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展會信息 > 用創業思維讓產品經理快速進階成功「產品經理創業」

用創業思維讓產品經理快速進階成功「產品經理創業」

來源:互聯網 2023-05-17 22:31:58

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舉辦的【 2020深圳產品經理大會】上,新浪健康產品總監@徐靜 進行了精彩分享,分享的主題是《創業思維讓產品經理快速進階》。

我在這個行業做了5年的產品咨詢專家,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主題為創業思維的方法論,主要講的是四個內容:

產品經理進階遇到的問題。創業思維的要素。如何在公司內部創業。那些坑和情商。

今天的主題,來說說如何用創業思維幫助你職場進階。

一、產品經理進階遇到的問題

大概講一講,現在目前整個產品經理市場的一個現狀。

因為我自己帶了15年的團隊,所以我也會面臨很多關于招聘的一些事情。

在招聘過程中,產品經理分為三類:

有一些產品經理很幸運,他可能一畢業就進了BAT之類大公司,進去后會接受很系統的培訓,還有一個系統的學習氛圍,所以這些產品經理出來之后,他的職場歷程基本上都是很順利的。

但大部分人,更多是去了中小型的創業公司,運氣好的可能會遇到一個很專業的領導,如果遇不到,那他就需要在這個市場上摸爬滾打。

在職場上,基礎產品經理會遇到的進階問題:

我對自己特別滿意,但是我的領導為什么對我不滿意。流程原型沒問題,為何說我能力不行?天天加班,為何績效考核那么差?快速響應所有的需求,為何對我不滿意?裸辭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嗎?

而高級產品經理,會遇到的進階問題:

團隊渙散,淪為討好型領導。老板對我不滿意怎么辦?職場小人怎么對付?如何做出成績?

1. 產品經理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么?

前面說到三類產品經理,有不同的想做產品經理的初衷,但是如果你是源于熱愛的話,那你最終的目標一定是創業——不僅僅是外部的獨立創業,還可以是團隊內部創業。

產品經理心態上的調整:

1)上班=薪酬 團隊氛圍:

我面試時,會問他們為什么會離開上一家公司,很多人會說上班覺得薪酬不錯,團隊氛圍不錯就可以了——聽到這個原因,基本上就不會要他。如果你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你不會因為這個原因去更換你的工作。

2)上班=薪酬 學習:

如果對自己在要求高一點的產品經理,他就會要求說一個不錯的薪水,不錯的學習氛圍。

3)上班=薪酬 學習 創業:

我個人覺得在職場上要有一個快速進階的通道的話,應該把工作看成一個不錯的薪水、一個學習的氛圍,并且加一個創業的思維。

2. 那創業思維是什么呢?

創業思維=全力以赴 解決問題 創造價值

全力以赴:首先它是由你的綜合能力來決定的,因為你能力如果有限,你全力以赴也是沒有用的。解決問題:要有方法論,很多產品經理其實在職場可能做了5年七年,他們可能都沒有自己的方法論。創造價值:實際上首先要目標明確,你才可能去找到你的價值點。

3. 產品經理職場法則

首先你要活下來,這是最基本的;然后活下來之后,你還要活的好;最終你要升級,你要做管理。

活下來:

公司選擇:對于基礎的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選擇公司。時間窗口: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時間窗口發展的前景是不一樣。對于初入職場產品經理來說,如果你選對公司,并且抓住這個領域的時間窗口,那對你的整個職場進階都是非常有幫助的。簡歷:在這種情況下的話,你需要進入這樣的公司,就要花功夫把簡歷做到最好。團隊融入:當你進入這個團隊之后的話,你就要考慮這個團隊融入了??雌饋砀a品經理的基本功或者是硬實力不相關,但實際上,產品經理在公司里是無冕之王,也是整個互聯網公司的交通樞紐;需要跟他溝通交流的人非常多,所以產品經理的綜合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目標與成績:清楚自己的目標,并且做出成績。直接leader的價值觀:直接leader的價值觀是特別關鍵的,比如說當你去面試的時候,你發現你的直接leader跟你的價值觀不太匹配的話,這樣的企業你就要慎重選擇。

活得好:

進去之后發現職場進階道路很崎嶇,怎么活得更好?我們要做什么呢?

高效:有些團隊的溝通其實會造成很多時間的損耗,比如說加班嚴重等等,這些都是一個低效的體現。協同:以前做產品先對比較單一,對協同要求不高,但現在隨著終端的多樣化發展,協同變得重要。

升級:

方法論:比如說騰訊對產品經理的職級考核,很重視他的方法論——你必須是要有自己方法論,就算做了五年十年,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方法論,那你依然很難做到高級產品經理。積極主動、有責任心:有了方法論之后,你還需要有積極主動,有責任心。

管理:

升級完之后成為管理者。

老板的價值觀:很多產品經理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他跟團隊或老板的價值觀不一致的話,他也有可能會懷才不遇。所以這個時候,要盡量調整自己跟老板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如果你確定要留在這個團隊的話。規劃能力:需要具備規劃的能力。當你作為一名高級產品經理的時候,就不僅僅是畫流程和畫原型了;這個時候需要做產品的戰略布局、產品的規劃等等,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管理能力:項目管理、團隊管理、資源管理、關系管理等等。關系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比如:管理你跟你上級的關系、跟下屬的關系、跟同級的關系、跟客戶的關系,關系管理也是作為高級的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

