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展會信息 > 防曬的真相「防曬真的很重要嗎」

防曬的真相「防曬真的很重要嗎」

來源:互聯網 2023-05-17 22:31:28

笑死!人類為了防曬到底有多拼?歡迎收看羊羊為大家奉上的大型迷惑防曬現場

有小姐妹學車,從報名到拿駕照,教練愣是沒見過她的臉

所有溝通只能喊:那個鬼,到你了。

這個姐妹是真的“硬”防曬惹,直接3把傘組合、變身行走的蚌精

還有我們的黑武士選手,羊只能說沒有你們的星球大戰后傳,我不看。

等等,這是滑馬出街了?安全帽配龍袍的搭配,屬實有點先鋒!

小配飾也沒再少的,口罩上面還有白色護目鏡,打造完整look

接下來則是憨憨面罩兄弟,喜感得好像馬卡龍成精

不過笑歸笑,之所以有這些裝扮出現,還是因為國民防曬意識的提高。經過多年的科普教育,防曬幾乎要刻進我們的DNA了。

但是羊最近發現,防曬也出爭議了?

網上很多博主分享過度防曬的危害

之前大家都喊著“養兒不防老、防曬才防老”,現在卻說過度防曬害我缺鈣、衰老、長不高…

還有博主說曬出文獻說防曬成分有毒、進入人體干擾內分泌;

以及化學防曬劑會被紫外線分解成自由基,加速人體衰老。

整個看下來就是疑云重重,很多姐妹甚至說不敢再涂防曬了,覺得防曬就是商家用來牟利的噱頭。

正好之前在寫光老化的時候,有姐妹也問過相關問題。今天羊就來解答下大家過于過度防曬的迷思。

想知道過度防曬會造成什么問題、規避危險的防曬成分以及如何適度防曬的姐妹,趕緊上車

什么是過度防曬?

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羊先帶大噶看看,什么是過度防曬呢?

其實就是不根據場景變化、紫外線強度調整的極端防曬模式。

不管陰天晴天、室內室外,每天嚴格執行ABC(Avoid、Block、Cream)原則。

表現形式上就是日常比吸血鬼還怕光、白天在家甚至要拉窗簾;

雷打不動涂高倍防曬(SPF50、PA 以上)、出門全副武裝把自己裹成”養蜂人“的防曬狂魔

為了皮膚白皙、抗光老,大噶真的很拼!

缺鈣、衰老、有毒、擾亂內分泌?

那些關于過度防曬的迷思

過度防曬真的會讓我們缺鈣、進而骨相衰老么?

先說結論:除了對防曬狂魔會有一點間接影響,絕大多數人可以忽略不計。

羊康了康,上次防曬引起缺鈣的大規模討論,是因為這個新聞

很多人自動從標題抓取關鍵詞,”長期養蜂人式防曬、骨質疏松?好的,防曬=缺鈣“一氣呵成。

但點進視頻看,就會發現小姐姐還有導致缺鈣的其他生活習慣,比如每天至少一杯咖啡。

咖啡因會加速鈣質流失

醫生最后也有總結:過度防曬、缺乏運動、攝取過量咖啡因,都是骨質疏松的誘因。

鍋不能只扣在一個人頭上啊,盆友們!

而且羊斗膽猜測,視頻中的小姐姐30歲,堅持這種極端防曬、喝咖啡的習慣應該已經好多年了,長期 過度,才是最終骨質疏松的原因。

根據醫生的診斷,我們也知道了,缺鈣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鈣的吸收代謝來看,咖啡因和碳酸飲料是加速了鈣質的流失;而防曬對鈣的影響,則體現在吸收利用上。

熱知識:曬太陽補的不是鈣,而是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這也是為啥羊說過度防曬對缺鈣是間接影響)

紫外線中的UVB作用在皮膚上,使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經過代謝之后,變成活性維生素D3,進而幫助腸道吸收鈣和磷。

