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外貿學堂 > 電商中存在的那些侵權行為有哪些「構成侵權行為」

電商中存在的那些侵權行為有哪些「構成侵權行為」

來源:互聯網 2024-09-14 18:04:13

現在電商行業越來越火,直播已經成為網購的另一種形式,由吃播、開箱等等發展而來,大家邊看邊買,無論你賣的什么產品,你相信嗎,有人在直播間售賣過火箭,這,可真是罕見

但是在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中,也要注意,電商也是存在侵權的行為的

首先來說電商中的商標侵權:

在沒有得到產品品牌官方的正規授權下,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標或LOGO,會存在極大程度上的商標侵權風險。(就比如說,你所賣的商品是否得到了品牌方的授權,如果你只是借此宣傳,品牌方并無授權給你,那么你就是侵權了)

專利侵權:

① 發明專利侵權:若產品的構造、工藝等方法與別人的發明專利一樣,在沒有得到專利權人的允許下,擅自生產、銷售,則構成侵權。(這個說的是你產品的配方,是否自己申請了專利,你的配方是否跟已申請專利保護的配方存在近似情況,如果一樣,你是否得到專利權人的允許使用)

② 外觀專利侵權:外觀專利侵權是極為普遍且容易被察覺的一種侵權類型,例如產品的外觀設計或者包裝有相似或雷同之處,都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侵權風險。(產品的外觀或者是產品的包裝與其他物品有相似之處,你就要引起注意啦)

版權侵權:普通情況下,是指侵犯著作權,與影視作品、動漫周邊等衍生產品有關。

盜圖是一種常見的版權侵權方式。(你所使用的圖片是都存在版權)

侵權可能會造成的后果

1. 權利人向平臺投訴,店鋪可能會被要求下架產品鏈接,或者直接被關閉店鋪,凍結店鋪賬戶資金。

一旦被訴侵權,都會導致大批量的產品庫存積壓,造成經營困難。與此同時,店鋪還有可能會留有相關侵權記錄,影響店鋪后期產品的運營和流量曝光的權重。

2. 被起訴侵權,法院下發TRO凍結資金或支付品牌方高額賠償金的風險。

如何規避侵權?

①選品時,記得及時進行自我審查。

②了解產品的一系列供應信息

③關注貨品來源的相關細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