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行業資訊 > 人工智能搭配服裝「時尚穿搭達人」

人工智能搭配服裝「時尚穿搭達人」

來源:互聯網 2024-08-14 12:04:03

商業案例 丨 作者 / 由之(小師妹)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373篇原創文章

又到了換季的日子。

在女生的觀念里,換季就意味著,又該買新衣服啦。(雖然不換季也一樣買……)

對于小師妹來說,買衣服是一件甜蜜但又有點頭疼的事。

每當看到商場琳瑯滿目的衣服,有選擇困難癥的小師妹,根本無從下手。

經常看到一件衣服掛在那特別好看,可穿在自己身上卻一言難盡……

試穿幾十件下來,也買不到幾件適合自己的衣服。

合身的衣服不好看;好看的衣服暴露身材缺點;不暴露身材缺點的吧,又有點土……

在買衣服這件事上,很多女(男)孩子都是懵圈的。

除了那些穿搭博主、時尚人士,很少有人真的知道什么樣的衣服適合自己,什么版型可以揚長避短,什么顏色能夠提升氣色,什么搭配讓人賞心悅目……

那怎么辦呢?


— 0 —穿衣搭配怎么辦

模仿明星的穿衣風格?還是跟風 Instagram 時尚博主?或者直接去淘寶買網紅店?

小師妹有個土豪朋友,她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專門請買手或者服裝搭配師陪她逛街,挑選最適合她的衣服,成本……也就大概 1000 元一小時吧……

而小師妹的老板就更厲害了,他有專門的設計師給他定制衣服……

但節約(貧窮)如小師妹,肯定是舍(花)不得(起)這個錢的,就只能拉上自己最時髦的閨蜜來幫忙了。

小師妹常常想,要是有一位特別了解我喜好(最好還免費)的專屬服裝搭配師,能按時幫我搭配好衣服,直接買好送上門,那該多省事啊。

其實,美國真有一家公司,是專門干這事的,而且還做的挺成功,兩年前就已經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了。


— 1 —你的私人穿搭顧問

這家公司叫做 Stitch Fix。

只不過它給你提供的專屬服裝搭配師,不是真人,而是人工智能(AI)。

一句話來總結Stitch Fix的商業模式就是,按時給你郵寄你可能會喜歡的衣服和配飾,你留下想要的,寄回剩下的。

Stitch Fix就相當于你的私人服裝搭配師加買手。

具體來說,Stitch Fix的服務流程是這樣的:

1. 錄入基礎信息

你登錄它的網站,注冊成為一個新用戶,填寫一份詳細的調查問卷,包括:

尺碼(size):身高,體重,腰圍,胸圍,臀圍,肩寬,手臂長度,腿長,上衣尺碼,連衣裙尺碼,T恤尺碼,內衣尺碼、褲子尺碼等等;剪裁(fit/cut):寬松偏好,長度偏好,牛仔褲剪裁,比如你喜歡緊身、合適、直筒、寬松還是oversized的衣服/褲子?風格(style):你喜歡的衣服/鞋子風格,穿衣場合,喜歡/避免的顏色,什么類型的衣服最多,最常購買的衣服品牌,是否愿意嘗試新風格,首飾偏好,是否有耳洞等等;價格(price):能接受的上裝/褲子/裙子/鞋子/首飾價格;其他(more):年齡、工作領域,是否懷孕,選擇使用Stitch Fix的原因等等。

——

2. 系統推薦,郵寄衣服和指南

你填好問卷后,預交20美元的設計費。

Stitch Fix 的 AI 系統就會根據你的“時尚畫像”信息,自動計算出你可能會喜歡的服裝組合。

然后由 Stitch Fix 的專業服裝搭配師,從中人工挑選出一套穿搭,包括 5 件衣服和配飾(他們稱之為“一個 Fix”),并附上一份服裝搭配指南,免費郵寄給你。

你完全不必擔心商品質量,他們選用的衣服和配飾,大部分都是大眾品牌(很多品牌即便在國內也有相當高的知名度:Topshop、Zara、H&M、Michael Kors、Madewell、Converse……)。

