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抗幽門螺桿菌的益生菌「即將上市的幽門螺旋桿菌新藥」
近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發布第15版致癌物報告,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被列為明確致癌物。或受此消息影響,1月6日A股多家涉及幽門螺桿菌檢測、治療、預防領域的概念股大漲。除生物、醫藥、保健食品公司外,國投中魯、均瑤健康、科拓生物等涉足“抗幽”益生菌產品研發的食品飲料企業也位列其中。
結合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及益生菌市場規模,“抗幽”益生菌產業似乎前景廣闊,目前市場上已有部分企業推出“清幽菌”“抗幽菌”類產品。不過在醫學界專家和益生菌領域專家看來,目前益生菌在幽門螺桿菌臨床治療中更多起到輔助作用,在根除率方面的作用不是太大,“抗幽”益生菌產業前景和商業價值可能并沒有股票二級市場預想得那么大。
幽門螺桿菌概念股走“紅”
1月6日晚,觸及股票漲停的均瑤健康、科拓生物均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公告。其中,均瑤健康1月4日-1月6日連續3個交易工作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科拓生物1月5日、1月6日連續2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
均瑤健康在公告中稱,已關注到近期關于公司涉及幽門螺桿菌領域的相關討論,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仍為乳酸菌飲品,涉及幽門螺桿菌領域的咀嚼片、飲品等尚處于產品投入階段。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上述產品收入占比小于公司營收的5%,對業績影響很小。
科拓生物則在相關公告和1月10日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表中提到了公司抗幽益生菌的研發情況。科拓生物稱,公司發現近期公共傳媒報道了幽門螺桿菌概念,使得A股二級市場對這一概念關注度較高。近年來,公司已針對部分核心菌株的抗幽門螺桿菌功效進行了科學實驗和臨床驗證,并在申請相關專利,但實驗結果以及專利申請能否獲得授權均存在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除均瑤健康、科拓生物外,幽門螺桿菌概念股中有多家涉足益生菌產業,如蔚藍生物、國投中魯、交大昂立等。其中,蔚藍生物與世界500強企業ADM設立人用益生菌合資公司;交大昂立曾推出“昂立超級克幽益生菌粉”,但目前已不再生產;果汁企業國投中魯去年答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正在研究抑制幽門螺桿菌型益生菌發酵雪蓮果產品,為長期技術儲備。
針對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將幽門螺桿菌列為明確致癌物,澳優旗下錦旗生物集團也于近期發布PRONULIFE GASPROTECT益生菌產品,并稱其為“抗幽門螺桿菌益生菌解決方案”,可提供原料到成品的“一站式保姆服務”。
“抗幽菌”產品現身市場
幽門螺桿菌英文簡稱“Hp”,常被稱作“幽門螺旋桿菌”,是寄生在胃里的一種致病菌,與日常中很多疾病有密切關聯,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癌等。根據《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與不同環境因素相關性的調查研究》報道,幽門螺桿菌在全球自然細菌感染中超過50%。2001-2014年全國幽門螺旋桿菌調查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40%-90%之間,平均為59%。
另據歐睿國際數據,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價值約400億歐元,中國益生菌市場平均年增速約為15%,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接近900億元。在業內看來,益生菌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級的大健康市場。在此吸引下,近年來伊利、蒙牛、光明乳業、君樂寶、澳優、健合集團、均瑤健康等食品企業紛紛跨界入局。
結合上述數據來看,“抗幽”益生菌產業似乎前景廣闊。擁有益生菌業務的澳優告訴新京報記者,數據顯示我國每2個人中約有1人攜帶Hp,且存在家庭聚集傳播的現象。如此高的感染率,意味著篩查和治療市場空間巨大。目前,抗胃部幽門螺桿菌或胃部保健益生菌產品已逐漸邁向成熟益生菌產業化的階段,而國內“抗幽”益生菌的研發及產業應用尚處于前期階段,在該細分領域深耕的主要是微生態制劑公司。
