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電商占零售市場份額「電商占中國零售的份額」
(贏商網云南站報道)電子商務對傳統百貨零售(專題閱讀)業的沖擊到底有多大?一組數字表明:2014年,“雙十一”阿里巴巴一天交易額就達到了350億元,而上海35家百貨公司去年全年的銷售總額才309億元。截止2014年11月30日阿里淘寶今年交易額已突破1萬億,之后業界關于電商(專題閱讀)與傳統零售之間的變革、取代、融合之爭甚囂塵上。
不管爭論結果如何,基本上達成一致觀點,電商確實已經對傳統零售造成巨大沖擊,傳統零售也不能再忽視電商的力量。根據艾瑞預測的2014年全年網購交易額為11840.5億,人均網購消費額約為5213.7元,同比增長30.7%。其中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為3188.8億,占比為26.9%,服裝為網購市場最大品類。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預計去年網購交易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在5.8%~6.2%之間,過去四年這一比重分別為1.1%、2.0%、2.9%、4.2%,過去4年網購服裝市場占比服裝零售總額分別為1.8%、4.4%、8.4%、14.3%。服裝消費是最貼近生活的普通消費,所以電商對傳統服裝零售市場的沖擊也最直接。
電商當道:百貨業績下滑 服飾類首當其沖
眾所周知,除了零售品牌,百貨中服飾類也占據了絕大部分。在過去的2014年,中國的百貨業績如何?是否受到了電商的沖擊?日前,華潤創業、王府井百貨、廣州友誼、卜蜂蓮花等紛紛公布了2014年度財報,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大部分實體零售企業的成績都不太理想,利潤同比下滑明顯,甚至遭遇虧損的尷尬局面,關店止損也成為不得已的“渡難關”法則。
廣州友誼:公司去年營業總收入33.63億元,同比下降17.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億元,同比下降14.96%。
王府井百貨:公司營業收入182.77億元,同比下降7.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6億元,同比下降8.36%;百貨主業毛利率為18.47%,僅同比增長0.61個百分點。
Tesco樂購:截至去年12月31日,該集團2014財年的凈虧損達1.61億港元(約合1.28億元人民幣),而2013年度凈利為19.08億港元(約合15.24億元人民幣),負增長108%。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華潤創業自1992年借殼上市以來第一次出現盈利虧損。其凈利潤更是大降約20億港元(約合15.98億元人民幣)。
金鷹商貿:截至2014年12月31日,該年度銷售所得款項總額達人民幣158.4億元,同比下降5.9%。同店銷售增長同比下降5.5%。同時,經營溢利達13.22億元,同比下降12.7%,該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10.82億元,同比下降12.3%。
卜蜂蓮花:公司2014年全年繼續虧損,虧損金額為5840萬元。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自“贏商網”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贏商網新聞頻道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贏商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實體零售被哪些電商“吃掉”了?
隨著國內互聯網的急速發展,目前中國的上網人群異常龐大,成為網絡銷售的潛在消費市場。省略了銷售的中間環節,節約了實體店普鋪設立的相關租金及運營管理成本,在虛擬的網絡環境里,實現24小時不間斷營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限延伸了消費市場。
不得不承認的是,網絡銷售正為最具吸引力的新型業態,更不得不承認的是,實體零售(專題閱讀)正一步步的被電商(專題閱讀)“吞噬”,追根溯源,到底是哪些電商平臺步步逼向零售?同樣是一組數據告訴你答案。
淘寶(含天貓、聚劃算):2014年全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實現商品成交總額2.3萬億元人民幣,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的在線和移動電子商務公司,承載了超過8%中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京東:2014年銷售額在450億~600億之間,按照艾瑞數據推算,前三季度銷售總額已有540億的京東,全年可突破700億,不過按照京東以往吹水的幅度,預測真實值能更接近500億。
蘇寧易購:進入2014年第四季后接連推出3次超長期的“超級0元購”大促活動,預計全年交易額在150億~200億之間。進入第四季度之后,蘇寧易購的品類擴充加速、促銷力度加大、促銷頻次增多、知名度上升,網站技術升級、倉儲配送提速,綜合多方面因素分析,蘇寧易購第四季度的交易額在60~80億之間。
騰訊電商:2014年前三季的交易額分別為19.89億、35.74億、45.50億,第四季度交易額預計在60億左右,全年交易額在160億左右。電商第四季最大的看點可能在騰訊電商與蘇寧易購行業第三的位置之爭上。
上述前四大電商的交易額,再加亞馬遜、凡客、國美、當當、1號店、唯品會以及其他眾多垂直電商、中小電商等,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至少可達1.25萬億。
數據表明,電商已經搶占了實體零售的大半份額,人們對于網絡的依賴也越發嚴重,除了以上知名的電商平臺,一批新型平臺也陸續入市,無疑讓寒冬中的實體零售更加的雪上加霜。(注:數據來自官方公布,部分為網絡整合)
相關文章
- 頭條系電商為什么會走入歧途呢「走入歧途什么意思」
- 電商與實體經濟「電商是實體經濟嗎」
- 字節跳動融資計劃書「字節跳動加班」
- 淘寶的商品怎么掛到抖音櫥窗里面去「自己抖店商品怎么掛櫥窗」
- 轉轉(一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交易方式是「轉轉上如何賣東西」
- 到處都是旺鋪轉讓「51店鋪轉讓怎么樣」
- 適合使用海外倉的商品「國外發貨到國內有哪些方式」
- 跨境電商人才該擁有哪些技能「對跨境電商的技能掌握」
- 海外直播招聘主播「北京招聘殺魚工」
- 二手平臺閑魚好還是轉轉好「閑魚賣家賺十萬」
- 轉轉不如閑魚「比閑魚更好的二手平臺」
- 外貿檔口是什么意思「檔口英語怎么說的」
- 外貿英語口語900句「商務英語日常口語900句」
- 哪些產品適合做海外倉「海外倉和自貿倉哪種好」
- 關于外貿業務員這個職位的面試問題「面試外貿業務員的問題」
- 英語水平要多好才能開始做外貿「英語水平怎么提高」
- sku差異率「亞馬遜日本發貨」
- 淘寶sku怎么設置「淘寶產品sku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