二、創業思維的要素

首先你要有一個綜合的能力:

1. 要素一:產品經理能力模型

產品經理的能力是經驗、知識、技能組成。

技能:軟技能和硬技能,硬技能就是必備的畫流程、畫原型、項目管理等等。

軟技能是信息獲取、調研分析、需求管理、創意創新、全局觀、系統思維,邏輯思維、同理心、審美、溝通能力、演講能力、資源管理能力,項目管理呢。

知識:你的學習能力,你如果你有足夠強的學習能力,你的領域支持是完全可以學習的。

經驗:不等于經歷,所以如果你要具備經驗的話,那你一定是要不斷的總結反思,然后輸出方法論,不斷的學習,互聯網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產品經理是不能停止學習的。

重點能力:首先我覺得知識和經驗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需要具備進階能力。

大局觀;系統思維;邏輯思維;項目管理;需求管理;時間管理;關系管理;資源管理;溝通管理;執行;

2. 要素2:時間窗口

抓住時間窗口。

互聯網大佬說過:風來了豬都會飛。另一個互聯網大佬說:風停了最先摔死的也是豬。

下圖為企業時間窗的時間,也是我在職場從事互聯網的時間:

我們如何找到時間窗口?

怎么抓住時間窗口?

帶寬:隨著5G的到來,視頻業務、VR等是否會蜂擁而上?高頻;痛點;用戶意識:互聯網醫療的意識變強,在線問診等。國內情況;國外發展;終端設備;

整合這些因素,才能對時間窗口有意識。

未來5年的一些熱門領域:

AI智能硬件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知識付費;新零售(直播、視頻);健康醫療;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的話,如果你希望你的未來五年成長很快捷,可以在就業上或者是在創業上,往這些領域去靠攏一下。

3. 要素三:資源意識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創業不能憑空而起。

創業需要資源:

人:團隊;財:資金;物:場地、資質;商業鏈路:商業產品的價值鏈;

4. 要素四:微創新

我認為整個中國互聯網基本上都是微創新。

為什么提倡微創新而不是創新?

好處:

前車之鑒、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創造習慣不易,優化習慣見效;取長補短、因地制宜。

比如:開心農場游戲,在國外是一個種菜的小游戲。當開心網來到中國后,剛開始并沒有多少用戶,因為不符合中國的民情;所以他因地制宜做了一個微創新,把種菜改成了偷菜,所以開心網的開心農場就火了。

5. 要素五:規劃——計劃——執行

根據我們的目標把規劃做好,做好規劃后做計劃,然后進行執行。

馬云也曾經說過:一個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那我的情愿要一個一流的執行,三流的創意,可見執行的重要性。

那我們要把這個執行做到位的話,首先我們是要不斷的檢查、調整、改進,我們才能把執行做到位。

我們做規劃的時候,我們要考慮一些要點:

KPI和OKR:如果沒有切合自身的公司或者自身團隊的要求,形式化的去執行,并不能起到效果;KPI和OKR更多的是為商業目標服務的。組織架構:是為了商業目標而服務。MVP:最小化的可行性的產品。敏捷開發和A/B test:快速開發產品和驗證產品的方法論變更控制:我們在接了一個需求時,由于團隊沒有對變更進行控制,所以做出來的東西與初衷不符。激勵政策;

關于執行的重要性,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圖:

如上圖,雖然你有好的想法,但團隊最后做出來不符。

在這個過程中,執行的監管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不斷的執行檢查,調整改進,才能保證這個目標的實現。

三、如何在內部創業1. 如何做準備

從一開始做產品經理就要做好四方面的準備:

學習:硬技能、軟技能、知識。人脈:創業離不開人,你的老板、同事、下屬等都是你的人脈。機遇:國內外行情如何、是否具備資源、時間窗。資金:有資金意識,在做產品時,考慮投資多少、成本多少、收益多少。

2. 實操

1)規劃:在團隊內部做新產品,首先是規劃,行業競品分析、市場分析、商業模式、產品定位等等。

2)領導支持:做完規劃,與領導溝通,獲得支持。

3)組建團隊:團隊為你的項目目標負責,團隊組織的架構關系到創業的成敗。

重點說一下組建團隊:組建團隊是決定你整個創業成敗的關鍵。

高質量團隊=自身素質 協同 高效

團隊管理三要素:目標明確、權責明晰、獎懲分明。

4)創建產品:MVP、用戶體驗、敏捷開發、系統思維。

重點說一下上圖中的產品模型和產品功能架構:

產品模型:在內部,從零到一創建一個產品。

那這個時候其實也是需要有一張指揮的藍圖: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未來要構建什么?