8過還是那句話,過度防曬才會影響VD的合成。

適度防曬比如只是涂涂防曬霜,影響不大,甚至可能讓體內的VD含量更高

這是因為UVB會促進VD合成,但UVA反而會加速VD分解,當防曬做好對UVA的預防時,對VD的留存有益。

雖然人體主要VD來源是陽光照射,但大家也不要太有負擔。

一是我們對陽光的依賴,沒有想象中的重。

有研究表明,每周曬10~60分鐘就夠了,避開高溫時間段(10~16點),做好面部的防曬,曬曬四肢就OK。

平均到每天,出門扔個垃圾、取個快遞,曬個十幾分鐘是很簡單的事叭。

二是還可通過飲食外源性補充。

除了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入含有VD的食物,每天補充400~600IU的維生素D3來得更高效、精確一些。

不過要提醒下大家,雖然存在普遍缺乏VD的現象,但最好也不要自己盲目補充,可以去醫院檢查下遵醫囑吃或者短期調節哈。

該研究以上海市2W人為例做過測試,VD缺乏人群將近87%

有人質疑口服VD,沒有自身合成的”天然VD“對人體有益。羊這里澄清下,沒有優劣之分,只是自身合成的VD生物利用率更高。

有研究證明,自身合成的VD可以和維生素D蛋白100%結合,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為人體利用;外源營養劑的VD大概能結合60%。

所以,只要口服VD的量跟上也是沒問題的哈。

總結來說由防曬導致的缺鈣、甚至病理性表現,需要3個條件:長期 不間斷+過度。

我們絕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即使夏天一絲不茍,其它季節稍微放松點就能達到人體所需曬太陽的標準。

防曬成分會進入血液,有毒、影響人體內分泌?

博主們曬出的文獻截圖,其實是19年的實驗,當時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實驗是為了研究在最大使用劑量下,防曬劑會不會進入血液循環,以及濃度是否會超出FDA建議的安全濃度。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用的4種防曬劑,都超過了FDA建議的安全濃度0.5ng/ml,其中二苯酮-3甚至達到了209.06ng/ml。

乍看是不是挺嚇人?但是根據實驗透露的使用量,羊發現……他們每人一天會用掉105g防曬霜。(相當于正常容量防曬霜2~3瓶)

一整個用防曬霜洗澡的概念!

而日常生活中,一個月用掉一瓶已經算蠻快的了叭。按我們每次一硬幣、每天補涂1~3次的使用量(很多寶都達不到這個用量頻次),是不會超過安全濃度的。

大家明白了吧?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不是說化學成分進入血液就是有毒的,要看成分本身是否有害。也不是說超過建議的安全濃度就不OK(這個值相當于安全上線)。

實驗結論也說:并不表明要避免用防曬

這個實驗只能說明防曬成分進入血液會比我們預想的多,我們應該盡量選擇分子量大不容易進入血液、沒有安全爭議的防曬成分。

像氧化鋅和二氧化鈦這類物理防曬劑,只是通過附著在皮膚上反射紫外線,安全性賽高。

化學防曬劑選擇分子量大的,護膚品中有「500道爾頓原則」,也就是說超過500道爾頓不易被透皮吸收。

尤其皮膚敏感的姐妹,優先選擇這些防曬成分

聚硅氧烷-15、乙基己基三嗪酮、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亞甲基雙-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雙-乙基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

關于影響內分泌的問題,羊之前已經說過了,正規品牌都是在安全范圍內添加,不會有影響。

但鑒于每個人體質不同,已經有內分泌紊亂傾向(比如月經不調)或者容易受干擾的姐妹,注意避開二苯酮-3、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成分。

防曬成分千千萬,有一點兒危險的咱就換!

防曬成分被分解成自由基,讓我們更容易衰老?

自由基是人衰老最主要的原因。

自由基就好像強盜一樣,會奪取正常細胞的電子,造成損傷,這個過程叫”氧化“。

所以我們常說的抗氧化,其實就是抵抗自由基的傷害。

過量的自由基,不光會讓我們衰老,還會帶來疾病。

而產生自由基的方式,有這么多種,真的防不勝防了!

