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行業資訊 > 七夕鮮花翻新\\「生鮮電商有哪些」

七夕鮮花翻新\\「生鮮電商有哪些」

來源:互聯網 2024-07-31 10:04:02

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將至,浪漫與花為伴,為節日增加儀式感。8月3日,新京報記者采訪盒馬、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了解到,各地鮮花消費掀起一輪小高潮,在銷量增長的同時,鮮花消費也翻出新“花”樣,呈現個性化特點。

今年盒馬平臺的繡球“艷壓”玫瑰,挑起大梁。而叮咚買菜平臺上提供的玫瑰品類數量同比去年多出近50%,小眾玫瑰尤其新品種的熱度不斷攀升,截至目前銷售占比已超過整體玫瑰銷量的10%。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鮮花消費漲勢迅猛,各大平臺紛紛加強對鮮花供應鏈的建設,布局直采基地、搭建加工中心。線上鮮花渠道逐漸成熟,品質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已形成,為優質花種、特色小眾花種的推廣和種植帶去了更多的資源。

個性化玫瑰花熱銷

七夕節是玫瑰銷售旺季,目前各平臺上的玫瑰花銷售都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隨著個性化需求的增加,小眾花束備受“寵愛”。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傳統的禮品玫瑰花束之外,在叮咚買菜平臺,洛神卷邊、微光、火靈鳥、果汁陽臺等日常小眾玫瑰品種銷量也很高。

“在這樣的節日中,除了傳統表達儀式感的紅玫瑰,很多用戶也會另辟蹊徑,選擇更加個性化、不會輕易撞款的特色玫瑰花束送給愛人或者自己。”叮咚買菜鮮花負責人俞水介紹,截至目前,平臺上提供的玫瑰品類數量同比去年已多出了近50%,其中小眾玫瑰新品種熱度不斷攀升,截至目前銷售占比已超過整體玫瑰銷量的10%。叮咚買菜平臺上華東市場銷量最高的三種小眾玫瑰依次是果汁陽臺、洛神卷邊玫瑰和紫霞仙子;華北市場喜歡的是紫霞仙子、金色海岸和碎冰藍;華南市場則更偏愛洛神卷邊玫瑰、火靈鳥和金色海岸;包括重慶、成都在內的西南市場選擇更多的是火靈鳥、金色海岸和碎冰藍。

叮咚買菜方面透露,由于眼下產區整體鮮花供給比去年更加充足,今年鮮花價格較去年穩中有降。在數量方面,今年七夕期間,平臺預計共銷售玫瑰花超百萬枝,在專門為節日準備的禮品花束中,目前銷量最高的依次是11朵包裝的紅玫瑰、漸變玫瑰、香檳玫瑰。

繡球成為七夕熱門

除了玫瑰,繡球也是七夕“熱門選手”。盒馬數據顯示,繡球“艷壓”玫瑰,挑起了今年七夕鮮花消費的大梁。在社交平臺上,盒馬9.9元一枝的繡球成為刷屏率極高的鮮花。

今年7月,盒馬平臺上繡球銷量同比去年增長180%,環比6月增長60%。七夕來臨,在一些門店中占據“C位”的是各種色系的繡球,以及升級款的重瓣繡球、大海藍、蜜桃粉等品種,價格從9.9元到29.9元不等。

盒馬數據顯示,今年6-7月,9.9元繡球和升級款品種的銷售占比約為1:1。盒馬花園負責人履言分析稱,去年已經入門的消費者,對繡球品種、顏色有了更多的要求,“今年很多消費者不想買隨機色了,而是定向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種。”履言介紹,對于養成“買花如買菜”習慣的用戶來講,需求也會從買得到、買得便宜到買得好不斷進階,所以今年也推出了品質升級款繡球。

2021年,“盒馬九塊九繡球真香”刷爆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今年則有更多賣家把價格做到十元以下。市場上繡球的整體價格比往年便宜了三分之一。

鮮花消費翻新“花”樣

近年來,在需求驅動下,電商鮮花的銷售增長勢頭迅猛,各大生鮮電商平臺在此賽道展開布局。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鮮花市場的增長,一方面來自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生鮮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也加速了線上鮮花市場的擴容,同時還帶動了上游更多小眾、優質的鮮花品種的培育與市場推廣。

盒馬于2021年開始發力鮮花業務。2021年5月將“白菜花坊”升級為“盒馬花園”。對盒馬花園來說,經歷了第一年的基地直采,買手們根據往年的客單價、消費評價等數據,更加成熟地在源頭進行品種、色系的挖掘和種植規劃、升級分選標準。“今年的大海藍和蜜桃粉,花型達到30厘米的直徑,花瓣厚實耐運輸,這些差異化品種成為今年繡球季的一大亮點。”履言說。

而隨著盒馬門店數量的增長,今年整體的鮮花訂單量同比翻了兩倍多,從全國各大基地開往各地盒馬大倉的“鮮花班車”,保障了鮮花品質和全年供應不斷檔。截至今年8月,盒馬花園僅在云南的直采基地超過40個,位于昆明的鮮花大倉每天配送20萬-30萬枝的鮮花到各地門店。

叮咚買菜也在布局鮮花賽道。據了解,去年年底,叮咚買菜和云南頭部的專業花卉種植合作社簽訂了30畝果汁陽臺玫瑰的種植訂單,經過半年的精心培育,在今年七夕前成功讓這一特色玫瑰在平臺上架。目前該基地平均每天為叮咚供應近萬枝新鮮玫瑰花,并通過全程冷鏈專車送進叮咚買菜在不同區域的大倉。據介紹,從花田采下開始算起,最快第三天一早,叮咚買菜的配送員就可以將新鮮的玫瑰花材送到用戶家中。

叮咚買菜方面透露,截至目前,平臺的鮮花用戶整體滲透率較去年同期有很大增長,鮮花銷售的場景已經逐漸日常化,“買菜帶束花”已經成為很多用戶的習慣。

近幾年來,在傳統的母親節、七夕節,鮮花消費不斷翻新“花”樣,“唱主角”的不再是康乃馨、玫瑰、百合等大眾熟知的花材,品種豐富的芍藥、繡球等成為更多人的選擇。生鮮電商平臺的介入則加速了優質品種對用戶的觸達,也為上游的種植者帶來了更多的種植信心。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線上日常鮮花渠道成熟后,上游種植者可以前置了解市場的需求,從而擁有更加穩定的、更具規模化的訂單,這會鼓勵源頭擴大優質花種的種植面積,為特色小眾花種的推廣和種植帶去更多的資源。

新京報記者 張潔

編輯 王琳

校對 柳寶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