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國際貿易 > 為什么在日本是實體干掉電商,在中國是電商干掉實體?「為什么互聯網要干掉實體店」

為什么在日本是實體干掉電商,在中國是電商干掉實體?「為什么互聯網要干掉實體店」

來源:互聯網 2024-08-28 15:04:04

這件事,強烈建議去日本旅游,購物一撥,你就知道了。日本實體店消費的體驗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我在原宿那邊逛鬼冢虎的店,看中一雙鞋子,店里的店員其實是個會日語的臺灣妹子,人家直接單腳跪下來幫你試鞋,而且沒有任何一絲猶豫和不自然,我和我老婆都不好意思了……但是這就是日本服務業的執行標準。

結果就是你的購物體驗感會被無限放大,于是我還買了另外一件兩千多的潮牌外套,一共花了5000塊人民幣,但是感覺很爽。

在日本購物你基本上都是類似于這種體驗。比如外面下雨了,你在muji無印良品逛,手里提的是另外一家的袋子,他們也會送你一個從上面套下去的塑料袋幫你罩住,以防外面雨水打濕了你買的東西。在國內你是難以想象這些細節和體驗的——我不是說沒有,肯定有服務好的店,或者服務好的店員,但是,在日本,這是“行規”——你不做到這個級別,是很難生存的——除了一些價格極低的街邊小店或者店主個人化的潮牌店,確實也有那種愛答不理的感覺。

同理,我和老婆在另外一家二手店,想買一對兒寶格麗的鉑金戒指日常帶。那個大叔愣是從幾千個貨源里跳出來一對兒設計一樣,看起來跟全新差不多,戒號也合適我倆的。最后買好了出店時候,那個接近90度的鞠躬動作,我能從中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感謝金主爸爸”。

是的,也許這個日本大叔有一定可能從骨子里看不起中國、喝酒時候會和其他朋友吐槽中國顧客人傻錢多(我只是隨便腦補的),但是你來消費的時候,你就是上帝,這叫什么,這叫“專業”。

蔡明和倪萍談到自己的身材為何保持這么好的時候,“你吃這碗飯,就別吃那碗飯。”這叫專業性。

但是中國的線下消費業,特別是旅游景點的,各種店大欺客、宰人、以次充好,愛吃不吃、愛買不買,太多了……所以,你不死誰死?

上個月給我爸換個手機,去的線下店,小米,進店幾分鐘,無人搭理,我說我想看看k30pro,半天有一個女店員過來愛答不理回應了幾句,服了。后面一個小伙子比較熱情,聊了幾句之后,我直接下單刷卡買了頂配。然后,發生的事情讓我更加震驚——我的小米9,去年買新機時候額外買了兩張膜,當時就是店員幫忙貼了一張。我看現在劃痕嚴重了,打算讓這邊店員幫忙貼下另外一張。然后,我付款的那個小伙子:

你這個膜,好像有點兒進灰了啊?

我們也不太會貼。

總之,就是各種推諉,我都傻掉了。然后,我表達了沒事兒,你貼的不好我也不怪你的態度之后,人家也不愿意。

最后是我當天晚上自己回家,自己貼的,進nm的灰。我一個業余選手最后都貼得很完美。就這種態度,我下回可能再去么?很難了。

最近在宜家訂了個輔臥的兒童衣柜,1000多的東西,119運費加160安裝,挺貴的,但是考慮到自己不專業,也不會上墻,算了,花就花了。

送貨與安裝的師傅:我四點半到五點到,結果5點半到,忍了。

然后,基本組裝差不多了,開始表演了:

“你這個上墻不好上。”“不好找平。”“這個空間不好調整。”

柜子寬度60cm,我家那個空間有68cm,你跟我說不好調整?

反正跟我勸說了半天,我被說服了,先不上墻了吧。

然后,柜子歪了至少5度,跟我說,找平了,正了。

我勒個去啊,大哥,您眼睛斜視也不能這么嚴重吧?

我勸說他半天,最后,用30秒鐘,擰底下的滑輪,基本真的找平了——大哥,你就為了偷這30秒的懶?

我看明面上沒啥別的大問題了,讓他走了。

走了之后,仔細看了下:

嗯?上面的對開柜門,頂部縫隙小,底部縫隙大,裝歪了啊?

底下抽屜,也裝歪了啊?

抽屜打開的時候,如果上面柜門開著,抽屜上沿和柜門下沿,會卡住。

服了!以后也不會再買宜家了估計,就這就這就這?

話說,最近,全聚德不也都快不行了么?

在線下消費,沒有體驗的時候,中國消費者肯定要被推到性價比更高的線上去。然后,如果線上的品質也在下滑,我們的選擇可能就是,不買——我可以去讓自己體驗更爽的地方買。

大不了一起完蛋!不對,完蛋的是你們。就這樣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