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類似多抓魚的賣書平臺「多抓魚二手書店怎么樣」
“多抓魚”這款二手書產品最近十分火熱,其文藝氣息和知性之美對很多愛讀書,抑或是愛收集舊物的人有著十分致命的吸引力。如果你也是這樣一個文藝的人,何不進來看看呢?
作為一名讀書愛好者,被朋友圈的“多抓魚”(一款很火的線上書店產品)多次刷屏之后,今天小胖實測了一把這個火得不要不要的二手書產品(忍不住買了幾本書,體驗確實不錯)。
如果沒有體驗過的,建議自己搜一下多抓魚的公眾號或者小程序,真心是一款做的不錯的產品,哪怕只是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
一、什么是“多抓魚”?
多抓魚——dejavu,法語,意思是“似曾相識”,寓意人對舊事舊物的情感牽絆,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當然,發音也和多抓魚相似。
多抓魚是一個二手線上書店,主要的產品形態為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
兩位創始人也很有意思:CEO魏穎,一個舊物重度愛好者,前閑魚市場總監、知乎市場總監;陳拓,CTO,則是前知乎商業產品負責人、豆瓣社區開發負責人。
所以,你會發現整個產品兼具了豆瓣的文藝氣息和知乎的知性之美。可以說是強強聯合了。
二、為什么是“多抓魚”?
多抓魚為什么火了?
據資料顯示,多抓魚于2017 年5 月上線,是一家目前主營類目為圖書及周邊,并建立了擁有美國,日本,港臺等地區渠道的,優質二手圖書運營電商。在這里你可以賣出自己讀過的書,也可以享受到以低價就能購買的品質圖書。其商業模式為C2B2C模式。
上線一年半,收購二手書130萬本,賣出100萬本,平均每本書的利潤在1到2折。關注多抓魚微信公眾號的用戶近70萬,其中15%到20%的用戶有過交易行為。
其實“多抓魚”能夠火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 近幾年掀起的“知識付費”浪潮,讀書已經成為新中產的一種生活方式
每個世代、每個時代都有割韭菜的人以及等待被收割的韭菜,我們也難逃此劫。
從“邏輯思維”到“得到”,從“喜馬拉雅FM”到各種線下“大學堂”,知識付費與其說一種學習,更毋如說是一種“中產階級焦慮癥”在作祟。
因此,學習長掛嘴邊,也不時在朋友圈進行各種學習進度的展覽。
而朋友圈早已經是我們樣板化和美化版的生活方式的“斗獸場”、“如此讀書”的話,恐怕很難脫離出“觀眾”的注視。
又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相關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7年,全國整體圖書市場的規模已達接近800億元人民幣,盤子是非常巨大的;其中線上圖書的市場已經高達500億規模,完敗線下市場。
線上規模
線下規模
總體規模
2. 經濟下行周期,產能過剩造成的閑置物品激增
2018年3月30日,易觀發布了《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專題分析2018》的專題分析。
隨著人均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升級換代,以及物品更新換代頻率的加快,為二手物品交易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容量。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
根據Questmobile數據,2017年底中國二手交易用戶規模接近4000萬,在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只有3.6%。預計到今年底全國二手交易用戶規模將會達到5000萬。
比達咨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6月,閑魚活躍用戶數為2159.4萬人,依托58趕集的二手信息產品的轉轉6月活躍用戶為1670.0萬人。
3. 耳目一新的新型電商模式,傳統電商未曾體驗過
其實,小胖覺著喜歡“多抓魚”的用戶應該有一部分具有豆瓣的氣息,或者是經常逛豆瓣,這從多抓魚的書目和品類也可以看得出。
另一部分應該是喜歡逛知乎的,會看一些公知和比較“奇怪”的書,這里小胖不是評價好壞、對錯,就用戶屬性和產品屬性來講,這無疑是對頭且成功的。
因為,對一個新平臺來說,如果能夠在業務發展之初就聚集一批忠實的粉絲和用戶,這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其實,這里總結一下無非兩個字“溫度”。
其實從“多抓魚”這個名字的寓意到用戶在出售二手書和購買書籍的過程中,產品設計者對于溫度真得把握得很好,加上喜歡買書和讀書的人又是一撥認為自己有一些獨立人格的人,因此對于這種“情愫”的傳遞就特別受用(為了不被噴,我先強調一下,小胖也是這樣的人中的一份子,真得很爽)。
或許這樣的產品感覺還是源于這樣一位有溫度的產品經理吧!
