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行業資訊 > 「白馬情中國夢」火圈舞、池哥晝、迎火把一大波現場圖來襲~

「白馬情中國夢」火圈舞、池哥晝、迎火把一大波現場圖來襲~

來源:互聯網 2024-08-19 09:04:00

2月19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第四屆隴南文縣白馬人民俗文化旅游節正式開幕,作為節會重頭戲的白馬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在草河壩村舉行。

“奔騰的白馬河,美麗的沙嘎帽,吉祥的火把,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白馬人高舉火把,跳起池哥晝、火圈舞,高聲歌唱,表達著白馬人民最美最好的祈愿。

還有很多小伙伴沒能來到白馬山寨,不用擔心,下面,跟隨小編一起領略白馬民俗文化風情,體會白馬民俗文化活動鬧元宵的精彩瞬間。

迎賓儀式

每逢尊客到來或年俗節慶時,熱情好客的白馬人,手持三眼銃,鳴炮三聲,都要身著節日的盛裝列隊夾道齊唱迎賓歌,搭桌設臺,焚香點燭,歡迎我們遠道而來的尊貴客人。

池哥晝

“池哥晝”是白馬人的一種集體祭祀性舞蹈,由池哥、池姆和知瑪組成。“池哥”形象兇猛恐怖,舞步遒勁粗獷。“池姆”慈眉善目,端莊秀麗,舞姿輕盈飄逸。知瑪動作隨意,搞笑、滑稽。“池哥晝”既原始古樸,粗獷豪放,又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氣氛和濃郁的娛樂色彩,是集“舞、歌、樂”為一體的民族民間藝術。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白馬人素有“小年大十五之說”。每逢正月十五前后,白馬人都要舉行盛大的池哥晝活動,保佑村寨平安、人畜安康。

土琵琶彈唱

琵琶彈唱早已融入尋常百姓家,這里的男女老少在茶余飯后,勞動之余,常常聚在門樓之下,敲響碟兒,彈響琵琶,放開歌喉,自娛自樂。

情歌對唱

白馬人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專家學者就這樣說:白馬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他們的歌曲、舞蹈種類很多。

白馬歌曲是白馬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白馬人生活、勞動中自己創造、自己演唱的歌曲,內容豐富,調式多樣,有酒歌、勞動歌、休閑歌、祭祀歌、婚嫁歌……談戀愛時則唱情歌。這是白馬人代代傳承,積累下來的精神食糧。

水磨體驗

傳統手工藝展示

白馬人手工制作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手工藝產品實用、美觀,傳達著白馬人文化內涵,富有藝術性、裝飾性、功能性和傳統性,同時具有宗教或社會象征意義。其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繁多,有竹編、草編、石器制作、手工刺繡、手工木雕等等。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圖片展

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州大地,生機勃勃,兩江八河,欣欣向榮。改革開放的力量鑄造了信念,跨越了時空,成就了今天的輝煌,描繪了未來的新藍圖。圖片展現了文縣40年來的發展和成就。

電商產品展

據統計,本次電商展來自全縣20個鄉鎮、電商扶貧創業團隊及電商企業共計43家,展出有42類168種特色農產品和文化旅游產品,匯集綠色、有機、無公害及地標性特色農產品,吸引著過往游客的眼球,引著眾人爭相購買品嘗。

參觀白馬民俗文化博物館

游客們參觀白馬民俗文化博物館,在這里了解白馬人的文化習俗和歷史淵源。

白馬民歌大獎賽

歌聲笑聲不斷,精彩輪番上演,白馬民歌大獎賽在草河壩村白馬魂廣場舉行。參賽選手們有的歌唱家鄉的美好山川,反映近年來民族村寨日子蒸蒸向上,生活越來越幸福;有的在甜蜜蜜的斗智、逗情中展開,精彩不斷;有的謳歌黨的好政策,反映近年來脫貧攻堅帶來的家鄉巨變,歌聲越來越好聽。

婚禮體驗

白馬人婚禮主要流傳于文縣鐵樓鄉,整個婚嫁活動分為提親、訂親、過彩禮、接親、娶親五個重要環節。白馬人的婚俗與其能歌善舞的民俗風情融為一體,既原始古樸又禮儀繁多,情趣盎然。

火圈舞

迎火把是白馬人的又一祭祀習俗----迎接五谷神。每年正月十五晚上,白馬人無論男女老幼都要打著火把,拿著香燭,敲著鑼鼓到本村山神廟內,在廟前生起篝火,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吉時到后,三聲炮響,點燃香燭,所有男子就地而跪,勒貝禱告要把豐收迎回家,把吉祥迎回家。然后點燃火把,唱著迎火把歌沿著田邊地頭緩緩而下。在莊嚴肅穆的鑼鼓聲中,白馬民俗傳承人跳著粗獷的池哥晝舞蹈,慢慢來到了廣場中央,他們將以白馬人傳統的方式把篝火點燃。

大家一起手與手相牽,心與心相連,一起來圍著篝火跳起歡快的白馬火圈舞。伴隨著優美的旋律,踏響歡快的節奏,在火光輝映中盡情舞動,用美妙的舞姿譜寫嶄新的友誼篇章。

監制:張瑛 審核:馬鴻烈

編輯:王京 來源:隴南文縣發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