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安踏老板資產「安踏老板」
運動鞋發展歷史,已然有過百年的時間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有無數的品牌出現,隨即又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能屹立不倒直到如今還讓大家熟知的,終究只是少數。
更令人唏噓的場景,莫過于是當年還歷歷在目的那一個個品牌,轉眼間就云消霧散。在接連倒下的一個又一個知名運動品牌中,就包括了“喜得龍”,一個曾經也是大名鼎鼎的運動品牌。
喜得龍和安踏是“同級生”,兩者誕生的時間非常接近。
安踏成立于1991年,而喜得龍的前身“九州奔克鞋業公司”則成立于1992年,01年改名為喜得龍,并邀請了包括郭富城在內的大量明星代言,一時間聲名鵲起。
2004年的時候,喜得龍的業績非常出色。光是運動鞋,一年就賣出了680多萬雙,服裝銷量則高達450萬套,銷售額達6.2億元,大大超過了安踏。
剛上市,第一年的年收入就高達20.77億元,凈利潤也高達4.19億元,是當時運動品牌的最高紀錄。
但是,命運的轉輪就是這么令人感慨,喜得龍用了17年的時間從創立到納斯達克上市,卻不曾想到之后的敗局。
13年的時候,喜得龍擁有4000多家門店,看起來風光無比。但是沒有重視線上布局,這為它埋下了隱患。電商行業的興起,對喜得龍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當其他品牌紛紛調整自己的戰略結構的時候,喜得龍還無動于衷,依舊把重心放在實體銷售上。買下了大量的制造加工基地,運營管理卻跟不上步伐。
大量門店,帶來了實體零售的乏力和負擔,錯過最佳調整時機的喜得龍,被時代給拋棄了。
除了實體店的壓力是一方面外,產品研發速度慢也是重要原因。
想想現在還在那些國產品牌,為什么沒有倒閉呢?一來是線上線下兩手抓,二來則是對新產品新技術的不斷研發。
大家以前都是走“物美價廉”路線的,但是當大家的消費能力上去了之后,買鞋不僅僅只是為了穿那么簡單了,消費者有更多的需求。
李寧安踏361°,還有特步鴻星爾克,都是抓住了大家的消費心理,推出的更符合需求的產品,如此才抓住了發展機遇。
研發屬于自己的核心科技,再抓住細分領域的話語權,才能提升品牌的形象。像安踏,研發出了A-flashfoam之后,就將它用在自己各個不同檔次的產品上;361°推出國際線系列跑鞋,一改當年老土丑、功能性差的舊形象。
就連之前一度銷聲匿跡的匹克,不也靠著一雙態極跑鞋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嗎?
然而喜得龍的反應,確實是錯誤的。面對危機,喜得龍沒有加緊改變自己的固有戰略,反而是繼續固步自封,投入大量資金,希望可以借此起死回生。
然而,不重視網購渠道,一味地把重點放在實體銷售上,在電商興起的年代絕對是一個錯誤得不能再錯誤的決定了。喜得龍的創始人林水盤為了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出現了違法貸款4億多的行為,最終被被判處6年刑期,導致了老板入獄公司破產的悲慘局面。
時代在不斷變化,市場也會隨之改變,能從大浪淘沙里出來的終究還是少數,更多的還是和喜得龍一樣,無奈退出市場。它們沒有抓住機遇,沒有認真對待自己的布局。
誰都想發展,但是要考慮的問題是該如何發展。肆意擴張和運營不當帶來的危害,可不僅僅只是虧損那么簡單。
最好的例子,應該就是匹克。在安踏等國牌強勢崛起的時候,匹克的存在感其實依舊很弱,甚至很多人的印象里都快沒有它的位置了。
但是逐漸落入破產邊緣的匹克并沒有放棄自己,反而是看清形勢,一邊努力構造自己的線上渠道,一邊不聲不響地打造自己的“爆款”產品。當態極出世的時候,也是匹克線上渠道成熟的同時。沒有這些前期的投入和對戰略布局的改動,即便是爆款,也未必能讓匹克起死回生。
我是老魏,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喜歡,還請點贊關注多多支持。
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請評論留言,老魏一定會看的。
(*部分圖片源于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
- 松山湖天安云谷產業園「松山湖佳兆業佳紛天地」
- 東南亞電商現狀「東南亞電商怎么做先摸清他們風俗習慣」
- 2020品質東莞直播帶貨大賽「東莞東城」
- shopee在東南亞的知名度「東南亞shopee」
- 「老魏聊電商」站內廣告要想不燒錢做好以下幾方面很關鍵
- 深圳下一個世界500強企業「深圳市世界500強企業有哪些」
- 線上彩妝品牌「高端彩妝品牌都有哪些」
- 深圳坂田華為公司「坂田華為」
- 深圳坂田天安云谷「坂田天安云谷三期進展」
- 美妝品牌對比「國際美妝大牌」
- 無錫陽山桃花盛開期「夢到桃林的花都開了」
- 老年鞋致癌「劣質的鞋子致癌報道」
- 跟鮮花有關的創業「原來一束花就十幾塊我以為幾百萬」
- \\「聞臭師招聘」
- 到印尼做跨境電商還有哪些機會「跨境電商還有機會嗎」
- 食品有意思網「最火零食」
- 美妝行業私域運營全鏈解析「私域運營專家」
- 買特斯拉送帽子「特斯拉韭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