分為高、中、低三種檔次,其外還有幾個自創的服裝品牌。

——

3. 留下你最喜歡的,并支付

你在家試穿之后,留下你喜歡的衣服和配飾,其余的在 3 天內免費郵寄回去,并填寫反饋表格,為留下的商品支付貨款。

而你預交的 20 美元設計費,在第一次購買時,可以用來抵扣商品貨款。

如果你留下了全部 5 件衣服,還可以額外享受 25% 的折扣。

——

4. 重復購買,或按周/月訂閱

你可以選擇讓Stitch Fix每周/每月給你郵寄新的Fix,或者需要時再郵寄。

不論你選擇哪種方式,Stitch Fix 都會根據你每次的購買數據,不斷優化 AI 算法,讓下一次的 Fix 更符合你的喜好。

——

下面這張圖片,總結了在 Stitch Fix 訂購衣服的四個步驟。

相信你不難發現,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薦”這一步了。

如果 Stitch Fix 推薦的衣服不符合用戶的喜好,那它的整個商業模式就不成立。

而每一位用戶,他們對于衣服的喜好都是不同的,到底怎么才能做到“個性化推薦,并符合用戶的喜好”呢?


— 2 —千人千面的穿搭算法

你知道,數量級一旦上萬,單純用人工來解決“個性化推薦”的問題,這并不現實……

一個專業的服裝搭配師每個月為一個顧客搭配衣服,很容易;為 10 個顧客搭配衣服,也不難;為 100 個顧客搭配衣服,廢寢忘食也許能做到……那如果是一萬個、十萬個、甚至一百萬個顧客呢?

你能招到幾萬個專業的服裝搭配師嗎?

這個時候就需要 AI,也就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來幫忙了。

Stitch Fix 招募了超過 100 名數據科學家,其中大部分擁有數學、神經科學、統計學、天體物理學等定量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

他們基于用戶的數據、商品的數據、以及交易的反饋數據,來構建個性化推薦算法。

在這些科學家的眼中,衣服的合身程度和審美偏好都只是數據而已。

腰圍、褲長、材質、顏色、重量、耐久性、圖案等等……這些都可以量化。

只要收集到足夠的數據,就可以更容易地計算出人們想要什么樣的衣服。

但是,光靠AI來實現精準推薦也是不夠的,購物是很個人的行為,在同理心等方面,人的表現當然遠勝于機器。

因此 Stitch Fix 同時雇傭了 3900 多個造型師,他們可以更改或者推翻AI給出的搭配建議,來最終拍板寄給用戶的搭配方案。

而且,就連這些造型師的決策過程,也都會被 AI 系統記錄下來,用來反向優化推薦算法。

經過機器算法和人工挑選這兩道工序,Stitch Fix 的推薦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互聯網女皇 Mary Meeker 在 2016 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提到——

如果 Stitch Fix 預測用戶有 100% 的概率會購買一件衣服,那么她實際的購買概率會高達 90%。

哇,聽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可是,Stitch Fix 這樣的商業模式,廣大消費者真的買賬嗎?


— 3 —Stitch Fix 的市場表現如何

據統計,Stitch Fix 的核心客戶群為 25-45 歲的女性;39% 的顧客將全年服裝消費的 50% 花在了 Stitch Fix ;80% 的顧客在下單后 90 天內,會來 Stitch Fix 下第二單。

2016 年,Stitch Fix 的銷售額中 83% 都來自于老顧客;

到了 2017 年,這個數字達到了 86%。

看來這些老顧客對 Stitch Fix 的服裝推薦還是相當滿意的。

——

Stitch Fix 的成長非常迅速,它創辦于 2011 年,2017 年 11 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市值突破 20 億美元。

截止 2018 年財年,Stitch Fix 的活躍用戶達到 274 萬,收入為 12.27 億美元,凈利潤為 3800 萬美元。

去年12月,Stitch Fix 公布了 2019 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凈銷售額同比增長 24% ,達到 3.66 億美元,活躍用戶同比增長 22% ,達到了 290 萬人。

從數據上看,Stitch Fix 的發展還是挺不錯的,近三年復購率高達 80% 以上,即便它的用戶基數沒有很多互聯網公司那么大,但收入卻還非常可觀。

憑借這些亮眼的表現,Stitch Fix 在 2018 年,被評為全世界最具創新的 50 家公司之一。


— 4 —Stitch Fix 商業模式新在哪

乍一看, Stitch Fix 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個服裝電商嘛,它的商業模式跟傳統的電商相比,到底新在哪呢?

