網、騰訊、盛大、攜程、天涯、百度、hao123、易趣中國,雷軍創立卓越網、慧聰網上線等等。

中國人接受新事物就是這么快,開啟第一撥互聯網大戰。互聯網行業超大筆融資,創建風口,更加吸引投資,吸引眼球,起到了科普網名的作用。刺激中國網民數量極速增長,網吧成為一個新事物,開遍鄉土大地。

風口說: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接著是變現路徑的長短,分批分次的輪流造富神話。門戶網站變現鏈條短,新浪獨領風騷,網易快速更進。盛大游戲快速掘金。

1999年之后電商領域:慧聰線下商情廣告積累深厚,財報漂亮,2003年快速上市。2004年雷軍賣了卓越網,成立卓越亞馬遜。淘寶開始成立了B2B阿里巴巴,2003年創立淘寶網,2004年成立支付寶。8848網是“中國電子商務領頭羊”。

經過一輪投資運營之后,電商的超長變現鏈條與長期的大投入,考驗著投資人的定力與決策者的智慧。

電商領域:三足鼎力

經過一輪的洗牌后,2006年易趣網、淘寶網,拍拍網三大平臺勢力敵。

淘寶網 支付寶的阿里巴巴。

拍拍網 財付通的騰訊,背靠QQ社交的巨大流量。

易趣 貝寶,同時加上溝通社交工具Skype的ebay易趣。

互為攻伐,易趣中國一挑二。后面變成了二打一。淘寶以免費模式,以快速做到數據為殺手锏。易趣采用穩步推進加收費模式并沒有獲得初生代網民的好感。所以在2006年C2C市場占有率上淘寶遠遠領先達到67.3%,ebay易趣份額為29.1%。

2005年,騰訊成立拍拍網,2006年發力,2007年,拍拍網在QQ的流量加持下得到了非常強勁的提升。一舉躍升為C2C電商平臺市占率第二名。

2007年,百度發起挑戰,成立電子商務平臺百度有啊。

電商一統:遺憾終生

2006年,淘寶推出招財進寶的競價排名機制,阿里在與易趣大戰后,急于開辟變現渠道。也就是在這2006年,騰訊拍拍追加投入,背靠QQ流量,極速擴張。(后面的微信崛起的那一幕是不是特像,但那時心軟了)

淘寶的招財進寶受到大批賣家的抵制。在QQ群中的反淘寶聯盟大軍快速傳播。風風火火的”罷市“浪潮涌來,大批賣家轉投拍拍網。

主要原因有:

第一,承諾免費模式,推出了“招財進寶”的付費排名工具。

第二,推出淘寶商城,流量是淘寶C店的10倍。

第三,關閉了百度的搜索通道。所有鏈接不與百度互通。短期內會有大量的流量損失。

第四,收取5%的扣點,當時都是小賣家,一下子驚呆了,沒適應過來。

第五,信用體系與評分體系很不完善,后面收購雅虎后才解決。

第六,交易糾紛過分偏向買家。

第七,淘寶商城使用的是淘寶的域名,共用系統,后面升級為天貓解決。但當時C店的流量被搶,商城用戶體驗不佳。兩頭都沒有討好。

但后來騰訊拍拍與淘寶達成某種默契,互相都會后悔一輩子。但也因此,彼此成就了對方。

最終,淘寶發布通知,剛滿月的”招財進寶“取消,進而收購雅虎中國,購買的排名搜索技術,2007年,換了個眾所周知的名字“直通車”正式上線(最貴的車)

