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展會信息 > 快手上可以賣二手閑置嗎「咸魚網二手交易平臺怎么賺錢」

快手上可以賣二手閑置嗎「咸魚網二手交易平臺怎么賺錢」

來源:互聯網 2024-08-07 09:04:0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摩根頻道

作為“中國短視頻第一股”的快手,在大家還沒有從其登陸港股后暴漲又暴跌的過山車上緩過來的時候,它猝不及防的轉向了二手電商領域,交上了第一份成績單。

中國的二手電商市場在經歷了近1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寡頭”的格局。阿里巴巴旗下的閑魚和58旗下的轉轉兩家占據了市場超過90%的份額,把愛回收、拍拍等老玩家甩在身后。

不過國內的二手市場規模距離日本、美國等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仍處于增長期。況且當下國人閑置物品買賣的意識并沒有完全形成,并對于當下二手交易的“信任感”不足也影響了國內二手市場的增速。

而快手此次進軍二手電商,試圖以“短視頻內容 直播賣貨”的形式打破原有圖文給用戶的模糊感,用最直觀的方式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那么以新的模式,快手又能否打破當下的寡頭格局呢?

信任度與流量,“閑魚們”為之征戰的十年

進入2021年,國際二手電商迎來了一波上市潮:1月底美國版“閑魚”Posh mark 登陸美股市場,3月份二手電商平臺 ThredUP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與中國隔海相望、人口僅有1.26億的日本,據公開數據顯示,其二手市場交易數額已經超過40萬億日元,相當于中國二手市場交易額的兩倍。其獨角獸企業Mercari 從創立再到IPO僅僅用了四年。

而回到國內,雖然2018年中國二手閑置年交易額為7420億,2019年為9646億,2020年上升到12540億,每年日益增長,預計突破萬億大關。就連今年成功上市的“短視頻第一股”萬億身價的快手也開始著力進軍二手市場。

然而國內二手電商經歷了10年的發展,但是國外接連上市的境況不同,目前還沒有一家突出重圍,敲響自己上市的鐘鳴。那么國內二手市場當下最需要解決的痛點問題是什么?

是流量嗎?在當下互聯網商業這種的確有著“得流量者得天下”的傳言,無論是社區團購、共享單車、出行服務,每次互聯網大戰都是由爭流量所開始。

對于具有“長尾效應”的二手市場來說,“效率高 規模大”的確是自身的保命根本。而雖然流量決定了平臺未來發展的規模大小,但是新流量不能把控用戶是否能在平臺交易、不能造就用戶對于平臺自身的粘性,反而還有可能反噬平臺口碑。

畢竟二手市場雙邊都是C端,無法用“價格戰”來引導用戶使用習慣。用戶所擔憂的還是對方的信任度問題,就像阿里集團副總裁湯興曾表露:“信任是打開閑置經濟大門的唯一鑰匙。”

二手市場中交易的商品與商店里標準化的品牌商品不同,因為其不同程度的使用情況,可以說每一件商品都是“孤品”,那就存在著雙方“不可知”的信息壁壘,造就“檸檬市場”,用戶在收到貨品之前難以得知這個“檸檬”是酸是甜,很難使得用戶與用戶、用戶與平臺之間可以很快的建立一種“信任”的關系。

不過國內這些二手交易平臺無論是閑魚、轉轉、愛回收等在這十年之中也一直為之努力著。

像是C2C的閑魚一直試圖建立的社區社交的方式來提升社區信任關系,無論是之前關掉的魚塘,還是還在發展的閑魚會玩社區,都在試圖讓用戶們在社區之中建立起對彼此的信任。同時,背靠著阿里這棵大樹,同時關聯了用戶自身的阿里芝麻信用,買賣雙方也可以通過對方的信用度高地來評判這單交易的“可行性”。

而對于一開始就把重心壓在的二手手機3C市場的轉轉,自誕生之初從C2C轉型為C2B2C,逐漸構建了平臺自身的服務質檢體系,用戶可以通過平臺給予的質保服務和驗機報告來評判商品。