三、從“原味內衣”到消毒二手書
多抓魚的slogan是:真正的好東西值得被買上兩次。
閑魚的slogan是:買賣閑置,就用閑魚!
這兩句slogan小胖都不是很喜歡,這是因為,好的書籍可以被買賣多次,閑魚上邊也不只是買賣“閑置”。
曾幾何時,諸如“原味內衣”、“沒洗過的絲襪”還充斥在某APP上,以及一些其他更露骨的“二手服務”,占據著使用者茶余飯后的談資,這或許是一種產品漏洞,也可能是運營者故意為之,似乎都已經過去了。
但是,又出現了例如線下“面交”的“新搭訕”方式,以及為了一件物品討價還價幾個小時,就為了省掉1塊錢的讓人覺著既搞笑又無奈的事情。
當然,不是1塊錢不值錢,而是為了1塊錢去爭論個幾小時,搞得雙方筋疲力盡、不開心,也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
其實這里就涉及了本文最重要的一個話題中心:二手市場難道就一定是混亂的、一直被亂砍價的低級消費場景么?
小胖認為并不是這樣。
比如,我們的友鄰日本,就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討論案例之前,我們要引入一個新的觀點,消費首先是分時代的,每個時代的消費觀念因受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明確的區分。
自1912年起,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消費時代,是少數中產階級享受的消費;第二消費時代,乘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勢如破竹;第三時代,消費的個人化趨勢風生水起。而如今,日本已進入第四消費時代,即重視“共享”的社會。
因此,脫胎于日本二手圖書市場最成熟的循環經濟企業BOOKOFF的“多抓魚”,是否也可以如BOOKOFF一樣,最先走出二手市場就是“低級”的泥沼呢?
小胖認為其實“多抓魚”已經成功了一半。
首先,多抓魚已經從普通的屌絲用戶專注到這幫文藝青年身上了。并且,有一點非常巨大的進步是,這幫文藝青年之前都是不付費的摳門鐵公雞,但是現在開始付費了。比如,豆瓣的電商一直沒有做起來,但是發源于豆瓣的多抓魚確是成功了。
其次,用戶關注的產品已經從舊衣服舊鞋子(原味內衣)轉為書籍這種偏向文化類的精神產品;這對于讀書人來說,也是一件幸事。
最后,按照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國也很快迎來“第四消費社會”階段,而現在多抓魚的讀書人也將是這個新世代的未來主力軍,而對這種新觀念的接納和傳遞,將是這幫人(大學生占比很大)所要接棒的責任和義務。
二手書用戶畫像-百度統計
四、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所有的事情都是源于信念,終于信仰。
當然,像多抓魚這樣的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怎樣解決用戶爽過之后的新穎勁兒的逐漸削弱?怎樣解決來自其他電商平臺的銷售攻勢?
以及萬一被收購、被管理之后是否還可以保持那種產品獨有的風格和風骨?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也許當清風又吹過沙漏之時,有好多魚正在向你我游來。
作者:小胖子奮斗,做了幾年產品。公眾號:upsmile
本文由 @小胖子奮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相關文章
- 電商創業培訓班「啟橙電商」
- 抖音電商運營待遇「電商運營工資好低」
- 電商是一個怎樣的行業,為什么要做電商「為什么選擇電商這個行業」
- 品牌服裝促銷策劃方案「服裝品牌推廣策劃方案」
- 抖音運營薪資政策「電商運營工資」
- 跨境電商運營有前途嗎「跨境電商代運營怎么樣」
- 做二類電商為什么能賺到錢呢「做電商能賺到錢嗎」
- 服裝行業如何通過抖音信息流廣告引流「服裝店鋪引流推廣方法」
- 2021年服裝銷售分析「快時尚服裝品牌的營銷策略研究」
- 互聯網行業薪資探討會「互聯網年薪」
- 互聯網公司平均年薪「互聯網公司人均產值」
- 為什么在日本是實體干掉電商,在中國是電商干掉實體?「日本電商為什么不行」
- 為什么要做進銷存「行業進銷存」
- 化妝品行業分析第一期論文「化妝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 如何做二類電商「二類電商如何盈利」
- 做電商虧死了「電商人的心酸」
- 從0開始運營抖音號sop文檔「《抖音直播電商運營成長手冊直播sop》完整版收藏學習」
- 日本實體店是怎樣打敗電商的「日本線上比不上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