是它的人工智能推薦系統嗎?

可是淘寶也有人工智能推薦系統呀,你在淘寶上購物,它也會根據你的購買記錄、搜索記錄等數據給你推薦你可能會喜歡的衣服。

那是它的服裝訂閱模式嗎?

其實,訂閱模式并不新鮮。

早在 1999 年,歐洲就出現了一個襪子訂閱電商,叫做 BlackSocks ,你只需要在網上下一次單,就可以訂閱一整年的襪子。

那 Stitch Fix 到底新在哪呢?

——

潤總常說: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業邏輯。

要想理解 Stitch Fix 背后的邏輯,我們首先要理解最底層的“零售”的邏輯。

什么是“零售”?

潤總在《5分鐘商學院》中講過,商業世界雖然紛繁復雜,但概括起來,只有兩大環節: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

海爾生產家電,是創造價值;蘇寧銷售百貨,是傳遞價值。

而“零售“就是典型的傳遞價值,它傳遞的到底是什么呢?

三個要素: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

什么意思?

你去商場買襯衫,看著款式、顏色挺不錯,純棉的,摸著很舒服,翻了翻價格標簽,覺得能接受,試穿之后也覺得挺合身,通過這一系列的體驗,你獲得了“信息流”;當你說“服務員,幫我包起來”,你拿著單子到收銀臺付款,然后把回單給服務員,這個過程,是“資金流”;服務員打包好襯衫,你自己拎回家,這是“物流”。

到了互聯網時代,電商平臺展示的圖片和文字,是“信息流”;

你基于這些信息做出購買決策,使用支付寶付款,是“資金流”;

付款后,賣家選擇一家快遞公司送貨到你家,完成“物流”。

不管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購買的過程都可以拆解為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

所以零售,本質上就是這三種要素的萬千組合。

電商相對于傳統零售,是提升效率的典范,你躺在家里拿著手機,就能看到成千上萬商品的信息,從信息流的角度來看,電商提高了商品信息的易得性。

那 Stitch Fix相對于傳統的電商(比如淘寶),又提升了哪方面的效率呢?

沒錯,還是信息流。

你用淘寶買衣服,雖然能看到成千上萬件衣服,但還是要貨比三家,從這成千上萬件衣服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然后才能下單購買。

這個過程,雖然相對于去線下購物效率高一點,但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

那怎么才能提高一點效率呢?

看網紅推薦,跟風購買是一個辦法,至少比你自己挑選,能節省一部分時間,但效率還是不夠高。

那怎么辦?

這個時候,Stitch Fix 就出現了,你需要投入的時間成本,就只是注冊時填寫問卷的 15 分鐘,然后它就能按時把你可能會喜歡的衣服送到家,幫你省了下以后每一次買衣服的挑選時間。

Stitch Fix幾乎把信息流的效率做到了極致。

所以從零售的本質來看,Stitch Fix 商業模式的創新,不在于它的人工智能算法,不在于它的服裝訂閱模式……

而在于它把信息流的效率,做到了極致。

而人工智能算法和服裝訂閱模式,它們都不是目的,它們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


最后的話

商業世界看似復雜,但是歸根結底,都有它的底層邏輯。

商業模式的每一次創新,其實都是在某一個環節上,提升效率。

最后,放個問卷吧:

如果你喜歡小師妹的文章,歡迎你點擊“在看”并轉發到朋友圈,幫助小師妹完成 KPI 吧~

小師妹會分析更多有趣的商A業案例給你的,么么噠~

-End-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