我呢,我就是那批賣家,罷市的賣家中的一員,想想,我們都是神仙們打架上,戰場的一顆塵埃。至此塵埃落定:淘寶網甚至成為了電商的代名詞。

有人說江湖一統之后,世界都安靜了,平靜了

事實上,不會,只會愈演愈烈。

存量時代的搏殺以“高頻且剛需”的場景切入,進行細分切割。

一統江湖之后:京東的倔強

07年阿里推出淘寶商城,10年11月1日啟用獨立域名,12年1月11日更名為天貓,發布全新的logo形象。

強哥98年賣碟片,2001年賺了錢,2004年開了域名進軍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07年更名京東商城,獲得融資。09年再融資并擴展商品品類,10年正式以3C品類為主營業務,定位B2C自營電商平臺,并自建物流體系。擴充品類。13年擴大pop開放平臺。14年與騰訊合作。期間收購千尋網,并入拍拍網。之后發展京東金融、團購等等。在B2C領域按自己的路徑前行,不斷發起挑戰。第二的頭銜,奶茶的流量,騰訊的支持,穩步前進。我給京東的定義是:京東的倔強。

拼多多:換道超車,渠道下沉

2015年4月,拼多多上線,創始人黃崢一頓神操作,在一片罵聲中成長。砍一刀傳遍所有的微信群與朋友圈。在農村地區,只知有拼多多,不知道有淘寶是一個正常現象。不得不佩服眼光獨道。可以說是在一片夾縫中成長起來。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可以說剛好承接了C店出走的賣家群體,同時做大其他電商平臺無法覆蓋的領域,這也適應了微商時代的流量紅利。2018年6月30日,拼多多連續12個月成交總額達到2621 億,年度活躍買家3.44億人,平均每個人在拼多多一年要花762元。但頭部企業對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規范經營,留給拼多多的轉型壓力與空間已經不多了。2021年收報虧損71.8億。

一個公司都沒有存活下來的:消費創富時代

在農業化時代創造財富的是農民,擁有財富的人是地主;

在工業化時代創造財富的是個人,擁有財富的人是工廠主;

在信息化時代創造財富的是消費者,擁有財富的人是中間商。

由此得出消費者都是財富的創造者,但是卻從未擁有過財富

所以下一個時代應該是消費創富的時代,一句話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理念非常好,創立了無數的公司,或者這也是當初對共同富裕的一種嘗試吧。但最終一個有影響力的公司都沒有留存。

長期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只培養兩種創始人:一種是劉邦,另一類是項羽。

當年秦始皇出巡,儀從烜赫。

劉邦的反應是:大丈夫當如是也!

項羽則是睥睨和不屑:彼可取而代之!

前者見獵心喜,后者蔑視權威,這是創業者的精神鼻祖,也是互聯網企業家最明顯的劃分。

美團:千團大戰里跑出來的獨角獸

中國第一家團網站是“滿座網”!2010年1月16日因為滿座網的上線拉開了千團大戰這場游戲的序幕!

2010年3月,王興創辦美團。然后王興就收到消息:你的對手窩窩團上線!你的對手F團上線!拉手網上線!就在2010年6月,只過了3個月!國內團購網站就超過了2千家!最多的時候達到過5千家!= - = 這是海選么?就在2010年7月份!經過王總的細心經營!美團每月流水已經超過500萬了!王總總算覺得壓力減輕了許多!千團大戰最后美團完勝。按王興的理念是千變成四,四進三,三進二,二進一的4321理論。美團、大眾點評、糯米三家企業,美團給我們上演了一出農村包圍城市的經典案例。

美團和阿里的恩怨情仇不說了,因為實際上就是一場控制和反控制之戰,也沒啥好說的,最終在騰訊的加持下美團一騎絕塵。

再后來,控股美團失敗的阿里,收購了餓了么,在外賣領域又開啟了一輪大戰,當然百度外賣沒做起來也是非常遺憾的。這是以高頻消費外賣為切入點的角力賽。

關鍵核心能力指標:

商家入駐商家管理系統、騎手管理 、LBS產品(也就是gps定位),平臺撮合能力,融資能力,活動運營能力等。

所以這里面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要看前端打的火熱,找到制約平臺發展的核心工具研發,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燒錢打廣告要厲害的多。不管是淘寶的支付寶,還是美國的LBS產品。一開始就跑到最前面并不是好事。

滴滴、快的,留兩個是生態,留一個是標耙

千團大戰之后馬上是打車軟件的火拼。各種補貼,免費打車不是夢,最終滴滴一家獨大,但接下來就是就是各種事件的報導,然后是收緊政策,內部管理升級,系統升級。畢竟很多家企業的時候是一個行業,是一個領域,有話說也要考慮影響。現在變成一家企業了,那就是傳統行業的標耙了嘛。

