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亞馬遜在中國份額「亞馬遜中國賣家占比」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
2004年入華,一度坐上“全球最高市值公司”之位的亞馬遜,即將從中國國內電商市場“撤兵”。
據路透社18日報道,亞馬遜當天宣布,該公司正通知商戶,從7月18日起將不再運營中國電商業務,并停止在亞馬遜中國網址向商戶提供服務;有意繼續在中國以外的亞馬遜平臺銷售產品的商戶可以通過“亞馬遜全球開店(Amazon Global Selling)”業務進行。
亞馬遜今天對第一財經表示,“始終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承諾。在現有的良好業務基礎之上,將繼續投入并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云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這番回應也證實了此前一天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即亞馬遜的中國客戶將仍然能夠購買Kindle電子閱讀器和線上內容,向企業出售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的云服務部門Amazon Web Services(AWS)也將保留。
對于亞馬遜的“撤退”,《數據化管理》作者黃成明向觀察者網分析表示,現在的中國基本上在每個領域都有一兩家實力雄厚的公司主導市場,外國公司要拓展中國市場難度增大了。
市場研究公司易觀的數據顯示,亞馬遜目前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已不足1%。
亞馬遜中國網站截圖
在華市占率不足1%
據路透社17日報道,中國消費者將不能通過亞馬遜從國內第三方商家購買商品,但仍可通過亞馬遜的全球商店從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購物。一名消息人士稱,亞馬遜預計將在未來90天內關閉配送中心,并逐步減少對中國內銷商戶的支持。
觀察者網注意到,此前還有傳言稱亞馬遜中國的跨境業務將和網易考拉合并。對此,亞馬遜和網易方面也都拒絕做出評論。
路透社認為,亞馬遜的計劃凸顯出,來自中國本土電商的競爭異常激烈,導致亞馬遜的中國國內市場業務難以站穩腳跟。
市場調查和咨詢公司艾瑞咨詢(iResearch Global)表示,阿里巴巴旗下天貓以及京東去年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81.9%。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援引上述公司分析師的話稱,亞馬遜在進入中國初期取得了成功,2011年至2012年的市場份額超過15%。不過根據另一家中國市場研究公司易觀的數據,這一比例目前已跌至不足1%。
另外,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對第一財經表示,“在我們所監測到的數據中,亞馬遜在快消品的中國市場占比連1%都不到?,F在品牌的營銷資源智慧投放在頭部的兩三家,亞馬遜中國沒有特別的優勢?!?/p>
“他們退出中國是因為業務不再盈利和增長,” 維德布什證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邁克爾?帕赫特(Michael Pachter)稱。
電商咨詢公司Azoya的營銷專家鄭先生表示,中國國內的電商擁有亞馬遜無法匹敵的巨大優勢。
他認為,除非有人想找某種其他平臺上沒有的特定進口商品,“否則消費者沒有理由選擇亞馬遜,他們無法像天貓或京東那樣快速發貨?!?/p>
2004年,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收購了中國在線購物網站卓越網,并在2011年將其更名為亞馬遜中國。盡管如此,2015年亞馬遜還是在阿里巴巴網站上開了一家網店,這顯示了天貓的主導地位。
天貓網頁截圖
目前,亞馬遜仍在其他國家大舉擴張,尤其是在印度,該公司正與本土競爭對手Flipkart展開競爭。
“外企要搞定中國市場越來越難”
路透社報道稱,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線零售商,亞馬遜的“撤退”正值中國電子商務整體放緩之際。今年1月,阿里巴巴公布了自2016年以來最低的季度盈利增長,而京東則通過裁員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
在此之前,其他西方大牌零售商紛紛退出中國電商市場。2016年,沃爾瑪將其中國在線購物平臺出售給京東,以換取京東股份,專注于實體店。
而早在2006年,美國線上拍賣和購物巨頭eBay,就已關閉了其在中國的網站。
帕赫特指出,在奈飛、臉書、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的全球化目標中,中國所占的因素似乎越來越少。
上文提到的黃成明對觀察者網指出,外國公司要“搞定”中國市場越來越難,包括新蛋網、優步、樂天、樂購等外企已紛紛退出中國。
至于原因,他認為,“外國公司的市場策略沒有中國公司靈活,可以說比較規范也可以說比較死板,往往希望用外國成功經驗到中國復制,但中國市場的差異性太大,很難復制。”
他進一步指出,“以前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還是做得不錯的,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市場屬于藍海市場到處都是機會,而現在中國很多領域的市場都是紅海市場,都面臨著赤裸裸的競爭,而這個時候外國公司和中國公司的競爭就自然而然會處于下風?!?/p>
不過黃成明同時表示,也有不少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現在做得非常不錯,比如寶潔、聯合利華、強生、微軟等。
資料圖:2018年11月14日,在美國紐約長島的一場針對亞馬遜的抗議中,該公司標志的性的“微笑logo”被民眾倒置
云服務在華市占率僅6%
在中國玩不轉電商的亞馬遜,并沒有選擇“全身而退”,而是計劃保留旗下Kindle電子閱讀器和AWS云服務。那么,這兩個業務在華運營的情況如何呢?
