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行業資訊 > 錯過了電商紅利下一個賺錢風口「未來電商被淘汰」

錯過了電商紅利下一個賺錢風口「未來電商被淘汰」

來源:互聯網 2024-07-23 11:04:04

電商的紅利已經結束,未來3年,95%的電商賣家都將面臨淘汰危機。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那么電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對于百萬賣家而言,未來該如何應對呢?請看下面的內容。

1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目前在淘寶入駐的電商賣家有2300萬左右,京東有800萬左右,拼夕夕有1000萬左右。

如此之多的賣家數量,帶來的供給量遠遠大于市場需求。

因此,在市場同質化競爭下,各平臺都會出現同質化競爭和兩極分化的現象。

就是95%的市場份額都被5%大賣家搶占。剩余95%的賣家,只能為5%的市場份額,打價格戰。

在惡劣競爭的環境下,就會出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情況。因為中小賣家越是競爭越激烈,電商平臺就可以賺取更多的推廣費。

而且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廠家也開始運用M2C模式入局電商領域,通過廠家直供消費者。

這就意味著,大量的賣家不但會失去流量紅利,也會失去供應鏈的優勢。

與此同時,電商稅在2021年后也開始實施,未來電商的每一筆交易都有納稅。

大量電商賣家在多項的壓力和沖擊,就會出現大量的倒閉潮。

2

面臨生存危機,千萬賣家難道只能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未來想生存可以走這2條路。

在流量紅利期,賣家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源源不斷的流量,靠賣貨賺取差價。

而當流量紅利消失后,電商平臺沒有了流量生產的能力,就會降低客戶的復購率。

這個時候賣家想要生存,就要轉變經營思維,要把賣貨變成經營人。

首先要通過電商平臺作為入口,把成交的老客戶導入到私域流量池。

這樣可以通過個人號,社群做運營,提升老客戶的認知和信任,產生強關系。

比如我們有3個店鋪,每個店鋪每天有100個新客消費。那么就可以通過私域群控軟件,把已經成交的客戶直接導入私域系統。

可以借助群控系統管理多個社交賬號,為老客戶提提供干貨內容,新品活動、優惠券等,激活老客戶到電商平臺二次復購。

當然如果你擁有足夠多的私域粉絲,也可以在私域流量的基礎上,借助小程序打造一套商品載體作為私域電商。

就是直接可以在社交圈子、社群、個人號推薦小程序的商品及活動,吸引私域粉絲持續消費。在提升增量的情況下,做好存量提升復購率。

其次,想要做好人的經營,可以把電商平臺作為交易場景,靠社交媒體平臺去養粉。

因為人的生活習慣和購物決策都已經改變,想要生存就要符合市場需求。

從生活習慣來說,現在的人大量的時間都停留在社交媒體平臺,刷內容看視頻。

因此,在看內容的時候就會產生即興消費,通過社交場景去消費。

商家想要獲取更多的流量和銷量,就可以把產品的賣點和使用場景,變成文章、視頻,通過內容去連接人。

這運營的就是人找貨的邏輯,就是人在哪里,我們就去哪里,消費者喜歡什么我們就賣什么。

那么從消費者的購物決策來看,人們正在從產品消費,轉變成標簽化消費。

例如,過去購物看的是產品的功能和價格,而現在看的是內容和個人IP。

因此,電商賣家未來想要生存,必須要學會內容生產,打造屬于自己的IP。

3

生產內容,打造IP說起來簡單,具體該如何實施呢?打造個人IP,就是通過經營人的邏輯,為消費者提供解決方案和附加值。

比如我們是做服裝行業的,那么就可以打造以服裝搭配,個人形象作為個人IP。

因為消費者已經滿足了物質需求,而來追求的是精神需求。

她們購買服裝的解決的不是溫飽問題,而是要提升個人的氣質和形象。

當賣家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私域流量池,能夠持續地為消費者提供價值。

就會讓消費者對賣家建立認知及信任,實現持續消費。

那么如何做內容生產呢?

內容生產可以理解成一種溝通方式。可以選擇文章、視頻、直播等不同的載體與消費者建立連接,為其提供價值。

這就如歌星、影星一樣,通過影視作品或者音樂作品,為粉絲帶來需求。

當我們在一個領域通過不同的形式,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后,就會在粉絲心中產生烙印和信任。

這樣就可以通過內容養粉,依托個人品牌做背書,以電商平臺做為交易場景,實現持續變現。

在電商紅利消失以后,電商賣家想要生存,就要學會生產內容和經營人,這是未來的大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