共享:舞臺的新天地

共享以共享單車的問世,掀起一股共享的風,以摩拜、OFO小黃色為代表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主要是顏色不夠用,可把傳統的單車生產商高興壞了,不停的擴大產能,同時沒有得到訂單的企業也是倒聲一片。摩的師傅都看不慣了,城管更是看清楚路數之后,發布禁令與嚴管。最后以美團入資摩拜進入了單車市場,OFO倒閉?還有滴滴收購的小藍車

單車之后的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等等

抖音/頭條:內容為王的快速崛起

流量是一切平臺存在的基礎。當創造一個平臺就和過家家一樣,流量就是生存的基石。流量依托內容而生發,創作者群體被廣泛關注。頭條抖音就是在創作者群體服務最好的一家公司。至于標榜人工智能算法,是有意識的帶偏競爭對手。包括直播大戰,看似燒錢游戲,實則要求頗高,是主動塑造的一個戰場,目的很簡單,降低行業成本。

流量瓶頸

當抖音變成國民級應用之后,很顯然,很快到了流量增長瓶頸。擺在頭條抖音面前的現實困境是流量變現的難度。貼上娛樂的標簽尋變現,任重而道遠。

互聯網增量時代已經結束,互聯網的流量增長已經到頂,各類高頻需求的應用更新速度只會更快

原原本本照抄美國的模式已經踏入深度本土化的內生行業應用時代,開始進入探索區。從跟本上說,中國社會的構成與西方主導的內在邏輯有很大差別。

存量博弈,過去死去一片的垂直電商迎來新的發展空間,過去死是因為太早了,創造一個平臺的投入太大,不是沒有市場,沒有需求。在細分領域,高頻需求背后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有,但窗口期都縮小,競爭維度更高。

未來平臺在哪里

阿里是一個時代的產物,用線上的平臺去取代線上平臺是決然不可能的。但阿里對新的時代的產品控制能力越來越弱。

未來的平臺絕對不是指互聯網平臺,一個是與實體經濟以某種方式進行融合發展。

線上與線下是一對彼此相互作用的陰陽體。

好比農民進城打工,資本回到你們村里收割農田,進行農業現代化,反者動之道

過去是線上線下分的觀念,分到極致就是元宇宙。這是拒絕融合思想的不歸路。

而中國人一定會提出自己的主張。線下線上融合發展,相互促進,不會一條道走到黑。所以中國的互聯網資本一定會快速以一種新的模式與方法布局線下實體的某一高頻領域。

中國會進入深度與產業融合的創新發展期

布局線下的首要關鍵是要學會與人相處,如何實現合作,所以如何創新合伙人合作機制,變成了企業存亡的關鍵因素。合伙人模式的受歡迎程度決定著平臺的發展空間。

西方分的觀念一定競爭不過中國的融合發展方式。拒絕接納人的合作,最終會被人民所拋棄。元宇宙不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和資本的未來,但中國也不會拒絕接受這樣的理念,做前端技術探索上,中國人從來不會害怕競爭。因為中國人特別懂得競爭的藝術和哲學。

我為適應未來線下線上深度融合時代發明與創立的云購模式,一定會顯現中國智慧的光芒。

云購模式下,什么樣的企業會死!我做了一個預判:

1、過度的關注產品和技術的研發本身的生產者轉型搞運營。

2、只偏向線下運營而缺失線上流量變現的運營公司。

3、不注重創新合作機制的運營企業。合作將是一門必修課。

4、只懂做實事而沒有純高理念作向導,實在型企業領導者的企業。潤物細無聲,有實當有虛,虛中有實。

5、關鍵是執行能力,帶來組織效率的提升,沒有做到這一點,必然消亡。

總結:

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產品理念,共同富裕

中國互聯網產品的核心優勢,共同富裕

所以當國家提成"共同富裕"的時候,不要當笑話去看,去聽。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不是排排坐,分果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