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外貿學堂 > 南京舌尖上的美食「南京燃放煙花嗎」

南京舌尖上的美食「南京燃放煙花嗎」

來源:互聯網 2023-05-17 22:31:21

鐘靈毓秀的金陵城,既是底蘊深厚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也是讓鴨子們聞風喪膽的“鴨都”。

秀美大氣的南京,人杰地靈、底蘊深厚,估計前人們也沒想到,今天的南京被吃貨們冠上“鴨都”的稱號吧......

它既沒有蘇州常州的婉約溫潤,又不像徐州泰州的爽朗干脆,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實在太隨性了!

歷史的緣故,南京沉淀出一副知足常樂的模樣,不夠精致,但絕對包容,不夠浮華,但絕對穩重。這種不以為然的態度,讓匆匆一瞥金陵風貌的游客很難參透。比如,總有人質疑:南京除了板鴨烤鴨鹽水鴨,就沒別的吃的了?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你最好有兩個胃,不然南京小吃讓你“吃不完,兜著走”!

1.南京的湯包褶子朝下

無錫的湯包聞名遐邇,在江蘇省內獨攬風頭。偶有蘇州揚州的吃客拍案而起,為了自家的湯包與之據理力爭,最后還是敗給為了一籠湯包不遠千里趕去無錫的游客們。

這場因湯包在江蘇省內掀起的紛爭,金陵城最處變不驚,對外界的雜音充耳不聞,關于湯包的口味好惡,金陵人心中早有歸屬。

省內關于湯包的紛爭,南京人從來置若罔聞,因為他們心中早有定論

南京人有自己的湯包,和無錫跋扈的甜、揚州濡潤的鮮不同。外表上,它背道而行,湯包收口朝下,一個個端坐在竹屜里,乍看像表皮發皺的饅頭;口味上,它咸甜并蓄,兩種味型在緊致的肉餡中相處融洽,像個包容豁達的老者。

南京的湯包收口朝下,這是雞鳴湯包的遺風

南京人喜歡早上吃湯包,蛋皮湯是標配。早餐時間的湯包都是現包現做,趕上高峰期根本供不應求。湯包一定是剛出屜的最好吃,冒著熱燙的白煙,晶瑩的湯汁在半透明的包子皮里面微微顫動。

南京人對“先開窗,后喝湯”的定律早就熟稔于心。小心翼翼夾起一個湯包置于勺中,迫不及待撅起嘴巴,緩緩湊近,猝不及防地在湯包白皙的表皮上咬一小口。濃濃的鮮味和熱氣從“天窗”中奮力擠出,必須眼疾嘴快地吸上一大口湯汁,才能把這股橫沖直撞的鮮氣降服住。

夾湯包也需要技巧,一不小心就會把羸弱湯包皮戳破

接下來,就是氣定神閑地蘸辣油,吃肉餡,慢慢消化這乖順甘美的滋味了。

怕燙口的可以用筷子戳破湯包皮,把湯汁倒在勺子或者碟子中,等湯包吃完了,再一口干掉這些湯汁!

蛋皮湯沒什么玄機,就是一碗舒展著金黃蛋皮絲的清湯,著少許味精,樸素但是和湯包十分相配。一兩個湯包下肚,甜絲絲的肉味兒眼看要發膩,此時端起碗嘬一口清淡的蛋皮湯,一切美好又將重頭再來。

2.鴨血粉絲湯是南京人最后的不寬容

都說沒有一只鴨子能游過南京,這話謔而不虐,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遍布全南京的鴨血粉絲湯。

吃完鴨肉,鴨血和鴨雜全部交付給一碗鴨血粉絲湯,南京人就是有辦法把一只鴨子吃干抹盡

鹽水鴨、烤鴨、醬鴨、板鴨,變著法兒地吃鴨肉還不夠,南京人搜腸刮肚,想出了一招鴨血粉絲湯,作為對鴨子們最后的通牒。

鴨身拿去或烤或鹵,臟器和鴨血通通交付到鴨血粉絲上。鴨血粉絲湯的名氣早就超過了鹽水鴨,成了南京城最具聲望的美食名片,到此一游的外地人無不把打卡一家鴨血粉絲店寫在to-do list的最前面。

來南京不吃一碗鴨血粉絲湯等于白來!

南京的鴨血粉絲湯館遍地開花,有馳名連鎖,也有名不見傳的小館子。不論名氣盛衰,南京人只認口味。

決定鴨血粉絲湯成敗的關鍵在于湯。早年間,鴨血粉絲湯只有“清湯”一家獨大,現在又發展出“白湯”與之平分秋色,兩者各有擁躉。也有像大口君這樣魚與熊掌偏要兼得的貪心鬼,什么清湯白湯,好吃就行!