亞馬遜所為人熟知的Kindle閱讀器,最早于2007年面世。6年后,這款產品正式登陸中國。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劉書去年7月曾對鳳凰網科技表示,入華5年,中國已經成為亞馬遜全球Kindle設備銷售的第一大市場,不過她并沒有給出具體的累計銷售數。
劉書同時稱,2018年相比2013年,Kindle中國用戶總數增長91倍;Kindle月活躍用戶數增長了69倍,Kindle付費用戶數增長了12倍。
亞馬遜Kindle電子閱讀器 圖自東方IC
云服務方面,亞馬遜早在2002年就上線了AWS平臺。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觀國際(Canalys)的最新報告,2018年第四季度,亞馬遜AWS在全球云服務市場的份額達到了32.3%,穩居第一,大幅領先排第二的微軟Azure(16.5%)。
圖自Canalys
2016年,亞馬遜與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383 SZ,下稱:光環新網)簽署協議,授權后者獨立運營AWS中國(北京)區域云服務,利用公司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面向中國境內客戶提供服務。
2017年11月,光環新網與亞馬遜通簽署了《分期資產出售主協議》,向亞馬遜通購買基于亞馬遜云技術的云服務相關的特定經營性資產,以確保持續穩定地提供并運營基于AWS技術的云服務。
該公司日前發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云計算業務收入43.8億元,占同比增長52.4%,實現營業利潤4.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1.5%。
觀察者網注意到,光環新網2016年的總營收只有23.2億元,次年暴增75.9%達40.8億元,其中云計算業務貢獻了70.4%,到了2018年,該業務在總營收中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72.8%。
昨天,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問詢光環新網,“網傳亞馬遜將Kindle和跨境以外的業務退出中國,請問對公司業務有什么影響?”
對方的答復是,“請關注公司公告及定期報告,了解公司相關業務情況?!?
隨后,觀察者網致電光環新網董秘辦公室,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為了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云服務市場,亞馬遜2017年12月又與寧夏西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西云數據)達成合作,后者依托其在寧夏中衛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和AWS云技術,作為AWS中國(寧夏)區域云的服務運營方和提供方,以支持在中國開展AWS技術服務。
西云數據的網站顯示,該公司與亞馬遜互動頻繁,光在本月就在中國推出了亞馬遜CloudFront、AWS Elemental MediaConvert等云服務。
亞馬遜在中國云服務市場的一系列動作,也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去年11月發布的報告,2018年上半年,由光環新網和西云數據運營的AWS增速超過三位數。在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占有率方面,AWS的排名比2017年上升一位,躋身第四,但市場份額只有6%。
圖自IDC
報告顯示,阿里云繼續保持市場領軍位置,占有率達43%,跟在后面的是騰訊和中國電信,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1%、8%。
IDC指出,部分新晉廠商如百度、華為、浪潮、京東等不斷加大對公有云市場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并憑借細分領域技術、生態或區域市場優勢,實現差異化增長,加劇市場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云服務收入在2018年增長超過100%至91億元,接近百億。
2018年,阿里云的云計算銷售額達到32億美元,以同樣驚人的91.8%的增幅,一舉超越IBM,躍升全球云計算市場排名第四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 「AMZ123跨境早報」亞馬遜日本站公布8月限時大促提報時間
- 除了淘寶京東拼多多,還有什么購物網「電商獨立站是什么」
- 京東球鞋好搶嗎「京東球鞋是正品嗎」
- 做電商到底在做什么?「現在做什么電商比較好」
- 倉儲物流系統軟件「智能倉儲軟件設備」
- 傳統企業轉型線上如何選擇多用戶商城系統方案「自營而非純平臺模式」
- 2022回顧過往展望未來電商之路怎么寫「2021年電商的發展趨勢與未來」
- 普通人如何在網上賺錢「怎么樣依靠網絡賺錢」
- 電子采購如何適應采購到付款流程「采購申請付款基本流程」
- 運營類活動「什么是活動運營」
- 進銷存軟件哪個簡單好用「簡單易用進銷存」
- 點線面互聯網「點線面產品」
- 用友云erp軟件「用友T加功能介紹」
- 阿里云首席架構師唐洪「阿里云首席架構師」
- 制造業缺人為啥沒人去「為什么高薪留不住人才」
- 電子商務帶來的營銷模式變革「網絡營銷的新模式」
- 老板喜歡員工加班嗎「一直讓員工加班的老板」
- 抖音引流是什么意思呢具體應該怎么做「抖音站外引流是什么意思」