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海外營銷 > 雙11還有嗎「搶購夠平臺」

雙11還有嗎「搶購夠平臺」

來源:互聯網 2024-07-14 15:04:06

原標題:線上有些冷清 線下搶購火爆

雙12來了你的錢包還好嗎?

我市一超市在進行“雙12”促銷

超市內人頭攢動

“雙11”剛過,“雙12”又來了,還是滿減、清倉、補貼、限時、秒殺……配方沒啥變化,味道依舊熟悉。而這一次不僅僅是線上的電商平臺競相大促,還有線下的實體商超掀起的購物熱潮。12月11日,記者從格瑞麗家、新世界百貨、蘭州中心、大潤發超市等零售企業獲悉,各種促銷活動已經“上線”。在采訪中,大多數市民也表示,“雙12”遇到劃算的商品可能會買,但經歷“雙11”期間的大筆支出后,網購“剁手”欲減弱,不會再為“雙12”盲目買單。

1 線上

折扣力度不夠 “雙12”參與度有所下降

12月1日起,支付寶與眾多品牌合作發放近百億消費券優惠,覆蓋餐飲、商超、零售快消等實體服務業;12月11日,電商平臺“雙12”大促活動全面開始,百億補貼、滿300減40、歡樂造紅包、分期免息購……各種促銷活動看得消費者眼花繚亂。不過,比起“雙11”的全民參與,“雙12”明顯有些冷清。

“‘雙12’沒有鋪天蓋地、強勢宣傳的那種氛圍,看了看加在購物車里的東西,好多都不參加活動,錢包也空了,不想再‘剁手’了。”市民小夢是一位網購達人,今年“雙11”,她前前后后花了7000多元,把該買的東西都買齊了,部分生活用品也囤了不少,因此面對“雙12”活動,她十分理智,“只買了一兩件‘雙11’沒搶到的小件。”市民潘晨淡定地告訴記者:“晚上看了兩個小時,價格比來比去,還是覺得有很多是沒必要的消費,干脆直接不買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雙11”已經極大透支了他們的消費額度,大家在“雙12”明顯有些熱情不足,更趨理性。

2 商場

全業態共振 多種優惠享不停

線上遇冷,線下能撬動消費者的“錢包”嗎?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為了讓廣大消費者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雙12”期間,各大商家也是誠意滿滿,不僅拿出了空前的優惠力度,而且打出了“好物直播間”、“微場景營銷”、“云商城積分換禮”等不少“新牌”,營造積極的消費氛圍。

格瑞麗家母嬰百貨開啟“12·12”暖暖親子節活動,門店隨處可見“12·12”的喜慶裝飾和各類促銷海報,還推出“1元換購120元”奶粉專享優惠券讓利消費者。在新世界百貨,一樓調色盤、完美日記等品牌均貼出“促銷”、“熱賣”的巨幅海報,吸引消費者前往購物。小魚是新世界百貨依戀品牌的導購,簡易的環形燈前架起手機,一人主播,一人配合拿衣服,并在直播里推出限定折扣,這是她和同事的每日工作項目之一。為了擴大銷量,她們還會發在朋友圈分享。蘭州中心從12日開始結合年度會員答謝推出“哈利波特的魔法假期”微場景主題活動,除了大型獨家滿就贈之外,單是一些關聯場景式拍照點就賺足了消費者眼球。

3 超市

多品類五折大促 市民積極選購

位于雁灘的大潤發超市,“雙12”活動海報醒目地掛在超市入口處,在12月11日至12日兩天的大促內,該超市精選了肉品包裝凍品、水產加工品類零食、干性調味料等20余類特價商品,限時兩天五折特惠銷售。一進入超市, “雙12五折大促”的聲音響徹耳邊,超市內滿眼都是五折的招貼。記者注意到,雖然不是周末,但超市內依然是人潮涌動,許多顧客在折扣商品貨架前認真比較選購。兩位老人正在選購打五折的保暖內衣,“摸著質量挺好,打五折還是劃算”。住在安居小區的蔡阿姨一大早就來超市選購,排隊買了5.9元/斤的草魚,五折的粉絲4袋,還有一些調料和衛生紙品。她說,因為搞促銷,所以商品價格比平時優惠很多,非常劃算。為孩子購買了很多餅干和零食的侯瑜一邊給記者展示她購買的商品,一邊結賬前還在支付寶上搶超市的相應品類優惠券,“我已經把超市搞大促的消息發到寶媽們的群里了,你看,都回復說今晚或者明天要來搶貨呢。”超市內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因為搞促銷,消費者比平時要多得多。“明天是周六,人肯定會更多”。

記者走訪了解到,北京華聯東方紅購物中心推出“雙12一起愛”活動, 9.9元美食節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關注,購物中心內的不少服飾類商品都打出了五折起的標語。華潤萬家海鴻店、西固中街店等幾家店的促銷從12月9日開始,將延續至15日,除了返券外,還有各種商品的低價銷售,比如0.39元/斤的大白菜、會員價1元/瓶的味極鮮醬油、會員價11.90元/條的棉毛褲等等。

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大潤發超市還是華潤萬家,都在進行線上線下的融合。大潤發聯手淘寶,消費者可以通過淘鮮達挑選超市內的商品,加入“雙12”大促,更有優惠券可以使用;華潤萬家則是聯手京東到家,開啟了囤貨節,除了優惠券,還有紅包雨等活動。這些商超與線上互聯網巨頭聯手之后,消費者只需在線上下單結算后,工作人員就會在約定時間內送貨上門,對于消費者來說,既有優惠,又能足不出戶,何樂而不為呢?

不得不說,這個“雙12”,線上電商平臺明顯有些冷清,而線下商超則是促銷火熱。事實上,實體商業除了其體驗感更強以外,其另一大吸引力來自即時消費產品,比如餐飲和娛樂,人們在商場吃飯、看電影,順便買買買,關聯消費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產生了。因此,當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大促成為常態時,在平臺、商家優惠折扣的基礎上,按需購買、理性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我們在此也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理性購物,千萬別過度囤貨。任何商品都有保質期,一旦囤貨過多容易因過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文/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