但防曬霜分解成自由基這事,大家不用太擔心!

一是可用的防曬成分很多,我們避開會分解成自由基的成分(奧克利林、水楊酸辛脂)就好了嘛。

二是防曬中含的那點劑量帶來的傷害,我們使用的抗氧化護膚品差不多就能抵消掉。

抗氧化小天使給大家列一下:維生素C/E、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alpha-硫辛酸…

總結:過度防曬最大的危害,其實就是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間接影響骨骼健康。但這種影響是長期 不間斷 過度的結果,90%的姐妹不用太擔心。

對內分泌有干擾、本身有爭議的成分避開就好。

相比過度防曬造成的這些問題,完全不防曬帶來的光老化、DNA損傷、癌變風險才更嚴重。尤其是有紫外線過敏、光敏性皮炎的姐妹,更要好好防曬。

光過敏、皮炎、毒性

買防曬時這些成分殺手不得不防

相比缺鈣和影響內分泌,防曬造成的光過敏、皮炎等問題才更應該被警惕!

羊把一些比較危險的防曬成分,給大家列在這里,大家自取避雷。

容易誘發光過敏、影響內分泌的防曬成分:

二苯酮-3:可能誘發光過敏,有類雌激素的作用、干擾內分泌

水楊酸三甲環己酯:對激素有弱影響,會產生有毒代謝產物

水楊酸乙基己酯:UVB吸收劑,水楊酸衍生物,孕婦及哺乳期慎用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側重防UVB的化學防曬劑,對內分泌有一定干擾

有毒性的防曬成分:

4-甲基芐亞基樟腦:歐美認為4-甲基芐亞基樟腦對甲狀腺有毒性,不在防曬霜中使用;我國允許作為防曬劑使用,最大允許濃度4%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吸入后會引起神經毒性、肝臟毒性,避免在防曬噴霧中使用;在駐留型產品中最大允許濃度為0.01%

防曬中的致敏防腐成分:

唑烷基脲:通過釋放甲醛來防腐,誘發皮炎概率高,敏感肌避雷,最大允許濃度0.6%

甲基異噻唑啉酮:強致敏性防腐劑,歐盟禁止在駐留型產品中使用;最大允許濃度0.01%。

適度防曬

如何更安全、更合理?

說完了過度防曬以及防曬成分殺手之后,終于來到了適度防曬環節!

Tip1 查看紫外線指數、靈活使用ABC法則

紫外線指數是指當太陽升到最高位置時,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可能損傷程度,用0~15級表示。

紫外線指數小于2時,可不防曬或輕防曬。

紫外線指數能在手機自帶的天氣軟件中查看或網頁搜索當地紫外線指數

接下來就是適度ABC原則,不是正中午或者室外活動暴曬的時候,防曬霜、物理防曬交替使用就好,不用都做。

Tip2 拒絕無腦選高倍防曬,著重防護UVA

姐妹們平時在室內真沒必要用SPF50、PA 的防曬霜。防曬倍數越高、續航能力越強,給皮膚的負擔越大。

因為UVB能促進對VD的合成,再加上穿透能力比較差,玻璃就能把它擋個7788。所以我們日常通勤、室內工作,可以側重防UVA。

Ps.在海邊等室外場所還是要好好防護UVB的,那里的紫外線猛烈,很容易曬傷。

不同國家防曬標識不同,大家可以看圖對應一下

UVB的防御力度看SPF指數,SPF指數后面數字??20就是大概的防護時間。比如SPF20,大概能防護400分鐘。

平時上學、上班,SPF15~25足夠了,普通的戶外活動,SPF30即可;如果是登山、滑雪、海邊紫外線比較強烈的地方,再用SPF50。

UVA的話,常見的PA值比較多。一個?防護大概是4小時,PA 8小時,PA 、PA 差不多就是超長續航啦,畢竟日曬時間才多久嘛!

羊最后總結一下,“過度防曬”確實不好,但它的危害遠遠小于不防曬!

我們要做的是按照TIPS適度防曬,不要見光色變,有保護的情況下適度接觸陽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