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行業資訊 > 全鏈路監控簽收「全鏈路流程」

全鏈路監控簽收「全鏈路流程」

來源:互聯網 2024-07-28 15:04:04

你遇到“全鏈路簽收”了嗎?

每到重大的電商大促,都有不少網友在網上吐槽網購時中了“全鏈路簽收”的頭彩。

小A住在深圳,幾天前,他在某電商平臺選購了一件移動硬盤。為了保證正品,移動硬盤是在某知名品牌的官方旗艦店買的,價格比一般代理店的單價要高出好幾十塊。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就算是在官方旗艦店買的商品,還是給他帶來了不愉快的物流體驗。

下單三天后,平臺顯示,小A購買的商品已到達當地快遞網點,快遞員正準備派送。

到了第六天,物流信息還是沒有進一步更新,快遞還是處在派送狀態。

因為等著要移動硬盤急用,他就打了個電話向快遞公司客服反饋,客服讓他放心,說馬上就會有人跟進這個事。

隨后,他看了一下電商平臺的后臺,快件信息終于更新了:“全鏈路簽收”!

起初,他以為快遞已經送上門了,但是查看了門外,留意了手機短信,以及詢問了家人,確認還是沒有收到快件,更不認識什么叫做“全鏈路”的人。

于是,他拔打了平臺留下的快遞員的電話,讓人氣憤的是,語音提示那個電話因欠費已停機,根本就聯系不到派件員!

這次,出離憤怒的他選擇了直接上快遞公司官網投訴。很快,快遞公司的客服主動打回電話,稱快遞已到達當地運送點,但是在程序設置上出現了問題,被快遞員默認簽收了,但是實際上沒有送上門。

怎么解決問題?需要消費者先找到發貨商家,告知商家發生了什么事情;商家方面再和快遞公司聯系,快遞公司再重新安排快件上門。

看到沒有,就算你的快件一周沒送上門,還可以“全鏈路簽收”,“全鏈路簽收”后還要等消費者找上門,提供下一步解決方案,有些快遞公司,就是這樣的大爺性格!

因為兩天后快件還是沒有收到,他只能選擇退款。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那個快件神奇的出現在家門口了!

“全鏈路簽收”

扯開了物流大數據的遮羞布!

小A將自己的經歷在某論壇公布后,沒想到居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回應,原來不止他一個人遭遇到了“全鏈路簽收”!

有人說,他的快件最終還是找到了,很幸運。上次,我的一個價值2萬的快件“全鏈路簽收”的,最后無處可查,快遞公司只賠了一百多塊的保費。

看來,對一些快遞公司而言,“全鏈路簽收”已然是一個玩得比較純熟的套路了。

所謂“全鏈路簽收”,就是快遞沒有實際送上門,快遞網點為了按時完成時效任務,或者快遞耽誤太久被顧客投訴時,獨自簽收快件的一種手段。

一些快遞公司對送件上門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的,像這位網友碰到的超過了一星期快件都沒有送上門,顯然就超過了時限,而超過了時限快遞公司就要對負責的快遞員進行罰款,所以碰到這種情況,快遞網點就會先獨自簽收了快遞,然后隔上幾天再將快件送到消費者手中。

很顯然,“全鏈路簽收”和相關快遞條例是違背的。早在2012年,我國就出臺了《快遞服務》,從國家標準的角度明確叫停了“先簽字后驗貨”的規定,此后,國家一再三令五申的規定,快遞公司收派員將快件交給收件人時,應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

那為什么全鏈路簽收還是這么有市場呢?都是被物流大數據給害的!

說到全鏈路簽收,還得提到一個概念:全鏈路管控。

這幾年大數據不是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實際嗎?一些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快遞公司也借勢大數據的東風,大張旗鼓的推進所謂的數字化轉型,說是要通過信息化管理工具為網絡賦能,全流程掌握物流動態。

據說,有了全鏈路管控,即使是618、雙11這樣的電商大促,不管快遞業務量怎樣流增,快遞公司也可以做到足夠的從容和淡定。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不是要全鏈路掌控嗎?但是雙11這么大的快遞量,豈是你說掌控就掌控得了的?

實在掌握不了怎么辦?全鏈路簽收唄!

于是,全鏈路管控名義上可以通過在每個快件、每個快遞派送員、各個網點都裝上“跟蹤器”,讓快件的每一個“旅程信息”全程可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快遞網點發現在某個流程上出現偏差時,總是會及時的,人為的改變實際情況,讓全鏈路管控看上去更加高效。比如說,明明用戶沒有簽收,快遞網點卻可以通過全鏈路簽收,把全鏈路管控演繹得毫厘不差。

就這樣,“全鏈路簽收”,就這樣生生扯開了大數據的遮羞布!

不能提高用戶體驗,

全鏈路簽收還是簽了個寂寞!

和有些快遞公司的“全鏈路簽收”相比,劉強東他們家的京東物流在體驗上真的是太無敵了。

多年前,劉強東寫過一篇文章,名為《第四次零售革命即將來臨》。這篇文章在一開頭就提到:雖然新技術在不斷沖擊各個行業,但是零售業的本質是不變的,那就是:成本、效率和體驗。

所以,為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體驗,從2007年起,劉強東就為京東制定了兩大戰略,現在的京東,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兩大戰略持續前進的。

這兩大戰略,一是品類擴張,另外一個自建物流。

為了自建物流,劉強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堅持十數年如一日不盈利,從無到有,建立了完善了物流體系。

如今,京東物流不僅成為京東集團的競爭優勢,還進一步增強了用戶對平臺的粘性,甚至有可能改變整個電商的格局!

京東剛剛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京東物流已運營約1300個倉庫,從去年三季度末以來,一年間新增約500個倉庫。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三季度末以來,京東物流一年間增加了13座“亞洲一號”大型智能物流園區,通過多個自動化設備的使用,新投用的 “亞一”綜合效率提升超4倍。

今年京東11.11期間,京東物流在全國超過300座城市的實現分鐘達,93%的區縣、84%的鄉鎮可以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

人都是感性動物,這么好的物流體驗,當然會有更多人在京東停留。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5.52億,較去年同期凈增了1.1億。也帶來京東第三季度2187億元人民幣的凈收入,同比增長25.5%。

放在今年整體電商增量不確定的背景下,京東的收入和用戶增長是很出色的。

我們知道,京東平臺上的商品都是以自營為主,所以,同樣一種商品,京東上的單價可能比別的平臺要高一些。

但是,由于自營的品質更有保證,自營商品的存貨周轉天數不斷下降,送貨的速度也更快,很多人都會忽略價格上的差異,對京東平臺的粘性不斷增強。

看到沒有?一些平臺這些年心心相念的喊了很多年的消費升級,目前只有在京東平臺上實現了!

這也給所有電商平臺帶來新的啟示:不管你采用什么發展模式,用戶體驗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正視用戶體驗上的差異,目前的電商格局,未來可能還會發生新的改變!

作者:電商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