而二手交易平臺得物,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球鞋交易平臺,也選擇了走向C2B2C模式。雖然是賣家定價,但是都會通過得物進行鑒定,通過之后才能上架,也是有得物郵寄給買家。

這一點與剛剛上市的美國二手交易平臺ThredUP有異曲同工之妙,ThredUP為了解決二手衣服品質難以掌控以及售后方面的問題,平臺通過用戶寄售的方式:用戶將二手衣物打包裝入一個平臺統一化的袋子里由ThredUP派人取走,衣服經ThredUP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售。

對于平臺進行質檢用以提升用戶對于商品信任度這種C2B2C的模式,雖然國外已經跑通。但是由于國情發展不同,以及社會人文情況有所差異,在國內發展如何,還需要時間去證明其可行性與在中國所產生的問題。

“平面”過渡“立體化”能否造就新格局

而對于此次入局二手交易市場的快手來說,閑魚、轉轉這些老玩家面對的信任度問題同時也是自身所面臨的。畢竟快手作為短視頻平臺,并沒有閑魚、轉轉這些純二手電商平臺“基因”純粹,或許也是這種不純粹也造就了快手自身的一些優勢,當然還有要面對的新的問題。

就正如對于當下二手交易平臺來說圖文的描述依舊為主流,對于非專業賣家而言,圖文描述文法使得自己所售商品信息描述詳盡。

況且很多商品發布時與買家看到時,存在時間差,這種時間維度的差距,商品描述的真實性已經有了損耗。使得用戶對于商品的現況不能有一個最直觀的認知,得到的只是商品的一個有時間損耗風險的“類圖文”、“平面化”的概像。

但是對于快手這種以“短視頻 直播”平臺,其360度“立體化”的展現形式的確比原有的平面形式更能給用戶帶來沖擊感,更容易讓用戶對產品產生認知與具象。對于商品的現狀有最清晰的了解,造就自己對其的直接感觀與是否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判斷。

通過短視頻博主以日常更新短視頻對用戶群體產生潛在認知,拉近熟悉感,造就信任度與用戶粘性,形成自身的私域流量。

這種方式或許可以喚醒用戶的“潛在需求”與“激情消費”。畢竟當下短視頻已經融入了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一些人空閑時間會刷刷短視頻來獲取信息打發時間,但是又有多少人在沒有明確購買目的的情況下,空閑時間用來刷一刷閑魚會玩社區呢?

這種“短視頻 直播”的形式,使得用戶對于商品的認知從“平面”走向“立體化”,也使得買家對于賣家的形象感知從“平面”走向“立體化”。

但是快手同樣也要面對諸多的問題。

首先,快手當下二手交易主要為“3C類 奢侈品”兩個門類。這兩個門類都是較容易“標準化”的類別,奢侈品的真假與損耗程度,手機的使用年限、維修情況與損耗程度,這些通過專業的鑒定與質檢都可以完成,并且出局報告。

而快手當下所使用的也是第三方平臺的質檢報告和自身平臺主播信用背書來完成這一體系。但是這一體系如何擴充至更多的類目里面,尤其是對于“標準化”難度較大的類目里,對于快手來說當下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對于當下快手以“短視頻 直播”進軍二手市場的確自帶的優勢與差異化。但對比著同為短視頻平臺也同樣開辟二手市場的抖音來說,并沒有很特別的護城河,反而兩家隨著發展會陷入“同質化”,那么快手又該如何拿出與同類別平臺差異化的東西來說服用戶與市場。

短視頻進軍二手電商,對于二手電商而言,兩者的差異化可以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新模式加以驗證,更快促進二手電商更進一步的發展。

對于已經深耕電商已久的快手來說,踏入二手電商增加了流量變現更多的可能性。同時,因為快手并不是一個單獨的二手電商平臺,各大奢侈品二手電商、拍拍、愛回收、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都有入駐,它更像是一個二手市場未來銷售模式可行性的前瞻:一個傳統二手交易平臺的第二交易渠道,一個具有多元化兼容性的二手交易空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