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海外營銷 > 網約車有上市公司嗎「滴滴是上市公司股票」

網約車有上市公司嗎「滴滴是上市公司股票」

來源:互聯網 2024-07-22 11:04:02

某天晚上,一個精神小伙叫了一輛滴滴,準備回家。

上車后,這個滴滴司機卻開始熱情地推銷起了「 萬順叫車 」:“ 注冊個新平臺嘛,多個打車選擇。”

他想想也有道理,就掃碼了。

司機順桿兒往上爬,接著說:“ 你現在進入小程序下個單唄,不用支付,就幫我刷刷單就好了。”

然后,填寫手機號、索要驗證碼等操作,終于讓小伙起了疑心,當場拒絕。

這是差評君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網友的真實經歷。

看得我滿頭黑人問號。。。2020 年了,我只知道有些電商平臺在刷單,怎么網約車也搞刷單啊?

這筆費用誰來出?刷完又有啥好處?

出于好奇,我上「 黑貓投訴 」搜索了一下萬順叫車,結果非常的 Amazing 啊 。

里面有十幾個司機發起投訴,因為萬順叫車「 誘導欺騙 」、「 拉下線賺取加盟費 」,并且涉事金額都不小。

甚至還有個投訴者說,“ 駕齡只有一年,目前才 19 歲。”

聽他們的描述,好像事情頗為嚴重,已經到了詐騙和誘導的程度。

我趕緊找了其中的一位投訴者,想要了解萬順叫車背后的刷單秘密。

他跟我說,一開始知道萬順,是因為它抽成很低。

從滴滴接單的話,每一筆交易,平臺都會拿走 23% ,而萬順只收 12% 。這就意味著,一筆 100 元的訂單,用萬順接單的話,自己就能多拿 11 元。

我去查了一下,網上確實有大量的公關新聞稿,宣傳萬順的低抽成。

看這標題寫的,差評君都自嘆不如。。。▼

過了幾天,他的同行朋友又推薦了一個新的業務:繳納包干費,免去平臺分成。

乖乖,這下更好了,按月或者年購買 VIP 套餐,就再也不用交保護費了,跑得越多拿得越多。

他起初還很猶豫,結果對方再三勸說,甚至還拿出了萬順官網的宣傳圖,以此證明活動的可靠性。

最終一句:“ 一天只要 13 塊,你一單不被抽成,不就回本了嗎!” 成功讓他按下了支付鍵。

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這單繳費,可以給推薦人 5% 的分成,難怪朋友會如此積極地推薦。。。

而且這個包干費,平臺幾乎沒有審核,來了就是客,想交就能交。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位司機說,“ 推薦人明知我是外地牌照,也知道我沒有網約車資格證、道路運輸證 ”,卻還是讓他入伙,交了包干費的錢。甚至有人使用虛假駕駛證,也成功完成了注冊繳費。

這就相當于:甭管你現在是啥資質,只要你愿意交錢,我們都能成為一家人。

到這一步,就已經開始有點傳銷那味兒了。。。

讓我沒想到的是,萬順的誠意還遠不止于此。

你要是想的話,不僅可以免掉平臺費,還能從一位司機,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的合伙人,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而萬順有多喜歡合伙人這個概念呢?

他們會在官網明顯的位置宣傳:

甚至還會為此申請專利!

要這么說來的話,我初中班主任選拔班干部的體系,沒準也能注冊個專利出來 。

在官網上,萬順還特意放了一條宣傳視頻,專門來解釋這個東西如何運行。

簡而言之就是:來當我們合伙人!

只要你賺夠績效分,那么我們一上市,你就可以得到期權!

至于怎么快速賺績效?推廣車主!推廣乘客!不停接單!這應該就是文章開頭,那個司機讓乘客注冊下單的動機了。

不得不說,這個商業模式看起來妙啊~

好像司機們輕輕松松,每天在平臺上接單送客,就能拿到期權,一腳踏入上市公司的大門。

然而現實就像一曲雪花飄飄,充滿了北風蕭蕭。。。因為萬順的市場份額實在太小了。

大量乘客還是選擇滴滴等知名度較高的軟件出行,導致平臺單量很少,有時候一天一單都接不到。

司機如果想要提高績效,只能另辟蹊徑。

所以一些司機為了刷單,開始誆騙乘客。

有位知乎網友,在珠海叫了個高德打車。司機突然提起萬順叫車,并希望可以留下手機號給個好評。

好心加上迷糊,他就把手機號和收到的驗證碼一起報給了司機,隨后收到短信,被要求支付這筆不存在的路費。

這也讓我更加好奇了:都已經難到需要誆騙乘客了,為啥還有司機熱衷于推廣萬順?

或許是因為萬順的餅畫的太香了吧。

在宣傳視頻中,旁白慷慨激昂地講著品牌愿景:“ 萬順合伙人制,是草根創業典范。讓從業者免費當合伙人,讓低收入群體有機會實現創業夢想!”

片尾一句“ 萬順叫車,公共交通出行行業合伙人制的獨角獸 ” 更是把觀眾的情緒推到了高潮。

要不是我還沒拿到駕照,看完這個宣傳片,真的熱血沸騰到想要當場充值。

這也難怪為什么那么多司機,心甘情愿在各類平臺上,為萬順搖旗吶喊。

還有大量 QQ 群,集結車主共同努力,一起跑車刷分,做更有尊嚴的股東。

萬順用這兩招,就成功地把司機們,都綁在了自家這艘小船上。

然而,大洋彼岸的納斯達克,究竟是觸手可及的金山銀山,還是一場海市蜃樓般的騙局?

從目前來看,上市大概率只是萬順畫的一張大餅。

年年上市無望,無數交了錢的司機四處留言,期盼 IPO 的名單里出現萬順的名字。

再者,就算它真的有上市的可能,兌現期權也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贈送價值 10 萬元的期權,往好里解讀,是可以免費拿到股份。

往差里解讀,可能只是得到「 低價購買股份的資格 」。

差評君接著查下去,發現這不是第一次有人扒萬順叫車了。2018 年 9 月,藍鯨財經就對此進行了一次詳細的調查。

當時僅僅上線一年的萬順自稱 “ 市值達 200 億,網約車日訂單量為 65 萬單, 7 月份累計營業流水規模達 22.7 億元,注冊司機超過 100 萬名。”

然而藍鯨財經查閱交通部數據發現,萬順的實際月訂單量僅僅為 1.4 萬單左右。甚至在工商系統中,它 2017 年的負債總額近 8000 萬元。

直到現在,天眼查上大量的相關新聞,都是在報道它 “ 疑似另類傳銷 ”。

如此看來,似乎 “ 12% ” 的低抽成只是一把鉤子,把司機們鉤過來之后,再收一筆包干費,將韭菜們連根拔起。

我聯系的那位,當初被萬順叫車情懷打動的投訴者。

如今接不到單,退不回錢,甚至很難注銷車主賬戶。

只能在對話框中留下一句無奈的:“ 追不回那就算了。”

而更多的投訴者,因為忙于開車跑單,甚至沒有時間接聽我的電話。

他們匆忙地駕車出發,來不及細讀條款,來不及追查維權,甚至來不及認真思考,這張海市蜃樓般的大餅,到底真的存在嗎?

或許萬順是一家不忘初心、幫助司機的好企業,只是缺乏與之匹配的推廣能力;又或許它是一個喜歡承諾的渣男,靠幻想和吹水把司機們拉下了水。

當然,我們希望它是前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