這個時候,我們建造一個產品模型是很重要的。比如:幫醫院做流量,有很多用戶做完流量分發就走了,沒有留存在我們的社區;所以我們就想打造一個社區,為醫院和用戶提供一些品牌、服務等價值,提供底層的數據支撐、代運營、API的介入等,這樣就構建了產品模型。

當你要從零到一構建一個產品的,你需要用一些圖或者文字把你整個產品的生態鏈路使用場景、用戶類型等等把它講清楚。

產品功能架構:你發現做產品經理足夠久了之后,就會跟研發之間有一個混淆。

比如:研發的一些中臺和我們做的To B,各種端的交錯,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把中臺把這些東西解耦的話,那我們其實是很難做出一個系統平臺并且不斷發展的產品。

5)實現業績

運營:內容、流量、活動;推廣:SEO、SEM、ASO、渠道合作等;銷售:直銷、代銷、分銷等。

目的是是為了變現,后續可能會有融資的一個過程。

小結:當我們從零到一做一個產品時,不要從點到面,要先建立面再去做點。

創業團隊先從點開始做,這個過程會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一開始就有一個面,然后再去做點,這樣的話創業路徑會清晰很多。

四、創業的坑和情商1. 創業的坑

商業而不是理想:

先有市場再有產品、先有產品再有市場;一開始不要做大而全的產品。

為了快而打補?。ㄉ厦嬷v到的點和面的問題):

重構的痛與成本:由于他以前快速做功能,不停的打補丁,所有的功能模塊都不區分,導致我改功能模板時經常崩盤、掛機;重構的成本很高,需要一個團隊大半年的時間,幾百萬的花費。構建全局觀、系統思維、解耦:如果有全局觀、系統思維和解耦思維,你在一開始構建的時候,代碼的顆粒度是非常細的,交付層的這個狀態的顆粒度一定是高于代碼級的狀態。

組織架構與目標的重要性:

例如:A、B、C三個團隊都有KPI,他們要共享的資源是D團隊,D團隊也有自己的KPI,所以D團隊為了完成自己的KPI而去犧牲ABC三個團隊的KPI——在這種情況下,組織架構就是矛盾的。

怎么解決呢?

如果D團隊是共享團隊,那ABC定KPI,D團隊就不需要定額外的了;或者D團隊的KPI是從ABC團隊里拆解出來,這樣才會形成助力,達成業績目標。

項目損耗:

比如兩百萬的項目,三十個人投入半年,人均成本兩萬,后面發現虧了;少做項目,公司就賺了。

這種損耗型的項目,包括整個項目目標是無從考核的,所以這就是很多項目團隊踩的一個坑。

激勵:

沒有動力型:大鍋飯,每個人都有,但每個人很少。有失偏頗型:如這個項目是銷售談來的,產品團隊、研發團隊都要跟著加班。不計成本型:用應收來分層,就是不計成本,甚至會虧損的。

一家言:

小企業是老板說了算,如果想把公司做大,要懂得授權,在整個管理的過程中是管理目標,而不是事無巨細。

2. 情商善待你的老板和客戶;知道需求方要什么;做事令人舒服;目標明確,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受干擾;靠譜(守時、誠信);遠離是非。

解釋兩點我認為重要的:知道需求方要什么、做事令人舒服。

知道需求方要什么:

很多基礎的產品經理會變成需求的搬運工,需求方要什么就照做,后面發現效果不好還要被老板批評;因為需求方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MBA的一個例子:食客投訴說餐廳椅子太硬,老板沒換椅子,把廚師換了。

食客嫌棄椅子是因為食物是好吃的,主要功能達到了;當你的主要功能沒有達到的時候,他會抱怨其他的次要功能和增值功能。

但是如果你這個時候認為客戶的抱怨是對的,你認為次要功能和增值功能出問題了,你只去改了次要功能和增值功能。

實際上這個時候你是核心功能出問題了,你達不到效果。

做事令人舒服:

比如我中午快下班的時候收到郵件:徐總趕緊幫我看一下這個方案。

因為下午兩點要開會,那我只能用吃飯的時間幫他看方案。

過了幾天,他又在周五發了一份郵件:徐總幫我看一下方案,下周一要開會。

如果你在選擇下屬的時候,你會選擇跟這樣的人合作嗎,還是會選擇一個不讓你那么緊張的人。

因為你一旦跟他合作,是不是就意味著你永遠都要加班。當你想給下屬升值或者加薪的時候,你會選擇他嗎?

但是很多產品經理他不是故意的,他壓根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覺得這一點也是一些初入職場的產品經理需要注意的。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

2020產品經理大會預告

2020產品經理大會全國巡回現已開啟,杭州、廣州、上海、北京四城同步預售,與一線產品操盤手們一起,聚焦于探索產品經理與技術、體驗、創意、產業、B端的連接,發現更多產品經理的新可能!

戳此鏈接或點擊圖片,了解大會詳情:http://996.pm/Y2X02

相關閱讀

百果園新零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

B端行業,產品的切入與實踐

困局下的新零售,如何破局?

要想破局,請先升級|2020產品經理大會·深圳站現場報道

本文為【2020深圳產品經理大會】現場分享整理內容,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Rebecca 整理發布。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題圖來自大會現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