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外貿學堂 > 小作坊暴利項目「淘寶逆襲的葉公子」

小作坊暴利項目「淘寶逆襲的葉公子」

來源:互聯網 2024-07-22 10:04:03

盡管已經是一個10年淘寶童裝店主,2016年,當闊仔媽從河北遠赴浙江湖州織里鎮的利濟街尋找代工廠的時候,心里還是沒有底氣。朋友告訴她:“別說你做淘寶的,工廠會嫌你貨量小。”

在織里本地做淘寶的陳海平也遇到了一樣的問題。他想找一家工廠代工自己的300件童裝,結果吃了閉門羹,“沒辦法,咬咬牙下了800件的大單。”

2016年,湖州織里的童裝產業已小有名氣,童裝廠家手里攥著大量經銷商訂單,一個訂單就是上萬件貨,而“做淘寶的”,在當地還只是一小撮不起眼的“小生意”,許多淘寶商家不得不選擇從經銷商拿貨,完全做不到自己定制生產。對于接淘寶店這樣三四百件體量的訂單,大量廠家是“愛搭不理”的。

但是僅僅兩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小鎮發生,陳海平說,“快得令人不敢相信”。

“以前看不起,現在跟著學”

羅國強是在湖州織里經營了20年童裝的工廠主,對于織里的歷史,也頗有了解。“歷史上,織里就是做織造得名的,97年建立了‘織里童裝市場’,當時特別轟動,全國的批發商都趕過來進貨,我們織里童裝的牌子一下子叫響了。”時至今日,織里全鎮已擁有上萬家童裝企業,涌現了一大批抓住改革機遇創業致富的企業家。

欣欣向榮的背后也存在著隱憂,織里典型的加工廠形式是“前店后廠”,生產、生活和經營三合一的家庭小作坊。小作坊的形式,導致制作質量的參差不齊。多年前,許多淘寶店在產品詳情里明確指出,“所賣服裝絕對不是織里貨,請放心購買。”質量這一關過不了,織里童裝難以跨過發展瓶頸。

隨著淘寶在當地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工廠“被逼著”組建起質檢部門。“織里發生的變化都是市場倒逼的改變,淘寶消費者直接反饋的質量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羅國強原本只做傳統渠道大訂單的生意,現在也開始主動接淘寶店的訂單,“淘寶市場太大了,我們也要擁抱變化。”為了跟上淘寶店主們的質量要求,羅國強的工廠不僅僅加班加點,甚至專門請來淘寶店主參與童裝質量的把關、合作建立質檢標準。“以前覺得搞淘寶就是瞎鬧,現在明白這些淘寶店主是有真才實干的,我們得多跟人家學學對質量的把關”。

闊仔媽就是給織里當地帶去巨大變化的淘寶店主之一,她的淘寶店一共只有50人,也單獨辟出一個專業的質檢部門,“樣衣第一道質檢,大貨也要一件一件檢查,發現不對,立刻返廠”,闊仔媽明白淘寶顧客的來之不易,所以任何一點問題都會親力親為去解決。

正是這些扣細節到“雞賊”的淘寶店主建立了質量標準,許多小型工廠的標準也因此建立起來了。

淘寶店主正在直播中展示衣服的品質

“淘寶店主來了,幫我們卸下了‘兩座大山’”

改革難免伴隨著疼痛,也不乏廠家嘗到了甜頭,接過許多淘寶訂單的沈廠長這樣告訴記者:“童裝工廠最怕‘兩座大山’,一個是壓貨,過季服裝只能以跳樓價中的跳樓價賣出去,還有一個是欠款,上半年給經銷商的欠款沒能及時換回來,下半年一批小廠家就會直接倒閉。“

淘寶店主的批量出現,給當地廠家帶來了新的合作模式和新的生機,首先沒有壓貨的風險,定多少件就能賣掉多少件,其次不欠款,資金回流速度快。這是促成廠家越來越愿意和淘寶店主合作的原因。

湖州織里淘寶店加班加點的客服團隊

隨著網購壯大,淘寶店體量指數級增長,二級經銷商已經無法滿足淘寶店定制化的需求了,優勝劣汰之下,二級經銷商萎縮,淘寶店主找到了和廠家平等對話的機會。

現在廠家面對靠轉賣生意賺錢的二級經銷商,已經脫口而出這樣的調侃:“你們最多再活三年。”

“客戶在哪里,我們就去哪里”

在白熱化的競爭壓力之下,織里童裝工廠練就了一項特別的技能——快速出貨,這也是被淘寶倒逼的改革。

兩年多前,沈廠長敏銳地察覺到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原本穩定的經銷商訂單越來越少,周圍“做淘寶的”卻越來越興盛。他細心觀察了一下之后感慨:淘寶上出售童裝的速度是我們這里的100倍還多,難怪連經銷商都跑去搞淘寶了。

說道這些,沈廠長頻頻搖頭,卻抑制不住地笑:“這些淘寶童裝店,要貨的速度太快了。三天時間要從出樣到出大貨全部完成,一出貨就賣空,我們只能加班加點的干。”嘴上這么說,身體還是很誠實,沈廠長接淘寶訂單絕不手軟。

出貨快不僅僅是織里童裝廠商的普遍感受,在很多淘寶店主的眼里,織里童裝的“快”已經深入人心。“所謂船小好調頭,織里中小型廠商比較多,大家在迎接改革的時候,反應速度都很快,這是我們愿意下單的原因。”如今沒有被拒之門外的困擾,闊仔媽對現在的織里童裝贊不絕口,“現在很多織里廠商的差異化品牌定位也很好,現在參加織里這邊廠里的訂貨會多了,有一家專門做漢服的廠商,還有一家專門做公主裙的,真的是從定位到制作的精細程度,都是很讓人驚嘆的。”

織里童裝工廠的倉庫

陳海平彼時在面對加工廠的時候拘謹尷尬的一幕還歷歷在目,大廠接受不了一次做300件的訂單,咬牙之下下了800件,結果那一次產品上了聚劃算,銷量2萬多件,“大廠家并沒有料想到這股強大的淘寶力量,驚訝得給我打了十幾個電話”。而現在,陳海平開始自己設計打版,用了兩年的時間,生生帶動一個幾個人的小作坊,做成200多人,占地近3000平方的大型工廠。而整個織里童裝,2017年已經實現線上銷售額70億元。

在織里,幸運留給了擁抱改變的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