早在2021年3月,日本明治乳業就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含有LG21乳桿菌的功能酸奶。據當時日本益生菌學會理事長古賀泰裕介紹,LG21乳桿菌在抑制幽門螺桿菌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在電商平臺,也有不少“清幽菌”“吸幽菌”“抗幽菌”類益生菌產品在售,如“東嵐益百分”抗幽咀嚼片、“北京同仁堂”清幽菌、“益達多”幽益清益生菌、“恒潤優活”輕衛幽、“云喬嘉”衛克幽等。在相關商品頁面,有不少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留言咨詢。
電商平臺出現的“抗幽”益生菌產品。
此外,一些商家還直接打出“抗幽”功能宣傳,如“解決幽門螺旋桿菌問題”“清除Hp”“全面清幽”“以菌治菌 專治幽菌”“將幽菌成團帶走”等宣傳語,同時在商品頁面以“科普”形式展示幽門螺桿菌潛在危害,個別產品還稱自己擁有“抗Hp和養胃雙專利”。
電商平臺某益生菌產品介紹中出現的“抗幽”功能宣傳。
益生菌“抗幽”清除效果有限
然而在業內專家看來,目前益生菌在幽門螺桿菌臨床治療中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產業前景和商業價值可能并沒有股票二級市場預想得那么大。
一位不具名的北京某三甲醫院消化科醫生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益生菌抗幽門螺旋桿菌的相關研究很多,醫學界對此也有一定共識,但目前尚沒有很好的研究成果。“益生菌總體來講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可能降低一些不良反應發生率,像腹瀉之類,但對于根除率的作用目前看來不是太大。”
澳優方面也表示,《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推薦鉍劑四聯方案作為主要的經驗性治療根除Hp方案。若單獨使用某些特定益生菌,Hp根除率介于20%-30%之間,而益生菌和三聯、四聯治療方案的聯合則可使Hp根除率提高,降低藥物副作用。益生菌屬一般食品,想單獨利用“益生菌”療法來根除Hp的方案,存在一定風險,所以作此決定應先取得醫生的許可。
中國微生物學會永久會員段云峰告訴新京報記者,幽門螺桿菌致癌不是新鮮話題,早在2010年左右國際上就有“抗幽”益生菌的相關學術文章發表。“最近國內有些廠家開始往這方面做,成果上有些專利申請,但臨床注冊的還不是很多。”
據段云峰了解,目前市場化做得比較好的是羅伊氏乳桿菌,研究出了幾種對幽門螺桿菌的作用機制。很多加了該菌種的益生菌產品都宣稱能抗Hp,但此類產品往往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宣傳邊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益生菌產品多屬于普通食品范疇,個別產品申請到了保健食品資質,但由于不是藥品,不得宣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二是產品功效不能保證,比如活菌量夠不夠、服用方式等,對效果都有影響。
“抗幽益生菌能否成為一個有前景的產業,要看其效果到底怎么樣。至少目前而言,研究這種菌的實驗方法都存在很多缺陷。”段云峰表示,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致病菌,必須在病原微生物特定實驗室才能進行研究,普通食品企業實驗室不具備也無法獲得這種資質,也就無法研究出相關益生菌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機制。而缺乏這個機制將使益生菌在產業化過程中存在一定障礙,比如其他治療方法可能更簡單、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而益生菌產品連靶點都不知道,相當于一個“黑箱”。
“‘抗幽’益生菌想要作為產業長久發展下去,要研究得清晰一點。與抗生素相比,益生菌的優點是安全性高,但有效性要差一些,‘抗幽’價值可能沒有炒作得那么大,但作為預防性手段來說有一定價值。”段云峰說。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 電商截屏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趙琳
相關文章
- 一周兩杯奶茶「一天3杯奶茶」
- 雙11電商大戰「上海國際跨境電商博覽會」
- 無糖飲料欺騙大腦「大腦萎縮后果」
- 河北雙品網購節「全國大學生理化競賽山東賽區」
- 「服務紀實」農村電商服務站點運營工作穩步推進已取得明顯成效
- 電商資訊近期合集怎么寫「電商行業的新聞」
- 三門峽跨境電商「三門峽電視臺」
- 天貓超市三際「天貓投訴多久可以成功」
- 三門峽湖濱區扶貧辦「三門峽市湖濱區郵編」
- 雙十一三大電商銷售額「2021雙十一銷售額多少個億」
- 上海企一燈具「十大燈具」
- 興盛優選退出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大潰敗」
- 助力企業形象升級推動企業實現電商化轉型發展「為企業賦能,提升」
- 從知識付費到生活消費「豆瓣時間」要走向線下、以課程為連接開啟更多商業轉化
- 品牌電商設計「助推轉型升級發展」
- 豆瓣上市了沒「豆瓣成立」
- 35家企業招聘357人!這次有你心儀的崗位嗎「選管招聘」
- 類似多抓魚的賣書平臺「多抓魚二手書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