且不說后起之秀“白湯”,經典的“清湯”一定是用麻鴨慢熬出來的老鴨湯,才符合老南京人的味覺標尺。麻鴨肉香油少,熬煮的時間越長,鴨肉的鮮味越濃郁,但又不會過于油膩,湯色清醇,嘗起來不厚不薄,余味有回甘。

用麻鴨慢熬出來的老鴨湯,奠定了一碗鴨血粉絲湯的味覺基調

鴨湯合格了,鴨血也不能馬虎。去南京吃過地道鴨血粉絲湯的人都知道,浸在湯里的鴨血塊顏色深沉,含在嘴里能感到明顯的細膩滑嫩,舌面輕輕一壓就碎裂開來,沒有一點兒腥氣,全是汲滿鴨湯的鮮味。必須用當天的新鮮鴨血才能做出這樣的水準,南京人的舌頭就是最敏感的校準器,誰家投機取巧用了不新鮮的鴨血,一嘗便知。

只有用當天新鮮的鴨血,才有鮮滑爽嫩的口感

一碗鴨血粉絲湯,鴨腸和鴨血是必選項,鴨胗鴨肝鴨腸就成了見仁見智的可選項。這些臟器,每種都要處理得不留一絲腥膻,再鹵到咸鮮入味。

鴨胗鴨肝鴨腸各有各的卓絕姿態,鹵制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鴨胗要酥而不爛,保留緊實彈牙的特質;鴨肝要細軟綿密,不能干柴粗糲;鴨腸的口感最難拿捏,既要爽脆耐嚼,又不能久嚼不爛。能把這三者處理得恰如其分,一定是有點年頭的老店了。

鴨腸鴨肝鴨胗,鹵制的時間不能一概而論,要鹵出每種臟器特有的口感和風味才算合格

南京的鴨血粉絲湯原本只有湯和鴨血鴨雜,粉絲是后來加入的,一說是為了飽腹,一說是無心插柳獲得的美味。

無論如何,粉絲都是人生贏家,只在上桌之前入鴨湯汆熟,就占據了整碗鴨血粉絲湯的大半江山。鴨血粉絲湯里的粉絲,必須是根根分明,久泡不坨的山芋粉絲才有資格入選。

必須是爽滑不坨的紅薯粉,才有資格進得了鴨血粉絲湯的湯碗

如何像一個老南京人那樣吃鴨血粉絲?記得動筷之前問老板一句:“啊有辣油啊?”

3.走街串巷的小餛飩是南京人的深夜食堂

大口君在杭州生活的兩年里,見識了豐滿如元寶的大餛飩,心里念念不忘的仍是南京人最愛的沒什么肉的小餛飩。

南京的小餛飩,分為雞湯餛飩和柴火餛飩。

雞湯餛飩,顧名思義,是用雞湯浸著的小餛飩。雞湯餛飩婉約精致,清澈的雞湯上浮著一層金黃的雞油,薄如蟬翼的餛飩皮裹著一小團粉紅玲瓏的肉餡,在碗中隨意舒展。

精致娟秀的雞湯小餛飩

吃雞湯餛飩要先喝湯,讓溫潤的雞湯先叩開味蕾的大門,再仔細品嘗小餛飩緊簇的玄妙滋味。

小餛飩的魅力不在乎量,龍眼大小的肉餡兒緊緊抱在一起,貌不驚人,卻是純粹的肉香,牙齒企圖將之分離的時候還能感到明顯的抗拒;餛飩皮甘愿給肉餡兒當配角兒,細滑如水的口感幾乎和雞湯融為一體,喝進嘴里沒等舌尖觸及,就乖順地滑進了胃里。

雞湯餛飩通常在稍具規模的店里才有售,價格體面了,味道才有保證。

相比之下,柴火小餛飩就是煙火氣的象征,不少老南京人對柴火小餛飩更飽有情感。

相比雞湯餛飩,南京人對柴火小餛飩的感情更有溫度

從前,柴火小餛飩沒有固定的門面,賣餛飩的人挑著一根長扁擔,一頭是燒著柴火的大鍋,一頭擺著包好的小餛飩和瓶瓶罐罐的調味料,走街串巷地叫賣。后來,長扁擔改成了小推車,減少了賣餛飩的人肩頭的重負,不少流動攤販在熟客的勸說下,在附近的街巷穩定下來。

最初,柴火小餛飩是由人挑著扁擔走街串巷叫賣的

賣柴火小餛飩的往往是夫妻兩人,一個包餛飩,一個煮餛飩,分工明確,不論涌上來的吃客有多少,夫妻兩人手里的動作都有條不紊。

柴火小餛飩的湯底就是清水,點睛之處在于一勺豬油,足夠驅散一整碗的死氣沉沉。隨后加入的榨菜、蝦皮、蔥花,皆是錦上添花。

清水做底的柴火小餛飩,有了豬油、蝦皮、蔥花、榨菜的點綴,也能活色生香

柴火小餛飩的餛飩也是皮輕薄、餡矜持,做不了主食,只能在嘴饞的時候點上一碗聊以慰藉,但對很多習慣晚歸的上班族來說,這是最能叫人心安的宵夜。

4.活珠子是南京隨處可見的“黑暗料理”

活珠子,又叫毛雞蛋、旺雞蛋,出沒于南京美食薈萃的鬧區,或者人煙罕至的小巷深處,通常都是推著小車、支著小鍋的流動攤點才有售。

檢驗你是不是真的南京人,只需一枚活珠子。

活珠子,是南京人都愛的“黑暗料理”

活珠子表面上看和普通雞蛋別無二致,其實蛋殼里包裹的是已成形、未孵化的小雞,胎毛兒稀稀疏疏。

這么重口味的黑暗料理,外地人避之不及,南京人趨之若鶩。活珠子的吃法并不拘泥,清水煮、油鍋炸,都能讓南京人吃得心滿意足。

從小就拿活珠子當零嘴的南京人還身懷一項特殊技能,就是根據活珠子在水中不同的沉浮深淺,判斷出這枚活珠子是“全雞”還是“半雞半蛋”。

半雞半蛋的活珠子,雛雞只成形,但身上沒有胎毛,底下還有一整塊緊實的蛋胚

全雞吃的是雛雞的鮮嫩。有多鮮?連小雞的胎毛都要嘬干了湯汁才舍得吐掉;有多嫩?雛雞全身的骨頭輕而易舉就能咬成渣渣,連肉帶骨一起吞下肚。

膽兒大的忠實清水煮出的原汁原味,還必須是全雞,“心存善念”的就挑半雞半蛋,蘸點椒鹽,照樣鮮香無比。

自詡吃貨的你,有機會去南京的話,記得吃一枚活珠子再走啊!

5.糖芋苗、赤豆糊、糖藕粥,南京人從早就要這么甜

除了湯包和蛋皮湯,南京人更喜歡大清早吃口甜甜糯糯的東西。

秦淮河畔有不少老字號的糕團店,每天一大早就熱熱鬧鬧擠滿了人。進門處是點單收銀的柜臺,抬眼就能看到墻上的菜單。

交了錢拿了小票,徑直走到熱氣彌漫的檔口,探探身就能看到里面并排放著的幾口大鍋,鍋里盛著各種甜羹。只要把手中的小票交給檔口里站著的阿姨,馬上就有一碗滿得快要溢出來的甜羹遞過來。

赤豆糊,紅豆羹底,里面是軟軟糯糯的小元宵

糖芋苗、赤豆糊、銀耳羹、糖藕粥,各個兒都甜潤稠厚;芋艿、小元宵、蓮藕、百合、蓮子,全部酥軟綿糯。

糖藕粥用料更豐富,還有桂花沁人的香味

南京人從小到大的無數個清晨都是被這些甜羹煥喚醒,牙齒鈍了也能毫不費勁地喝下一碗!

6.六朝古都的小吃,讓你“吃不完,兜著走”

左師傅的梅花糕料足味正,頂端的小元宵熙熙攘攘擠在一起,黏糯香甜;紅棗、瓜子仁、葡萄干各種小料隨意散落,色斑繽紛。甜筒狀的底座有棱有角、挺闊酥脆,里面滿滿當當的紅豆沙細密稠滑、甜而不膩,吃一個根本不過癮!

又脆又香甜的梅花糕,心急可是會燙到嘴的!

烏飯團是糍飯團的升級版。用烏飯葉染得黝黑的糯米,蒸熟之后粒粒分明,吃起來更筋道。

南京的烏米飯可甜可咸。甜的直接包白糖,受熱融化的糖水滲進烏米飯,一口咬下去,甜絲絲的味道讓人心情大好;咸味的內容就太多了,一根剛出鍋的嫩油條是經典款,腌制的豇豆雪里蕻是重口味的心頭愛,還有碾碎的老油條、流油的咸鴨蛋、咸香的老鹵蛋,滿目琳瑯。

可甜可咸的烏飯團,一個下肚,保你一上午都不餓

牛肉鍋貼一定要認準清真館子,貨真價實的牛肉吃起來鮮味十足。必須用菜籽油煎鍋貼才能成就金黃酥脆的外表,一鍋模樣俏生生的牛肉鍋貼,每次出爐都供不應求。

金黃俊俏的牛肉鍋貼,殼酥香、餡兒鮮美

現炸現吃的油墩子外酥里軟,一大碗皮肚面料足味厚,沾滿芝麻的鴨油燒餅層次分明……你要不是胃大如牛,來南京絕對讓你“吃不完,兜著走”!

南京的小吃,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7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都”,南京的美好不僅僅在于品嘗盤中食物,也在于體察歷史的變革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兼容并包的氣度。

如今的南京美食全國聞名,除了散布在老城犄角巷弄里的風味小吃,還有淮揚菜和清真菜。不少深藏不露的小館子,還有即將失傳的金陵大菜,這些滋味合在一處,就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南京味道。

(本文轉載略有刪減,完整版請點擊“閱讀原文”)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文章,來自我們的好朋友一大口美食榜(ID:laiyidakou),懂吃的人全在這里!聚集中國美食家資源,為用戶提供精準的、有溫度的美食榜單及推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